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利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qū)高林村中學,河北 保定 072550)
首先明確我們的目的是培養(yǎng)健康的學生,即以學生為本展開教學。體育老師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激發(fā)運動興趣,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等等。體育教師要轉變觀念,從學生角度、健康角度、興趣角度、終身角度認識體育課和上好體育課。
其次通過體育理論學習,讓學生轉變對體育的傳統(tǒng)認識,用理論指導競技,讓學生認識到體育理論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對終身學習的幫助。
再次就是恰當選擇教學內容,田徑進行跑、跳、投的學習,基礎內容的學習要增強趣味性;球類教學學習中,以基本動作技術和教學比賽為主,學生積極性是教學重點。
傳統(tǒng)體育課一般是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缺乏創(chuàng)新。優(yōu)秀的體育課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鼓勵學生通過創(chuàng)新思維和小組合作,自己想辦法,自己創(chuàng)編各種游戲與體操。既調動學生主動性,又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活動中教師恰當的評價和鼓勵能喚起學生好奇、好動、好玩的天性。好的課堂離不開有效的“激勵”。在課堂上,微笑、點頭、豎起大拇指等這樣的小動作足以加強教師和學生間的關系,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活動積極性。當然,教學方法應體現多樣化。如運用競爭機制,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倡好幫差活動,學生做示范或表演等,既把課堂還給學生,又使學生體驗成功和展示創(chuàng)造力與表現力。游戲化教學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借助游戲形式“寓練于趣”,激發(fā)學生練習積極性。
初中生心肌力量較弱,呼吸頻率快而淺,骨骼易變形,肌肉纖維細而無力,不能單調地長時間地做重復練習。同時,對力量性強、對抗性大的體育運動項目,應掌握好練習的尺度、分量、次數和間隔時間。因此,在體育課堂上,應注意在活動中讓學生的上肢活動和下肢活動搭配,促進全身運動,并注意每次活動的時機、次數和持續(xù)時間,使體育教學活動符合學生的生理特點,且與之相適應。初中生對各種體育活動都非常感興趣,非常喜愛。但是,他們的興奮性不持久,注意力容易轉變和分散。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他們興趣廣泛、好動的特點,教材安排力求多樣化,同類教材的練習方法和形式要多變。同時,特別注意掌握好初中生的心理特點:自控能力差,體育活動中不自量力,愛表現自己;有時為了跑在別人前面而有意阻礙別人,不守規(guī)則;情緒波動較大,遇特殊情況就緊張發(fā)呆,束手無策,一旦高興又非常得意;有時好打逗同伴。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指導他們按時參加體育鍛煉外,還要加強組織紀律性,協助他們建立公德意識。通過比賽和游戲,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體育道德風尚及勇敢、頑強、積極進取的品質。教師要嘴勤、眼勤,經常啟發(fā)誘導學生按老師指定的內容、動作、方法、要領、規(guī)則和場地進行活動。在教基本技術時,教育學生遵守法規(guī)、法則,做文明的、守公德的好學生。
通過全面系統(tǒng)的體育教學,使學生從生理和心理上具備參與和從事體育活動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產生學習體育的動機和興趣。體育興趣是認識和從事體育活動的一種傾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體育(或某一個項目)產生了興趣,表現出了求知欲望,對體育教學非常有利,因此,體育興趣對學生學習體育具有積極作用。因此我們上體育課的時候,應用各種手段激發(fā)與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但體育興趣與課的類型無關,體育課一般分為引導課、新授課、復習課和考核課四種類型。新授課是學習的新教材,授課方式以“練”為主,任何一項教材學生要掌握它都必須經過泛化、分化、鞏固和自動化過程。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以其組織教學,根據學生動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階段,采取不同方法進行教學,課的類型只體現本節(jié)課的授課方式,并不能體現教材內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旦對某一教材發(fā)生了興趣,不管哪種類型課都是愿意學習的,都是有興趣的,因此,不管哪些學習內容,都應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其認真地學,并且認真地練,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不僅體育課要時時刻刻、千方百計提高學生上課興趣,而且作為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體育運動會,更要激發(fā)學生對其興趣,鍛煉他們在賽場上的拼搏精神和不畏艱難的道德品質。
課堂教學評價與單元教學結束時對學生的體育學習成績評定是不盡相同的。學生體育學習成績的評定是以終結性評價為主的,而課堂教學評價則是以過程性評價為主的。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運動技能是一個從不會到會的逐步發(fā)展過程,因此,這時的評價是一種形成性評價,應當多看學生的進步和優(yōu)點,以表揚為主,以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同時對學生的學習表現與掌握運動技能的情況,做出全面客觀的診斷,及時、有重點地向學生反饋真實的學習信息。在課堂學習評價中,不能只講優(yōu)點、不講不足,只有表揚、不敢批評;不能把“吹捧”當成“激勵”;不能言過其實、夸大其詞地為學生提供虛假的學習信息,否則對學生學習和發(fā)展是有害的。
傳統(tǒng)體育教學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學生跟著教師轉,教師跟著教材轉,結果是教師教無興趣,學生學無樂趣。新課程以“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師心中裝著每位學生的喜怒哀樂和身心健康,把學生看成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要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將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據學生的體能和體育基本技能的差異,確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內容,讓全體學生都有平等參與體育活動的機會。其次,關注學生的需求,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養(yǎng)成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