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學研究(教育部名欄建設入選欄目)欄目主持:拉巴次仁
1 四十年致力于人類學、藏學研究的馬克思主義學者——訪新中國培養(yǎng)的第一位人類學博士格勒………………………………………………………………………………………………………還格吉(1:001-009)
2 論薩毗地區(qū)的吐蕃勢力及其與歸義軍政權的關系…………………………………陸離(1:010-018)
3 宋代邈川亞然家族考述…………………………………………………………………齊德舜(1:019-025)
4 建構(gòu)歷史之文化元素——宋代青唐王子政權興起的主要內(nèi)因探析………才旦多杰 張慧霞(1:026-032)
5 民間的聲音——民意機關“西康民眾代表駐京辦事處”考論…………………劉永文 張茜(1:033-041)
6 安欽呼圖克圖與民國時期漢藏關系研究……………………………………………王海燕(1:042-047)
7 藩部經(jīng)略與直省支撐——四川在清朝治理西藏中的地位和作用………………………鄧濤(1:048-055)
8 四重證據(jù)法視域下的吐蕃苯教卜者群體研究…………………………………江瓊·索朗次仁(1:056-065)
9 西藏當代現(xiàn)實主義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敘事話語轉(zhuǎn)變與現(xiàn)代性特征——以《格桑梅朵》《無性別的神》《祭語風中》為例……………………………………………………………………………………周曉艷(1:066-073)
10 論當代藏族女性漢語小說的本土化書寫…………………………………………………韓超(1:074-080)
11 從造辦處活計檔看清代乾隆時期宮廷唐卡鑲做機構(gòu)的形成與發(fā)展…………劉舜強張迪(1:081-087)
12 甘肅妙因寺多吉強殿曼荼羅圖像內(nèi)容及其布局考述…………………………………楊旦春(1:088-096)
13 西藏阿里札達縣曲龍遺址曲米色布巖畫研究………………………………余小洪 席琳(1:097-103)
14 《康輶紀行》所附《乍雅圖》研究………………………………………………張欽 劉再營(1:104-115)
15 二十一世紀以來國外藏學研究力量分析……………………………………………李天才(1:116-124)
16 老驥伏櫪 筆耕不輟——訪藏族著名學者夏玉·平措次仁先生……………………拉巴扎西(2:001-007)
17 20世紀以來吐蕃金銀器的發(fā)現(xiàn)與研究…………………………………………霍巍 祝銘(2:008-016)
18 西南地區(qū)先秦時期藜屬植物利用的考古學觀察……………………………………郜媛媛(2:017-026)
19 吐蕃噶氏家族發(fā)展考述………………………………………………………洲塔 玖瑪草(2:027-038)
20 唐《史從及墓志》考釋…………………………………………………………李宗俊溫佳祺(2:039-045)
21 吐蕃戶籍管理制度探析…………………………………………………………張旭鄭紅翔(2:046-052)
22 新朱利法城亞美尼亞商人霍夫漢內(nèi)斯的拉薩簿記…………………………………亓佩成(2:053-059)
23 梁啟超籌藏觀試析——以《西藏戡亂問題》為中心的解讀……………………………康欣平(2:060-066)
24 20世紀上半葉西康地區(qū)城鎮(zhèn)變遷初探(1900~1955)…………………………………劉楊(2:067-073)
25 清至民國時期西藏禁止煙草問題研究…………………………………………………劉煜澤(2:074-079)
26 文本與圖像——阿里噶爾本甘丹才旺有關史料的歷史人類學解讀……………………伍金加參(2:080-086)
27 試論《布頓文集》分類編目特征……………………………………………夏吾李加 尕德草(2:087-096)
28 論敦煌西域出土古藏文契約文書的結(jié)構(gòu)格式與語言風格………………高蓮芳 貢保扎西(2:097-107)
29 論德格版《丹珠爾》中的梵文語法典籍……………………………………………白瑪央金(2:108-114)
30 論藏族古典寓言小說的生態(tài)美學………………………………………………覺乃·云才讓(2:115-122)
31 女性敘事·個人話語·集體記憶——以梅卓長篇小說《神授·魔嶺記》為例…………丹珍草(2:123-131)
32 中國當代藝術作品中的西藏主題…………………………………………………邊巴瓊達(2:132-142)
33 新發(fā)現(xiàn)擦絨·索南偉色《造像量度經(jīng)》解析…………………………………………班旦次仁(2:143-149)
34 一部藏族文化全史的養(yǎng)成記——訪藏族知名學者丹珠昂奔教授……………………白央(3:001-006)
35 歷史上安多地區(qū)蒙古族與藏族的融合現(xiàn)象述略………………………………………秦永章(3:007-013)
