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祥 劉傳雪 董春英 潘國君 關世武 王瑞英 張?zhí)m民 張淑華 黃曉群 郭震華 馮雅舒 宋 寧 馬文東
(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水稻研究所,佳木斯 154026)
黑龍江省水稻種植面積逐年增加,成為我國最大的粳稻產區(qū)[1]。然而,當前水稻育苗成本逐步增加,加上勞動力價格上漲,造成投入大產出少,水稻豐產不豐收的狀況[2]。節(jié)本增效的輕簡化水稻生產方式成為水稻生產的迫切需求[3],選育出適宜輕簡化生產的水稻品種是重中之重。龍粳53 就是此育種目標下選育出的品種,于2016 年5 月通過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黑審稻2016011,于2016 年11 月1 日獲得植物新品種權,品種權號:CNA20121097.4。龍粳53 繼承了來自龍育98195 優(yōu)良的抗病性,來自龍粳12 的收斂株型及早生快發(fā)特性,來自空育131 的耐寒性、優(yōu)質性及豐產性,實現了優(yōu)良性狀的多優(yōu)集成,一經推廣迅速在黑龍江適宜區(qū)內廣泛種植。
1.1 農藝性狀龍粳53 屬于早熟粳稻品種,主莖11 片葉,在適宜區(qū)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數130d,需≥10 ℃活動積溫2350 ℃。株高95.8cm,穗長15.6cm,粒橢圓形,每穗粒數110 粒,千粒重26.3g;株型收斂,齊穗期劍葉與主莖夾角<30°,根系發(fā)達,扎根深,具有早發(fā)快生特性,3 葉期根體積和根質量分別較對照龍粳31 增加20.2%和18.1%,地上干物質質量比對照龍粳31 增加27.3%。
1.2 品質2013-2015 年經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指定品質分析單位農業(yè)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品質分析:出糙率82.8%,整精米率70.1%,堊白粒米率10.5%,堊白度1.65%,直鏈淀粉含量(干基)17.14%,膠稠度74.25mm,食味品質81 分,達到國家《優(yōu)質稻谷》(GB/T 17891—1999)標準二級。
1.3 抗性2012-2015 年經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指定抗稻瘟病鑒定單位接種鑒定:葉瘟3~5 級,穗頸瘟1 級,低溫處理空殼率12.8%~18.0%。高抗稻瘟病,耐冷性好。
龍粳53 豐產性突出,大穗稈強,由于其株型收斂且近似龍粳31,被譽為“大一號的龍粳31”。2012 年參加黑龍江省第三積溫帶晚熟組區(qū)域試驗,6 點次全部增產,每hm2平均產量9088.4kg,比對照品種龍粳31 增產6.1%;2013 年續(xù)試,6 點次全部增產,平均產量8368.1kg,比對照品種龍粳31 增產9.8%;2 年區(qū)域試驗平均產量8728.3kg,較對照品種龍粳31 增產8.0%。2014 年參加黑龍江省生產試驗,8 點次全部增產,每hm2平均產量9834.8kg,比對照品種龍粳31 增產11.7%;2015 年續(xù)試,9 點次全部增產,平均產量9853.0kg,比對照品種龍粳31增產7.5%;2 年生產試驗加權平均產量9844.4kg,較對照品種龍粳31 增產9.5%。2017 年在黑龍江省富錦市輕簡化生產每hm2產量達1.02 萬kg。
3.1 育秧移栽在適宜區(qū)播種期4 月15-20日,插秧期5 月15-20 日,秧齡30d,插秧規(guī)格為30cm×13.3cm,每穴4~5 株。上年秋季或4 月上旬旱整地,4 月15 日開始放水泡田,4 月20 日開始水整地,5 月5 日前結束。一般施純氮110kg/hm2,氮∶磷∶鉀=2.4∶1∶1.6。氮肥比例:基肥∶蘗肥∶穗肥∶粒肥=4∶3∶2∶1,基肥量:純氮44kg,純磷46kg,純鉀40kg;蘗肥量:純氮33kg;穗肥量:純氮22kg,純鉀35kg;粒肥量:純氮11kg?;ㄟ_水插秧,分蘗期淺水灌溉,有效分蘗末期曬田,減數分裂期深水護胎,后期間歇灌溉,注意做好病、蟲、草害的綜合防治。9 月下旬開始收獲。
