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俊,冉德欽,陳 朋,劉廣波,王 琳
(山東省交通科學研究院,山東 濟南 250031)
近年來,我國高速公路路網建設發(fā)展已逐步完善,現今又迎來已建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的建設熱潮,路基填筑需要大量的土方資源,建設過程中土源緊張是制約工程建設的一大難題。針對取土問題,將建筑廢渣、礦渣、煤矸石及其他工業(yè)廢渣等用于路基填筑的研究越來越多[1-2]。煤矸石是采煤過程和洗煤過程中排放的固體廢物,是一種在成煤過程中與煤層伴生的一種含碳量較低、比煤堅硬的巖石,包括巷道掘進過程中的掘進矸石、采掘過程中從頂板、底板及夾層里采出的矸石以及洗煤過程中挑出的洗矸石[3-4]。
京滬高速公路萊蕪至臨沂(魯蘇界)段改擴建工程施工一標段起點位于濟南市萊蕪區(qū)鳳城街道馬龍崮村東南,京滬高速公路與G22青蘭高速和S29京滬高速交叉的萊蕪樞紐互通立交,向南經萊蕪東樞紐互通立交和鋼城互通立交,路線全長30.018 km。主線按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技術標準改擴建,設計速度為100 km/h,采用兩側拼寬方式擴建路段的路基寬度為42.0 m,采用單側分離加寬方式擴建路段新建一幅路基寬度20.75 m,利用既有公路改造一幅路基寬度20.75 m。
萊蕪地區(qū)傳統填料料源短缺,而項目填筑方量較大,見表1。
表1 路基主要工程量
調研發(fā)現萊蕪地區(qū)煤矸石料源充足,且當地煤矸石山對萊蕪市容影響較大,礦區(qū)煤矸石山堆積嚴重且已充分燃燒。目前項目共計填筑煤矸石305 500 m3。 經檢驗,拼寬煤矸石路基施工質量符合《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JTG D30—2015)和《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 / T 3610—2019)要求,壓實效果良好,新舊路基銜接效果、整體性好,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目前,已填筑煤矸石路基體積約為300 000 m3,據此計算使用煤矸石代替素土或3%石灰土每填筑300 000 m3路基經濟效益。為簡化計算,不考慮土的松方系數,煤矸石松鋪厚度稍大于素土,施工成本較素土路基低廉,在此均不計施工成本。
根據施工合同,普通素土的單價為26元/m3,運費1.3元/(m3·km),按照10 km運距計算,則路基使用素土填筑所需要的成本為1 170萬元。
根據施工合同,3%石灰土的單價為38元/m3,則路基使用3%石灰土填筑所需要的成本為1 530萬元。
因萊蕪地區(qū)煤矸石大量堆積,填筑路基所用煤矸石購置費為19元/m3,煤矸石就近取材,運輸距離為5 km,運價為1.3元/(m3·km),則路基使用煤矸石填筑所需要成本為1 170萬元。
項目沿線處在農田保護區(qū)內,征地取土困難,采用煤矸石填筑路基將節(jié)約大量土地,節(jié)約的土地按每畝每年獲得收益1 000元計算,按照借土填方挖深4.5 m計算,則采用煤矸石填筑路基每年可增加土地收益10萬元。
為減輕對環(huán)境的影響,管理單位需要對矸石山采取注水、滅火、封漿等措施進行處理,據統計,每年用于矸石山的維護費用約0.1元/m3,項目消耗的煤矸石每年可節(jié)約矸石山維護費用3萬元。
據相關資料,矸石山會對周圍半徑1 km內的土壤造成嚴重污染,如果矸石山按照圓形堆積, 300 000 m3煤矸石約可以堆起一個底面直徑為200 m, 高28 m的圓錐體,按照受污染土地每畝減產10%計算,消耗500 000 m3煤矸石每年可挽回農作物減產損失56.5萬元。
煤矸石路基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大量推廣可以提高煤矸石的使用率,減少煤矸石的堆存;將煤矸石封閉于路基中,可減少有害氣體排放,減少煤矸石對周邊環(huán)境污染,達到綠色施工的效果;國內煤矸石料源豐富,可大量用于路基填筑,減少耕地破壞、土地占用,減少征地矛盾,有利于社會和諧。
項目采用煤矸石代替素土填筑300 000 m3路基,工程建設費用可節(jié)省405萬元,如采用煤矸石代替3%石灰土填筑300 000 m3路基,工程建設費用可節(jié)省765元,今后每年也將產生69.5萬元的間接經濟效益,而且也具有較高的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