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華 劉洋 孟昱嘉
摘 要:隨著知識產權越來越被重視,企業(yè)專利已經從追求數量轉變?yōu)樘嵘|量、提升價值,高質量專利、高價值專利成為企業(yè)的主流目標。尤其高質量專利是企業(yè)專利工作的基礎,也是企業(yè)專利運營的基礎。本文根據專利管理工作實際,設計和分析了基于權利要求項數維度的專利及其代理費用的模型,為企業(yè)知識產權管理人員及經營人員、專利代理機構及代理師、發(fā)明設計人等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質量專利;多項獨立權利要求;專利布局;代理費用模型
中圖分類號:G306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3-5168(2021)27-0130-05
Abstract: With the accumul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enterprise patents have changed from the pursuit of quantity to the pursuit of quality and value.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and high-value patents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goal of enterprises.In other words,high-quality patents have become the basis of enterprise patent work and op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of patent administr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esigns the model of patent's agency cost based on the number of claim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nterpri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rs and operators, patent agencies and agents, invention designers and so on.
Keywords: high quality patent; multiple independent patent claims; patent layout; agency cost model
申請人正式申請專利后將進入審查階段:在符合“單一性”要求下,審查該專利是否具有“三性”(新穎性、創(chuàng)造性、實用性),是否得到說明書的充分支持。而專利的“三性”審查以其權利要求書為基礎。
1 高質量專利成為企業(yè)專利管理的核心
專利申請時權利要求項數較少或主權項篇幅過長的成因有多方面,如技術領域層面、技術管理層面、溝通交流層面等。該現象表明:該專利的創(chuàng)新點可能相對小,與之相關的保護范圍可能小;對該專利的創(chuàng)新點挖掘不足,缺少合理分析與布局環(huán)節(jié);其技術方案可能比較容易規(guī)避。
隨著知識產權越累越被重視,企業(yè)專利已經從追求數量轉變?yōu)樘嵘|量、提升價值,高質量專利、高價值專利成為企業(yè)的主流目標。尤其高質量專利是企業(yè)專利工作的基礎,也是企業(yè)專利運營的基礎。
1.1 專利從數量到質量的提升過程
企業(yè)研發(fā)人員、專利管理人員對專利的認識是一個“理論學習—嘗試探索—理論提升—實踐驗證”的螺旋式提升過程。因此,企業(yè)的專利申請一般都經歷“消除零專利—專利緩慢發(fā)展—專利快速發(fā)展—提升質量—專利運營”等階段,而高質量專利是專利運營的基礎和保障。
