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文
(山東省東平縣接山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山東 東平 271502)
文冠果系無患子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極耐嚴寒和干旱,喜光,耐半陰,不耐濕。文冠果葉片秀麗光潔;花量極大,花瓣外部白色,基部開始為淺黃色,逐漸變?yōu)轷r紅色,非常漂亮,是優(yōu)良的園林綠化和荒山造林樹種,同時還是高級食用油料樹種。
宜從盛果期健壯母樹上采種,當外果皮由綠色變?yōu)辄S褐色,并有少量果實開裂時即可采收,采果后取出種子即可播種,也可晾干備用。
育苗地以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排水良好、灌水方便的壤土為宜;排水不良、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塊不宜作為育苗地。選好地塊后,每667 m2施優(yōu)質復合肥75~100 kg,有條件的每667 m2可施入腐熟的有機肥35 m3,然后深翻25 cm、整平、耙細,整成寬1.4 m或2.1 m的平畦。為方便荒山造林,可用營養(yǎng)缽育苗,株行距15 cm×50 cm,給苗木留出足夠的生長空間。
播種時間春播、秋播均可。秋季播種自采種后至土壤封凍前直接播種即可;春季播種要先將種子浸泡5~7 d,期間每天換水1次,然后播種。播種時按行距70 cm開溝,溝深3~4 cm,按株距15~20 cm進行點播,播種后覆土厚度4~5 cm,隨即澆水。秋季播種出苗早、出苗齊,出苗率達90%以上,能更好地培育優(yōu)質壯苗,建議以秋季播種為主。
秋季播種的文冠果,次年4月中下旬苗木基本出齊。此后要及時松土除草,根據(jù)土壤墑情適時澆水,進入雨季注意排水防澇。為克服文冠果早期封頂?shù)默F(xiàn)象,保持其旺盛生長,自7月中旬開始,每隔15 d左右追施1次尿素,連施3~4次,每次每667 m2施尿肥10~15 kg。為防止文冠果苗木倒伏,結合松土除草,可連續(xù)向苗木基部培土3~4次,同時在苗木旁插竹竿用作支撐。通過精心管理,1年生文冠果實生苗高度可達1~1.5 m,地徑1 cm以上。如果管理粗放,會導致文冠果苗木封頂較早,當年苗高僅30~50 cm。
選用1~2年生優(yōu)質壯苗,種苗高度1~1.5 m,地徑1 cm以上,無機械損傷,根系完整。苗圃地選擇具有水澆條件、排水良好、土質肥沃的地塊。
根據(jù)培育目標選擇適宜的栽植密度,推薦株行距為1.5 m×2 m,每667 m2栽植文冠果約220株。文冠果春季或秋季栽植均可,以秋季落葉后栽植最佳。栽植前將苗木嚴格挑選分級,分別栽植。栽植時嚴格控制栽植深度,“寧淺務深”,栽植過深易造成根莖部腐爛及爛根。根據(jù)培養(yǎng)目標和苗木規(guī)格合理定干,定干高度1 m或1.5 m,栽后及時澆水。由于文冠果幼樹干性差,生長季節(jié)主干易彎曲,因此在苗木發(fā)芽前要在苗木旁插上竹竿或木棍綁縛固定。
苗木成活后,每年春季每667 m2施優(yōu)質復合肥100 kg;4月下旬、5月中旬、6月上旬視墑情分別澆水1次。進入雨季,注意排水防澇,及時松土除草。整形修剪要保證樹冠豐滿,及時疏除過密枝、重疊枝、細弱枝,冬剪時要適量短截,促其旺盛生長。文冠果病蟲害不多,根據(jù)情況適時用藥。
在苗木地徑達到4 cm時,樹冠接近郁閉,相互影響生長,此時根據(jù)市場需求及時隔株、隔行出售或移栽。由于文冠果為深根性肉質根,側根不發(fā)達,須根較少,根系損傷后愈合較差,影響移栽成活率。因此,不能裸根出圃,必須帶標準土球移栽。
經過連續(xù)幾年出圃疏苗,10年左右留圃苗木地徑均在10~15 cm,株行距變?yōu)? m×4 m。此時要對留圃苗木進行斷根處理,以促發(fā)新根。斷根方法:落葉后,在距樹干中心40 cm處垂直下挖,挖一道深60 cm的半圓形溝,下挖過程中用快刀切斷所有側根,保證切口平整;挖完后用表土回填、踏實,10 d后澆水。第1年挖樹干周圍一半,第2年再挖另一半,兩年完成斷根。這樣能保障以后出圃苗木根系完整,極大提高出圃苗木移栽成活率。
在當?shù)?,文冠果采果園大多建在退耕還林地塊,土質較差,無水澆條件,以水土保持和綠化為主,兼具采果功能。建園時選用1年生文冠果苗,要求地徑在0.8 cm以上。在事先整好的地塊按株行距3 m×4 m常規(guī)栽植,隨栽隨整好樹穴,栽完及時澆水,水滲后培土保墑。
栽植前4年可適當間作花生、大豆等矮桿作物,結合耕種施用優(yōu)質復合肥并及時除草。5年后于每年秋冬季節(jié)株施復合肥0.5 kg,在樹冠外緣分4~6個點穴施。雨季來臨前在兩行文冠果之間挖一道深20 cm、寬30 cm的小溝,以利排水,防止土壤長期過濕。在雜草生長季節(jié)及時松土除草,亦可噴除草劑控制雜草。落葉后及時清園,將落葉、果殼、雜草深埋。
文冠果的病蟲害主要有根腐病、蚜蟲、桃蛀暝等鱗翅目蛀果害蟲。根腐病主要是因雨季雨水過多、排水不暢、土壤長時間高濕引起,只要注意雨季排水即可;防治蚜蟲用70%的吡蟲啉粉劑2 000倍液噴霧;桃蛀螟等鱗翅目蛀果害蟲,用菊酯類農藥1 500倍液于5月底和6月中下旬噴霧防治,噴藥時力求果面噴灑均勻,同時兼治食葉害蟲。
修剪時期以樹木休眠期為主,生長季節(jié)為輔。定植當年對苗高超過50 cm的苗木在50 cm處定干。樹形以小冠疏層形和自然圓頭形為主。前5年以促進生長、培養(yǎng)骨架為主,修剪時疏除競爭枝、重疊枝,對留下的枝條在1/2~1/3處短截,發(fā)新枝、加快生長,盡早形成樹冠。6年后進入結果期,文冠果的結果部位多在樹冠外緣,且以枝條中上部花芽結果為主,結果部位不斷外移,內堂枝結果極少。因此,修剪時要注意去老留新,去弱留強,剪去重疊枝、下垂枝、過密枝、競爭枝,做到通風透光、健壯生長。對留下的枝條,除少量短截外,大部分不用修剪,留作結果枝用。
當文冠果果皮由綠色變?yōu)辄S褐色并有少量裂口時要及時采收,避免果實開裂后種子脫落。采果后可將果實自然曬裂,待大部分果實開裂后,用木棍敲擊,使種子與果皮分離;將分離后的種子曬干,除去雜質,裝袋貯存。10年后,文冠果進入盛果期,盛果期能維持20~30年,每667 m2產種子50~75 kg。目前,由于文冠果產量較低,在未選育出豐產品種前,建議慎重發(fā)展采種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