36 木里土司政權政治結(jié)構(gòu)特征及其淵源………………………………………完德加 肖雨涵(3:014-021)
37 漢藏佛教的交流與融合:漢藏羅漢名號解析…………………………………………張長虹(3:022-028)
38 吐蕃四大石窟修行院初探……………………………………………………………德吉卓瑪(3:029-038)
39 敦煌藏文禪宗文書《無所得一法論》釋譯………………………………………牛宏 傅拉宇(3:039-045)
40 更敦群培的斯里蘭卡游記內(nèi)容及價值探析………………………………………………央宗(3:046-050)
41 論青藏高原河流名稱藏英翻譯模式及其意義………………………………連真然 許立紅(3:051-060)
42 西藏文化的多元變遷研究——基于拉薩市語言景觀的歷時調(diào)查……………………李永斌(3:061-069)
43 新世紀西部文學新變——以弋舟、馬金蓮、高建群、紅柯、周瑄璞的小說創(chuàng)作為例………………………………………………………………………………………………………………呂鵬娟 李 勇(3:070-076)
44 古代西藏寺廟壁畫上的體育競技……………………………………………丁玲輝 張艷紅(3:077-085)
45 藏族美術中的松贊干布圖像組合方式與造型探析……………………………………王小維(3:086-093)
46 漢藏文化融合視域下的藏族文化象征符號……………………………………………楊勝利(3:094-101)
47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西藏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保護新思路胡兆義…………………………………………………………………………………………………………………………林繼富(3:102-108)
48 刮膜神方直萬金 國醫(yī)曾費一生心——訪國醫(yī)大師、藏醫(yī)院前院長占堆先生……………………………………………………………………………………………………………………譚益蘭 邊 珍(4:001-009)
49 唐代撥川的地望和詞源……………………………………………………李勤璞 伍金加參(4:010-017)
50 從止貢贊普父子敘事看藏文歷史敘事的演變及其功能………………………切排 金鵬飛(4:018-028)
51 《隋書·附國傳》與早期吐蕃史相關問題……………………………………李宗俊 梁雨昕(4:029-037)
52 清末藏事改革對西藏建省論的回應及其實踐選擇……………………………………陳鵬輝(4:038-044)
53 安多地區(qū)馬文化的歷史淵源及其功能研究……………………………………………玖瑪草(4:045-052)
54 松潘民族融合與古鎮(zhèn)變遷………………………………………………………………何達(4:053-058)
55 試論大司徒絳曲堅贊的政治思想………………………………………………………布桑(4:059-065)
56 敦煌所出漢藏兩種雇工收麥契比較研究……………………………………楊銘 貢保扎西(4:066-072)
57 《西藏新志》“宗教”資料來源考…………………………………………………………吉正芬(4:073-080)
58 論藏族著名史詩《格薩爾王傳》的故事歌曲……………………………………………覺嘎(4:081-087)
59 藏族“十明學”對藏戲藝術形成、發(fā)展及藏戲理論產(chǎn)生的影響……………………強巴曲杰(4:088-095)
60 西藏手工技藝類非遺保護中的女性角色及社會作用探討……………………蔡秀清 馬寧(4:096-101)
61 論阿來對中國科幻文學的影響……………………………………………………………呂興(4:102-110)
西部論壇欄目主持:圖登克珠
62 依托西藏邊境口岸建設中國與南亞通道的路徑探析………………………徐黎麗 吳丹丹(1:125-132)
63 馬克思城鄉(xiāng)關系思想對西藏鄉(xiāng)村振興的啟示………………………………田兆臣張興堂(1:133-140)
64 照料與情感:西藏林周養(yǎng)老實踐與代際關系……………………………………………王靜(1:141-149)
65 鄉(xiāng)村振興背景下西部地區(qū)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效率評價研究…………………………王博祝宏輝(1:150-157)
66 我國民族地區(qū)推進社會治理現(xiàn)代化法治保障研究…………………………………王作全(1:158-165)
67 我國少數(shù)民族群眾利益表達機制探析………………………………………郝麗 崔永剛(1:166-171)
68 西藏傳統(tǒng)舞蹈藝術在當代文化視域下的分化與保護………………………江東巴桑卓瑪(1:172-177)
69 非遺語境下藏族動物故事傳承保護研究………………………………………………王丹(1:178-184)