作為企業(yè)專利的管理人員,需要通過對專利績效考評規(guī)則進行合理規(guī)劃,并能夠提前準備預案和具體設計,有效引導發(fā)明人申請高質量專利。如:科技活動不再突出專利申報數量指標而轉為強化高質量專利指標、授權專利的績效考評側重于專利的質量和專利(及組合)的實施運用效果等。
作為申請人和代理機構的橋梁,企業(yè)專利管理人員要研究專利代理機構招投標管理環(huán)節(jié)的具體指標設計,有效督促代理機構和代理師協(xié)助企業(yè)形成高質量專利。
代理機構及代理師通過與企業(yè)專利管理員的交流,理解申請人的高質量專利意愿后,在符合專利單一性原則下,采用多獨立權利要求項的形式撰寫權利要求書,不再追求專利數量。
1.2 高質量專利的嘗試
通常,高質量專利是以高質量的研發(fā)創(chuàng)新、高質量的技術交底書撰寫、高質量的技術管理、高質量的權利要求書撰寫、高質量的專利審查過程等為基礎。本文分析了所在行業(yè)的實際情況,并研究了專利背景技術的檢索與分析、專利技術的挖掘與布局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為高質量專利的規(guī)劃和撰寫提供了思路和具體的實施步驟。
1.2.1 督促發(fā)明人先期的檢索分析[1]?;趯@|量提升的要求,首先讓發(fā)明人自己檢索和分析,提高對發(fā)明的創(chuàng)造性判定的精準度,旨在提高技術交底書或說明書的質量,然后交代理機構再次檢索和分析,提升專利申請文本的質量。
1.2.2 創(chuàng)新成果的挖掘和專利布局。結合行業(yè)的特點,本文提出了專利素材的挖掘以及專利的布局的具體方式[2],包括:從整體素材到局部素材、從局部素材到整體素材、基礎素材拓展總結升華、連續(xù)的系列的專利申請、形成不同組合、結合前后端及上下游等。
1.2.3 專利代理招標活動。企業(yè)專利工作一般會經歷初始階段、逐漸發(fā)展階段、快速發(fā)展階段、提升質量等,一般都經歷了邀請代理機構、競爭性談判、公開招標等過程。本文總結了在專利代理機構選擇方面的三點經驗[3]。一是高質量專利是企業(yè)采購專利代理服務供應商的關鍵因素;二是在遴選專利代理機構時應更多關注專利授權率和專利授權質量而非專利代理價格;三是代理機構在競標時的質量承諾應該成為企業(yè)考核評價代理機構的組成部分。
1.3 多獨立權利要求項設計是專利布局的重要形式
目前,企業(yè)專利管理已經從簡單地追求專利數量轉變?yōu)樘嵘龑@|量,專利的布局方式和形式逐漸調整為專利的權利要求項數,尤其是獨立權利要求項的數量。
通常的權利要求書由“1項獨立權利+若干從屬權利”構成,從屬權利一般有3~8項。作為高質量專利,就是要在符合專利“單一性”要求下,從“1項獨權+若干項從權”發(fā)展到“多(獨權+若干項從權)”。如獨立權利要求數大于2個,稱為“多獨立權利要求項”,而“多獨立權利要求項”的專利稱為“多獨立權利要求項專利”。為此,課題組曾分析研究了權利要求的層級結構與引用模型的構建[4]。
2 專利費用各階段的差異
在高質量的專利審查背景下,高質量權利要求書和高質量的專利申請文本更加重要。隨著專利質量的提升,申請人將會淡化專利數量指標而更側重于產出高質量專利。而高質量專利申請材料中,權利要求保護范圍和權利要求項數是重要參數。本研究中將獨立權利項數要求大于2且權利要求總數大于10的專利稱為“多權利要求項專利”。
代理機構從接到申請人技術交底書開始到取得專利證書,有4個關鍵“點位”:①接受案子;②確定立案;③提交申請;④取得授權。從“接受案子”到“確定立案”屬于初步判定階段,通過初步檢索判斷該案是否具有專利三性;“確定立案”到“提交申請”屬于撰寫修改階段,再次進行檢索和分析,完善專利的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正式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申請;“提交申請”到“取得授權”屬于專利實質性審查意見的答復和復審答復階段,部分專利可能“駁回”或“視撤”。根據統(tǒng)計,近年來中國發(fā)明專利的授權比例在40%~45%。
