赫曉霞
(葫蘆島市實驗中學,遼寧 葫蘆島 125000)
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和深化,很多新的教學方法被應用到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教學方法比較單一,無法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效果事倍功半。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升教學的效率。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優(yōu)化初中語文的教學效果,逐步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初中語文的教學目標不僅包括教授給學生基本的知識和內容,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和審美,而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可以實現從多個維度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在開展教學實踐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可適當運用多媒體技術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音頻,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對于初中語文來說,通常所涉及的古文和古詩較多,而這部分內容相對來說比較枯燥乏味,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便可以充分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應用一些與之相關的視頻、音頻來拉近學生與文本內容之間的距離。同時,運用多媒體技術來播放相關的視頻、音頻,還有利于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真正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運用多媒體技術播放音頻、視頻,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和基本的朗誦能力。但是必須注意的是,每一個教師都應當認識到,運用多媒體技術來播放音頻、視頻時,應當在備課階段提前做好相關音頻、視頻的篩選工作,確保高質量的音頻、視頻展示,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體現出多媒體技術的意義來。此外,作為教師應當避免全篇采用音頻教學的教學方式,在實際應用中,應當合理地選擇音頻、視頻的插入時間,營造恰當的課堂教學情境,從而保證在整節(jié)課中學生都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過程中。
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是封閉的,教學內容單一,而采用內外融合的方式開展教學可以更好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而單純地依靠課堂教學難以實現,教師需要合理地采用內外結合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從而為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和提升。內外融合的教學方式要求語文教師除了講解課本知識之外,還要多引入一些課外知識和內容,鼓勵和引導學生多讀有益的課外書。同時,多開展一些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知識。
應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教師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所謂思想意識決定行為,只有教師擁有現代化教學理念之后,才可以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出真實的水平,并且,多元化教學理念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有著促進作用,這也是教師需要注意的。在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融入文本環(huán)境,感受作者撰寫文本時的情感、意境。比如,教師在對風景類課文進行教學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文章后進行寫作,要求學生圍繞某一景點、風景來寫作,從而讓學生學會觀察身邊的環(huán)境,感受大自然的奇妙,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越來越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教學,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學習的效率。首先,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從而更好地優(yōu)化合作學習的成效。教師在分組時要遵循平衡性的原則,引導學生通過組內的相互分工協(xié)作、互幫互助完成探究學習的任務。
大力發(fā)展現代化教育是當前教育的重要要求,通過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運用,使教學活動與多樣化的信息技術充分結合起來,打造現代化的多元教學模式,有效拓展教學空間,豐富教學形式和內容,開發(fā)出更加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具有趣味性的學習環(huán)境,給予學生更加自由的學習空間。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實現教學現代化。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教學是為學生奠定良好基礎的重要階段,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多元化教學方法和傳統(tǒng)方法有著很大的區(qū)別,教師應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使整個課堂充滿樂趣,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