70 西藏社會藝術教育在當前“互聯(lián)網(wǎng)+”熱潮下的發(fā)展…………………………………周薇薇(1:185-190)
71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藏醫(yī)藥文化傳播研究……………………………周德倉王清華(2:150-157)
72 西藏人口轉(zhuǎn)變特征及其經(jīng)濟效應研究………………………………………楊帆 劉金華(2:158-166)
73 西藏上市公司股權制衡與智力資本價值關系實證研究……………………朱驪禧李明賢(2:167-171)
74 民生發(fā)展與幸福西藏——基于大樣本微觀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的實證分析…………楊雁翔王洪川(2:172-179)
75 西藏莊園社會的整體性底色與現(xiàn)代鄉(xiāng)村治理——以西藏自治區(qū)日喀則市X村為例……………………………………………………………………………………………………………………譚文平(2:180-187)
76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民族地區(qū)校本課程開發(fā)路徑探索………………程東亞 楊金香(2:188-193)
77 中國共產(chǎn)黨與西藏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楊丹(2:194-199)
78 違法發(fā)放貸款罪的界定與司法建議——基于西部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的考察………………………………………………………………………………………………………………………范存智 李 響(2:200-205)
79 一般邊疆學中的中國陸疆主次邊疆帶溯源探究——以甲骨文造字和“禹貢”及藏羌彝走廊拓展研究為例……………………………………………………………………………………孫 勇 孫昭亮(3:109-121)
80 堅持和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四重邏輯…………………………………楊維周 王慧(3:122-128)
81 主體論視域下西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考…………………………………葛數(shù)金(3:129-133)
82 論馬克思公平正義思想的三重維度與習近平的治藏方略…………………曲新英 王樂群(3:134-142)
83 馬克思共同體思想視閾下藏族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進程探析………………王巧(3:143-147)
84 主觀驅(qū)動因素與綠色消費——以西藏為例…………………………………陳衛(wèi)東 馬慧芳(3:148-153)
85 中印尼三國基礎設施互聯(lián)互通對貿(mào)易競爭力貢獻性研究……………………辛馨 李瑛(3:154-160)
86 鄉(xiāng)村振興背景下西藏地區(qū)文旅融合發(fā)展模式探究…………………………侯志茹 岳世聰(3:161-167)
87 金融素養(yǎng)對居民借貸行為影響研究——基于西藏民生調(diào)查的實證分析…………………………………………………………………………………………………………………………鞏艷紅 龐洪偉(3:168-174)
88 “十四五”時期西藏經(jīng)濟發(fā)展領域的若干問題及思路對策研究………………………陳樸(3:175-183)
89 西藏生態(tài)安全研究綜述——基于文獻計量和扎根分析的視角……………安玉琴 楊燕霞(3:184-191)
90 “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我國的尼泊爾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基于CiteSpace知識圖譜的量化分析………………………………………………………………………………………劉怡春 任 娟(3:192-199)
91 西藏地區(qū)刑事法治化的沖突調(diào)和與完善路徑………………………………趙子博 王順安(3:200-207)
92 西藏漢族基層公務員跨文化適應現(xiàn)狀與管理對策研究………………………高蕾 高曉雷(3:208-213)
93 進一步深化中國與尼泊爾經(jīng)濟合作的路徑思考………………………………狄方耀 楊凡(4:111-119)
94 “一帶一路”背景下西藏邊境貿(mào)易商品結(jié)構(gòu)與貿(mào)易潛力分析………………美郎宗貞 葉竹(4:120-127)
95 西藏經(jīng)濟高質(zhì)量發(fā)展研究的幾點構(gòu)想…………………………………………何花 魯萬波(4:128-134)
