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霞
(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qū)實驗小學,河北 保定 072150)
眾所周知,小學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的黃金時期。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也是小學數學的基本任務之一。而數學是一門集視覺、聽覺和觸覺于一體的思維活動。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充分研究教材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運用各種有效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數學思維火花,從而讓學生在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數學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盧梭曾經說過:要啟發(fā)兒童的學習興趣,當這種興趣已很成熟的時候,再教給他學習的方法。這確乎是所有優(yōu)良教育的基本原則。由此可見,在小學數學過程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幫助小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分析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有效手段。而由于受到集中力注意力度、記憶力強度、授課方式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會有各種差異。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自信心、學習主動性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眾所周知,小學具有好奇心強、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空間想象能力強的特點。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科學、合理的數學教學手法結合生活氣息強、實用性高的數學案例來構建一個可觀、可想、可操作的數學課堂。從而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學習氛圍中逐步培養(yǎng)自身的數學思維。這不僅能幫助學生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與自己的數學技能完美結合起來,讓其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運用所學的各種思維方式來解決數學問題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同時,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判斷力,從而讓學生在深化對數學知識理論理解的過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數學綜合能力。
無容置疑,“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思維是集直覺、抽象、邏輯、思維于一體的嚴密思維活動。教育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由此可見,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催化劑。小學生具有好奇心強、記憶力集中時間短、游戲心重等特點,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構建過程中,教師應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依托于教材精心設計課堂內容,從而在引導學生參與數學游戲、開展數學思考的基礎上,逐步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構建高效優(yōu)質數學課堂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借助實物、圖像、圖片、影像等多媒體方式將抽象的問題逐步簡化為簡單、易懂的問題。例如:在學習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等幾何圖形時,若是老師單純按照教材上的內容一味講解長方體有多少個面、多少條邊、每個面都有怎樣的特點。這些抽象、系統(tǒng)化的理論對于小學來說很難理解。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等幾何體,讓學生通過擺造型、排組合等形式來看圖形、記憶圖形。這種簡單明了的游戲形式,不僅能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靈活性、多樣性和空間性,同時也為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和提升構建了良好的平臺。
狄德羅曾經說過:有了真正的方法,還是不夠的,還要懂得運用它。由此可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運用靈活多變、形式多樣、層次鮮明的教學手法來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實踐性和實用性,從而讓學生在提升自身數學思維能力的同時,逐步提升自身的數學運用能力和水平。如:在學習“克重”這一概念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自備如雞蛋、橡皮、尺子、方便面等材料,教師在課堂上準備好天平,讓學生們通過觀察不同物體的克重變化來加強對“克重”這一概念的理解。與此同時,教師可以結合“認識人民幣”的版塊,創(chuàng)設一個購物的場景,讓學生扮演營業(yè)員和顧客,不同的重量的物體不同的價格,從而讓學生在購物地過程中逐步掌握“克重”“人民幣”的基本概念。
此外,小學數學教師還應緊密聯系生活,多為學生選取一些實用性強、密切聯系現實的生活數學問題來增強數學課堂的實用性、靈活性和新穎性。例如:在《看爸爸去哪兒》之后,教師可以設置在市場上賣菜場景的應用題,如:現在KiMi 要跟爸爸去沙漠旅行,兩天的生活費總共是30 元,一瓶礦泉水1.5 元、一斤西紅柿3 元、魚4 元一斤、土豆3.5 元一斤,如果現在買2瓶水、一斤土豆、半斤魚還是剩多少錢?剩下的錢若是買魚能買多少?買西紅柿呢?這種開放性的數學題目,不僅能科學、合理、有效地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同時也為學生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供了良好的培訓平臺。
教育家贊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學中要始終注意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由此可見,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和前提。而小學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的黃金時期。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在結合班級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采用靈活、新穎、多變的教學手法來增強數學課堂的全面性、實用性和靈活性,從而在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基礎上,逐步提升其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