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憲敏
(山東省臨沂市費縣實驗中學,山東 臨沂 273400)
在詩歌教學的過程中,大部分語文教師往往將教學的目標放在提升學生的詩歌成績上,讓學生按照相應的技巧,進行相應詩歌的賞析,并未培養(yǎng)學生的詩歌思考能力,從而導致部分學生出現(xiàn)排斥詩歌學習的心理,而提升學生的詩歌學習能力便成為空談了。針對這種教學現(xiàn)狀,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引入“詩無達詁”的教學理念,讓學生獨立探究,獨立思考,運用他們的生活體驗,各種感官,以及儲備的知識,進行此部分內(nèi)容的探究,從而真正讓學生在詩歌學習的過程中,綻放屬于自己的智慧之花,提升學生的詩歌鑒賞水平,獲得良好的詩歌教學效果。
在詩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自主探究的方式,進行此部分內(nèi)容的授課,即在為學生提供充足思考空間的同時,結合他們的課堂表現(xiàn),進行針對性的引導,真正處理好教學中“放”與“收”之間的關系,從而真正激發(fā)學生詩歌學習的潛能,提升他們的詩歌鑒賞水平。為了達到上述效果,教師應秉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準備一桶水”的原則,注重提升個人的專業(yè)詩歌教學能力。
例如,在講授《夢游天姥吟留別》這首詩時,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古詩學習興趣,教師運用自主探究的方式,進行此部分內(nèi)容的授課,并在此過程中,真正讓學生從個人感興趣字句入手,進行相應的探究學習,真正提升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為了讓學生更為全面地了解這首古詩,教師運用多媒體,輔之以互動的方式,將此首古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詩人此時的人生境遇,進行展示,真正讓學生找到此詩的情眼。教師在此,對一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簡要介紹。小洛說:“我最喜歡如下的句子:‘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句詩讓我聯(lián)想到陰雨之后,天空放晴的情境。在陰天的時候,天空烏云密布,出現(xiàn)青冥的顏色;在雨過天晴之后,太陽的光芒照耀云朵,并出現(xiàn)金色。這讓我聯(lián)想到詩人此時的境遇,即他被放逐,但是不能為此而悲傷,卻能從山水中找到快樂。”
意象是詩歌的常用寫法。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詩歌鑒賞能力的過程中,可以從意象的角度入手,并在此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間,真正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激活個人的知識儲備,構建語文知識,與意象的連接,與詩歌的連接,促進學生詩歌賞析能力的增強。
例如,在講授《雨巷》這首現(xiàn)代詩歌時,教師從意象的角度,進行此部分內(nèi)容的授課,并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從個人的知識儲備中,從整體詩歌的把握中,從詩歌情感的展現(xiàn)中,真正品味意象背后的情感,真正促進學生詩歌賞析能力的提升。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讓學生思考“丁香姑娘”這個意象。與此同時,教師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探究。通過和學生交流,教師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中‘丁香結’的角度賞析,即丁香展示的是一種愁苦。丁香姑娘既展示出對未來的堅定希望,也展現(xiàn)出現(xiàn)在道路的曲折性。
在詩歌鑒賞的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可以運用大語文觀,進行此部分內(nèi)容的授課,并在此過程中,通過運用構建閱讀分享會的形式,真正讓學生在分享的過程中,表達個人喜歡的詩歌,感染其他學生,并在此過程中,拓展學生的詩歌學習視野,提升整體的詩歌教學質(zhì)量。
例如,在上周,教師開展了一節(jié)詩歌分享課,讓學生分享個人喜歡的詩歌,并在此過程中,真正感染更多的學生,獲得良好的詩歌教學效果。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簡要介紹一位學生的詩歌。小洛說:“我分享詩歌題目是食指的《相信未來》。這首詩表現(xiàn)詩人對于未來堅定信仰,并堅定的相信未來,相信明天會更好?!?/p>
總而言之,在開展高中語文詩歌鑒賞的過程中,教師應真正深入解讀詩歌,并在此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更為寬廣的詩歌學習舞臺,為學生構建詩歌與學生認知之間連接的契機,讓學生在詩歌學習的過程中,品味其中的情感,其中的思想,真正讓學生從中,獲得智慧的啟迪,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