專利費用差異主要體現在申請階段、復審階段、授權后的官費和代理費用等。假設:①某申請人A1和A2不屬于減免費用的機構,他們各自與某代理機構B簽訂的專利代理合同中約定的發(fā)明專利代理費用單價P0相同。②申請人A1處于需要專利數量的增長階段;申請人A2已經進入專利提升質量階段。③每件專利的權利要求的結構均為“1獨權+若干從權”。④申請人A1和申請人A2都向代理機構B提交由申請人初步規(guī)劃的N件布局而成的專利組合。⑤發(fā)明專利授權率均為p。⑥申請人A1和申請人A2的發(fā)明專利獲得授權后均一直維持到期滿權利終止。
2.1 專利申請階段費用差異
通常,代理機構B接受申請人A1發(fā)明人提交的專利委托后,再對專利材料進行撰寫和修改。申請人A1希望有更多數量的專利,因此一般情況下不會考慮合案。專利代理機構B從申請人A1獲得的代理費用為Σ(申報數量×代理單價)=PN。N件專利經答復或復審后,有p×N件專利獲得授權。無論是申請人A1業(yè)績還是代理機構B業(yè)績,雙方都傾向于這種處理方式。但申請人A1需要按實際件數支付相應的官費和代理費用。
申請人A2有提升專利質量的實際需求,要求對N件專利進行部分合并,假設經合案后為N/2件,專利代理機構B從申請人A2獲得的代理費用為Σ(申報數量×代理單價)=PN/2。經答復或復審后,有p×N/2件專利獲得授權。申請人A2因為不追求專利數量而強調專利質量,該批專利申請的官費和代理費用均有減少,所以A2更傾向于該方式。但代理機構B無論從獲得代理費用角度,或者代理機構授權業(yè)績角度,可能不傾向于專利合案。
2.2 專利復審的費用差異
由于多種原因,尤其是有多項獨立權利要求的發(fā)明專利及質量較高的發(fā)明專利,發(fā)明人和代理師需要在答復階段以及復審環(huán)節(jié)就審查員的對比文獻陳述其專利的技術方案和保護范圍的區(qū)別,以說服審查員對專利技術特征、技術方案及創(chuàng)造程度的認可。
因為有專利復審環(huán)節(jié),因此申請人A1或申請人A2需要向專利代理機構B支付一定的復審代理費用。通常情況下,申請人A1比申請人A2可能付出的專利復審費用更多。
因此,從復審費用分析,申請人A2更愿意接受專利合案。
2.3 專利年費的費用差異
授權專利通過繳納年費以維持其有效性。按照目前授權的發(fā)明專利年費(暫不考慮減免費用情況)計算出申請人在專利滿3年、5年、8年、10年、12年、15年、20年的年費支出情況,見表1。
上述案例中,申請人A1的p×N件專利均獲得授權,申請人A2獲得p×N/2件授權。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申請人A1和申請人A2各自繳納專利年費的差別越來越大。
因此,授權后專利年費考慮,申請人A2其更愿意接受專利合案。換言之,申請人A2可以節(jié)約出更多專利年費以申請更多的專利。
2.4 代理費用的標準是高質量專利的瓶頸
專利代理費用通常有申請階段的代理費用、復審階段的代理費用等;專利其他費用包括:申請階段的官費、復審階段的官費、授權前的官費和授權后專利年費等。如申請人屬于可減免費用的機構,單件專利的官費有一定的差異。
2.4.1 低價競爭狀態(tài)下不可能出現高質量專利。高質量專利需要代理機構和代理師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用于理解技術方案和發(fā)明人的目的、檢索分析必要的技術特征、與發(fā)明設計人多次交流、撰寫權利要求書、修改專利說明書等。
明顯低于行業(yè)市場價格的專利代理費用參與市場競爭有幾種情況:代理機構不計代價的廣告型投入;代理機構嘗試進入一個新領域或企業(yè);企業(yè)可能形成數量較大但質量一般的專利;代理機構偏向于獲得短期效益等。因此,長周期分析,無序競爭或不良競爭狀態(tài)下,代理機構只是追求專利代理數量,而產出高質量專利精品的概率較小。
2.4.2 固定價格方式不利于高質量專利產出。目前,最普遍的情況是:代理機構無論是一個或多個,企業(yè)的三類專利的申請分別有一個固定的代理價格。
按類別對專利代理費用固定定價后,有兩方面的益處:計算簡捷,包括申請人和發(fā)明人對專利的投入預算、代理機構專利收益預算等;賬目清晰,包括申請人財務記賬、代理機構財務記賬。
市場競爭情況下,統(tǒng)一的固定價格過高,申請人可能會有疑慮,包括幾個方面:專利代理服務是否值這個價格?如何界定?為什么不選擇市場上也有價格低但宣稱質量高的代理機構?
而統(tǒng)一的固定價格過低時,申請人也有一定的擔心,包括:代理機構、代理師是否有足夠的精力為申請人全力服務?代理機構、代理師是如何保證專利質量?
