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志堅
與鄰國持續(xù)的軍事沖突迫使父親和哥哥遠走他鄉(xiāng)謀生,只剩下12 歲的女孩塔拉·納賽爾留在家里,跟患病的母親相依為命。在本應天真爛漫的年華,她卻早早挑起了生活的擔子。
納賽爾每天放學回家要做的事情就是撿拾廢品補貼家用,而那些在沖突中留下的催淚瓦斯罐,就成了她搜集的寶貝。她不遺余力地尋找,收獲頗多,賣不完的就堆在門前的空地上。
這天,納賽爾在整理堆放的那些東西時,突然被一樣東西吸引住了:那是一朵小小的黃色小花,有些膽怯似的從一個瓦斯罐里冒出來。她看著這株不知名的野花兀自開著,聯(lián)想到了自己的境遇:同樣孤苦無援,同樣沒有放棄努力。
納賽爾捧著這朵小花,一個念頭形成了:如果能在這些瓦斯罐里都種上花,那應該是件很美的事情。自此之后,她放學回家,就忙碌起她的在瓦斯罐里種鮮花的計劃。在她的細心呵護下,越來越多的鮮花盛開了,給小院增添了無窮的生機。
此時另一個念頭在納賽爾的腦海浮現(xiàn),這些種在瓦斯罐里的鮮花,既然能讓自己感到溫暖,應該也可以給其他人帶去心靈的安慰,不妨讓更多的人分享和領略這種別樣的美麗。于是,她找來鐵絲,捆住瓦斯罐的沿口,把它們綁到了村子周邊因軍事沖突而立起的鐵絲網(wǎng)上。冰冷猙獰的鐵絲網(wǎng),在鮮花的點綴下,成了一道別致的風景。路過的人們被這片風景吸引,流連駐足;就連巡邏經(jīng)過的士兵看到后,步伐和神態(tài)似乎也溫柔了許多。
很多時候,人們無法改變生存的環(huán)境,但可以改變自己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