96 世界屋脊的脫貧奇跡:西藏脫貧攻堅的偉大成就、基本經(jīng)驗與未來展望…………………………………………………………………………………………………………………………張建偉 陳 鵬(4:135-142)
97 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企業(yè)在西藏地區(qū)發(fā)展研究——平臺企業(yè)社會責任視角………胡英杰 郝云宏(4:143-147)
98 西藏紅色旅游資源分布與開發(fā)對策研究…………………………………丁翠翠 圖登克珠(4:148-154)
99 西藏生態(tài)扶貧的生成邏輯、實踐成效及路徑優(yōu)化……………………………蔣永穆 王麗萍(4:155-162)
100 西藏新環(huán)保政策對主要大氣污染物的減排效應研究………………………杜青龍 王萍(4:163-170)
101 論中國共產(chǎn)黨新時代西藏生態(tài)保護方略……………………………………崔曉琰 白月嬌(4:171-177)
102 “老西藏”群體的代際傳承與反哺——基于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孫海芳 羅 布(4:178-184)
教育教學研究
103 西藏中小學教師的幸福觀特征與幸福指數(shù)提升路徑研究——基于1535名西藏中小學教師的幸福觀調(diào)查………………………………………………………………………………江長州 楊 欣(1:191-196)
104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民族地區(qū)學前教師教育課程的變革——以西藏大學為例………………………………………………………………………………………………………………李俐 李智元(1:197-201)
105 小學高段學生美術表現(xiàn)素養(yǎng)測評模型構(gòu)建研究——以重慶、成都、拉薩西南三市為例………………………………………………………………………………………………………李 健 余澤元(1:202-208)
106 以習近平關于立德樹人的重要論述為指導推動西部高校人才培養(yǎng)………薛鈞君 羅洪鐵(1:209-216)
107 西藏當代高等美術教育發(fā)展路徑探討……………………………………史風雨 孟慶凱(1:217-224)
108 西藏高校思政課教學質(zhì)量提升共同體構(gòu)建研究………………………………………楊富(2:206-209)
109 思政專業(yè)大學生學習倦怠、專業(yè)承諾調(diào)查與分析——基于西藏高校數(shù)據(jù)的實證研究………………………………………………………………………………………………………孔令先 王少明(2:210-215)
110 西藏高校思政課鑄牢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探析——以《馬克思主義“五觀”教育概論》課程為例………………………………………………………………………………………劉 玉(2:216-223)
111 新時代西藏法學教育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的邏輯進路…………………………………………張偉(2:224-230)
112 基于結(jié)構(gòu)方程模型的藏族公費師范生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實證研究…………劉全國 盧婉瑩(3:214-221)
113 西藏幼兒園藏族幼兒國家通用語言能力現(xiàn)狀調(diào)查………………………劉海紅 薛軍利(3:222-228)
114 西藏高校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的思考…………………………………張興堂 王少明(4:185-191)
115 西藏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歷史、成效與質(zhì)量提升………………………………………王彥智(4:192-197)
116 新職業(yè)形態(tài)下的西部高?!爸恰薄澳堋薄盎庇寺废颉嚴?周楊(4:198-205)
117 機遇與挑戰(zhàn):西藏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SWOT態(tài)勢分析………………………李俐 肖鋮(4:206-212)
118 民族地區(qū)中小學在線教學的機遇、挑戰(zhàn)與應對——基于藏、新、寧、桂、內(nèi)蒙古等民族地區(qū)的大數(shù)據(jù)分析………………………………………………………………………………………肖 林 宋乃慶(4:21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