同時,固定專利代理價格無法體現出專利質量,包括說明書撰寫、權利要求書撰寫、審查意見的答復等環(huán)節(jié)的質量。
3 探索以專利質量為依據的代理費用模型
從上述分析看:形成多權利要求項數的專利的瓶頸之一是如何以專利質量確定專利代理費用。
3.1 代理費用的結構設計
申請人將科技活動的成果申報專利后,都希望能夠獲得授權,并且授權專利盡可能質量較高。因此,申請人有必要對專利代理費用的結構進行規(guī)劃和設計。具有多權利要求項數的高質量專利的代理費用要考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是否申請專利;專利申請時的權利要求項數(獨權和從權);專利是否授權;授權時的權利要求項數(獨權和從權)。
申請人可以嘗試按照檢索、申報、授權三個階段向代理機構支付專利代理費用,部分專利經初步檢索分析后,認為不具有專利三性的,代理機構向申請人說明后,申請人應果斷放棄專利的申請,但申請人向代理機構支付初步檢索分析費用。
經代理機構檢索分析具有一定授權前景的,在正式申報時,申請人向代理機構支付提供專利代理費用,專利代理費用可分為基礎費用和附加費用兩部分。其中的附加費用,旨在提升代理機構的積極性,促使代理機構和代理師必須充分檢索分析比對、認真研究技術方案和技術特征、仔細撰寫修改專利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研究專利的答復或復審,使專利能夠獲得授權。
3.2 代理費用結構模型設計與簡析
模型設計的基本假設:代理費用劃分為專利申請、授權兩個階段;申請、授權兩個階段的代理費用由基本費用和附加費用兩部分組成;附加費用分為獨權附加費用和從權附加費用;獨權附加費用標準明顯高于從權附件標準。
根據授權階段基本費用的構成,設計為授權激勵模型和階段支付模型。
3.2.1 授權激勵模型。設計的授權激勵模型,見表2。
授權激勵型模型分析:申請階段除基礎代理費用P0外,增加有附加費用;授權階段有激勵費用P3,增加有附加費用。模型I鼓勵代理機構和代理師注重專利質量,利于形成高質量專利。因為有授權激勵和附加費用,代理機構和代理師也希望專利能夠授權。與上述案例的申請人A1相比較,該模型下,申請人盡管多付出了部分費用,但專利授權的概率可能相對會更大,專利質量也相對更高。
在式①中:k1×n1為申請階段獨立權利的代理費的附加費用,k2×m1為申請階段從屬權利的代理費的附加費用;k3×n2為授權階段獨立權利的代理費的附加費用,k4×m2為授權階段從屬權利的代理費的附加費用。
其中:k1、k2、k3、k4為相應的權重(即單項費用標準);n1、m1分別為申請階段獨立權利增加項數、從屬權利增加項數;n2、m2分別為授權階段獨立權利增加項數、從屬權利增加項數。
3.2.2 階段支付模型。設計的階段支付模型,見表3。
階段支付代理費用模型分析:專利代理費用P0分為申請階段的基礎代理費用P1、授權階段基礎代理費用P2兩部分,P1+P2=P0。與模型I相比較,使得代理機構在專利的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的撰寫修改階段投入更多,如果想拿到更多代理費用就必須確保高質量專利申請獲得授權。因為申請的專利不會全部授權,代理機構的收益風險更大,即P2代理費用可能無法得到。
因此代理機構希望P1盡可能占比更高,而申請人則希望P2盡可能占比更高。
在式②中:s1×n1為申請階段獨立權利的代理費的附加費用,s2×m1為申請階段從屬權利的代理費的附加費用;s3×n2為授權階段獨立權利的代理費的附加費用,s4*m2為授權階段從屬權利的代理費的附加費用。
其中:s1、s2、s3、s4為相應的權重(即單項費用標準);n1、m1分別為申請階段獨立權利增加項數、從屬權利增加項數;n2、m2分別為授權階段獨立權利增加項數、從屬權利增加項數。
3.3 兩種代理費用模型的特點
與現有的常規(guī)代理形式相比,模型I或模型Ⅱ的突出特點是增加了與權利要求項數相關的費用,模型I顯得更加溫和,模型Ⅱ則更有挑戰(zhàn)性。因此,無論模型I或者模型Ⅱ,都能夠有效促進形成高質量專利申請文本、獲得的授權專利具有更高質量。
3.4 使用兩種模型時的注意事項
無論采用模型I或模型Ⅱ時,發(fā)明設計人所在的企業(yè)需要注意幾個環(huán)節(jié):