3.2 輕簡化栽培
3.2.1播種 播前整地 輕簡化水直播對于整地質量的要求高于插秧田,整地平整度的好壞直接關系出苗是否均勻整齊。最好選擇秋翻地,翻深15~20cm;每年4 月下旬進行泡田,將全氮量的40%~50%、全磷和全鉀量的50%~80%作為基肥一次性施入;4 月末進行耙田,用水田激光平地機平地,落差控制在3cm之內最佳。平地后上水,水層7~10cm,同時甩施封閉藥龍燈稻望+擴散沉降劑。
排水 播前排水至田間稀糊狀。排水過早造成土壤過硬,機械播種做不出播種臺;排水過晚,田間有明顯水層,則播種時容易引起播過的鄰行沖籽。
播期及播種量 在適合水直播的積溫區(qū),平均氣溫穩(wěn)定通過10℃,一般最佳播種期為5 月5-15日,5 月25 日后停止播種。嚴格控制播種量,一般機條播每hm2播種量為120kg,精量機械穴播為85kg,人工撒播和機撒播為140kg 左右。
3.2.2 田間管理水分管理 輕簡化水直播要重視水分管理,否則易造成后期倒伏。播種完立即灌水,使用江水和曬過的井水最佳,水層厚度1~3cm,直至立針(1 葉或1 葉1 心),然后緩慢撤水(或自然降低水位),2.0~4.0 葉齡時保持田間濕潤狀態(tài),盡量做到高崗地不干裂,低洼地幼苗葉尖露于水面,進行促根生長。除水稻孕穗階段保持5~7cm 水層外(水稻減數分裂期如遇17℃以下低溫,需提前灌10~15cm深水,護胎?;ǎ?,可結合除草、追肥補水,田間土壤“淺-濕-干”交替管理。有效分蘗中后期排水曬田7~10d,曬田達到池面有裂縫,地面見白根,葉挺色淡。
藥劑除草 6 月15 日左右進行首次除草,可根據田間雜草情況進行,如果沒有雜草或很少,可以進行封閉除草,如果雜草較多,需排干地表水,使用莖葉噴霧處理,根據雜草種類選擇藥劑。7 月1 日左右進行第2 次除草,可使用二甲四氯等藥劑莖葉噴霧除田間大齡雜草。
施肥 根據稻田土壤肥力、目標產量及測土配方參數進行調整。一般情況下,全生育期每hm2可施無機肥:純氮(N)120kg、五氧化二磷(P2O5)60kg、氧化鉀(K2O)60kg;施用有機肥500kg。結合整地、泡田施入基肥;2.0~2.5 葉齡期及時追施斷乳肥,施用量為全生育期全氮量的20%~30%;4.5~5.0 葉齡時追施分蘗肥,施用量為全生育期純氮量的20%~30%,追肥時應根據稻苗長勢適當增減;孕穗初期,即倒3 葉期,追施全氮量的1%~10%和全鉀量的20%~50%作穗肥,可加速灌漿、促早熟,長勢過旺的水稻田只施鉀肥。
3.2.3 收獲當98% 以上稻穗的谷粒達到蠟熟中后期,95%谷粒變?yōu)榻瘘S色、稻谷含水量在19%~22%時為最佳收獲期,應及時收獲。
4.1 育秧移栽將龍粳53 與其相配套的寒地粳稻栽培關鍵技術相結合,在建三江農管局七星農場、大興農場等地進行了大面積示范,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推廣關鍵技術主要包括大棚稀播培育壯秧技術、井水增溫技術、減氮增鉀技術、秧苗淺插技術、節(jié)水灌溉技術等。示范基地核心區(qū)、示范區(qū)、輻射區(qū)每hm2產量分別達到9915kg、9315kg 和8745kg,與前3 年當地平均產量(7950kg/hm2)相比,分別增產24.7%、17.2%和10.0%。
4.2 輕簡化栽培2017 年在虎林虎頭鎮(zhèn)省級示范園區(qū)、富錦萬畝水稻科技示范園區(qū)開展新品種輕簡化生產示范。其中,在富錦萬畝水稻科技示范園區(qū),經測水、扣雜龍粳53 每hm2平均產量為10211kg(標準水分14.5%),與示范基地近3 年平均產量8250kg相比,增產23.8%;示范田純氮施用量為168kg,較常規(guī)生產田的純氮肥投入量(187.5kg)節(jié)省10.4%;示范田全生育期灌溉12 次(平均保持3cm 水層),較常規(guī)生產田(平均灌溉14 次)省水2 次。按平均節(jié)本3000 元/hm2,每kg 水稻價格3 元計算,增效8883 元/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