①企業(yè)專利管理環(huán)節(jié):認真分析權利要求書的層級結構和權利引用關系,嚴格審核獨權數量和從權數量(包括特殊權利要求項),及時與代理師溝通在合理保護范圍內哪些從權能夠合并;必要時引入專利分析機構(第三方)進行權利要求項的審核。
②財務審計及監(jiān)察環(huán)節(jié):每件專利申請需要提供獨權數量、從權數量的說明資料,并經過專利管理人員的核準手續(xù)。
③專利代理招投標環(huán)節(jié):對于專利的獨權、從權基本項數應明確提出具體要求,確保申請人的每一件專利申請質量;明確對代理機構年度考核的具體指標和要求;明確考核結果對代理機構業(yè)務量的后期影響。
④設置誠信紅線。要求代理機構以誠信為本,不得為增加從權數量而拆分原本能夠合并的權利要求項,提交代理發(fā)票時需要同時提供權利要求項的層級結構及引用關系分析資料。
4 實證及簡析
到2020年12月底,中國煙草總公司鄭州煙草研究院(以下簡稱鄭州煙草院)專利申請總量2 176件(其中:國內發(fā)明1 472件;海外專利申請5件);授權總量1 261件(其中:國內發(fā)明689件;日本、美國各1發(fā)明利授權)。鄭州煙草院的專利申請以發(fā)明專利為主,約占各年度總申請量的66%以上;授權專利中,發(fā)明專利占50%以上。
鄭州煙草院對專利的代理服務進行的招標活動初步采用了激勵模型。通過實際運行,效果比較明顯,專利質量穩(wěn)中有升,尤其表現在權利要求項數方面有穩(wěn)步提升。
4.1 樣本選擇:
選取2011—2020年鄭州煙草院的發(fā)明專利的部分樣本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各年度發(fā)明選取樣品占當年該類專利實際數量的平均比例達87%。
4.2 專利申請時權利要求項數統(tǒng)計及計算
統(tǒng)計與計算的具體步驟為:a.統(tǒng)計某年度某類別專利的權利要求項數;b.分別統(tǒng)計各權利要求項數的專利樣本數量;c.統(tǒng)計相應的權利要求項數總量和專利樣本總數量;d.求出當年某類別專利權利要求項數的加權平均值。
4.3 發(fā)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的權利要求項數均值曲線及趨勢
通過計算出各年度的發(fā)明專利權利要求項數平均值,繪制出發(fā)明專利權利要求項數均值及趨勢圖(見圖1)可見:2011—2020年鄭州煙草院的專利申請權利要求項已從4.56項提高到9.24項,進步顯著。
4.4 專利的權利要求項數均值簡析
每件專利的技術領域、技術方案、創(chuàng)新點及保護范圍、代理師認知、代理機構的質量把控等存在差異性,仍有需要改進和提升的空間。在企業(yè)今后的招標活動中,改進、優(yōu)化招標的具體指標及要求,探索增加專利代理附加費用等方式,促使代理機構的專利申請文本實現高質量,所有專利權利要求書的結構盡可能滿足“1獨權+9從權”,而且形成更多的“多(獨權+若干從權)”結構的高質量專利及組合。
5 結語
高質量專利為企業(yè)的高質量發(fā)展提供了基礎保障。本文初步探索了的專利代理費用的授權激勵模型和階段支付模型并進行理論分析,提出了使用兩種模型時的注意事項,旨在促進專利申報時采用“多(獨權+若干從權)”結構形式,使專利技術方案得以更全面保護,為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技術發(fā)明人、專利管理人員、代理機構和代理師在提升專利質量方面的各種嘗試提供借鑒,啟發(fā)相關人員對專利多獨權形式設計以及協(xié)調創(chuàng)新的管理研究等。
參考文獻:
[1] 盧志菁,羅朝覺,李凌,等.專利背景技術的檢索與分析:基于煙草專利質量提升的實踐探索[J].河南科技,2020(9):52-56.
[2] 盧志菁,王金棒,楊葉,等.簡析煙草企業(yè)專利技術的挖掘和布局:基于專利素材和文本質量角度[J].河南科技,2020(27):61-65.
[3] 孟慶華.探討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選擇專利代理機構的原則:基于經濟學和專利質量角度[J].河南科技,2019(21):20-24.
[4] 孟慶華,胡云飛,黃軍委,等.專利權利要求書的層級結構與引用模型的構建及實證[J],河南科技,2020(12):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