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
(上海邦德職業(yè)技術學院,上海 200444)
榜樣示范教育指的是教育者在教育的過程中向?qū)W習者提供有價值的人格形象,激勵學習者將榜樣的優(yōu)秀品質(zhì)內(nèi)化到自我行為中,從而引導學習者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在榜樣示范教育中,榜樣彰顯出了高尚的人格魅力,能夠?qū)W習者產(chǎn)生激勵與示范的作用,因此,榜樣示范教育被廣泛應用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近些年,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以及信息網(wǎng)絡時代的來臨,我國高校大學生的價值觀念與行為方式受到了外來思潮的影響,表現(xiàn)出了鮮明的個性化與復雜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目前,部分高校大學生表現(xiàn)出了不良的價值觀念,例如利己主義、享樂主義等,加上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存在著一定的低效化,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急需要尋找新的教育途徑與手段,而榜樣示范教育的應用則能夠切實地解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現(xiàn)實困境,從而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榜樣示范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體現(xiàn)出了明顯的現(xiàn)實價值和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榜樣示范教育具有較強的社會功能和價值,榜樣示范教育是開展教育活動的有效途徑,在公民教育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有助于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為我國物質(zhì)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保障。第二,榜樣示范教育與高校大學生的心理特征相符合,大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念塑造的關鍵階段,他們的心理建設有待加強,具有較強的可塑性,但是由于大學生的社會經(jīng)驗十分缺乏,使得他們極易受到各種思潮的影響,導致大學生的價值選擇出現(xiàn)了困惑,急需要借助榜樣示范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第三,榜樣示范教育能夠調(diào)動大學生主動參與競爭的積極性與熱情,激勵大學生自覺地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并主動地將榜樣的精神品質(zhì)進行一定的內(nèi)化。
總而言之,榜樣示范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鮮明的價值與意義,運用榜樣示范教育開展系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能夠切實地增強大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實現(xiàn)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目標。
雖然榜樣示范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但是在具體的實踐中,榜樣示范教育的類型過于單一化,并不利于榜樣示范教育功能的發(fā)揮。由于大學生的年齡、專業(yè)、價值觀念、心理特征等方面存在鮮明的差異性,使得大學生對榜樣示范教育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并且不同背景和個性的大學生也需要不同類型的榜樣,這樣才能調(diào)動大學生主動學習和效仿榜樣的積極性。具體來說,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所選擇的榜樣人物形象主要是以英雄人物、先鋒人物為主,這些榜樣人物形象與大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距較遠,對于大學生而言可信度偏低,很難在心理層面上引起大學生的共鳴與認可。21 世紀是一個多元化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等都發(fā)生了一定的改變,對榜樣的認知并不明確,也尚未建立清晰的榜樣評價標準,影響了榜樣示范教育的質(zhì)量。榜樣與普通民眾是不同的,他們的行為與精神都具有較強的先進性,只有加強對榜樣的認知,建立完善的榜樣評價標準,才能引導大學生識別榜樣與偶像的區(qū)別。實際上,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榜樣才能得到大學生的認可,才能被大學生接受和效仿,才能激勵大學生向榜樣學習。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開展榜樣示范教育活動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榜樣的示范作用引導大學生將榜樣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zhì)與自身的行為舉止進行緊密結合,進而推動榜樣精神的有效內(nèi)化。但是目前高校尚未建立完善的榜樣示范選拔機制,榜樣示范人物的選拔過程存在著民主化程度較低的現(xiàn)象,這是因為在日常實踐活動中并沒有形成必要的榜樣選拔和培養(yǎng)意識,導致榜樣示范選拔機制在運行的過程中存在著各種問題,也就無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發(fā)揮榜樣示范的作用。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開展的榜樣示范教育活動也面臨著組織效率低下的困境,沒有借助良好的教育方式強化榜樣示范教育在大學生價值觀方面的正向引導,也就無法激勵大學生主動地效仿和學習榜樣。比如,某些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開展的榜樣示范教育活動是臨時性的,或者是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或者是為了追求功利,或者是為了評選文明學校等,這些榜樣示范教育活動過于形式化,開展的本意并不在于學生,學生只是被動地參與這些活動。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應用榜樣示范教育的過程中,存在著宣傳活動靈活性不足的問題。一是宣傳媒介比較單一,限制了榜樣示范功能的發(fā)揮,也使得榜樣的感染力比較低?;ヂ?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與完善為信息傳播帶來了便利,但是高校并沒有借助先進的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和平臺開展榜樣示范教育活動,而是采用廣播、說教等方式進行宣傳,這些傳統(tǒng)的宣傳活動形式不僅降低了榜樣的激勵作用,同時也很容易給學生們帶來反感、抵觸的心理,單一化的宣傳媒介也限制了榜樣示范教育宣傳的范圍,導致榜樣示范教育并不能在大學生群體中進行廣泛宣傳。二是宣傳周期比較短,存在著形式化的現(xiàn)象。雖然越來越多的高校意識到了榜樣示范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但是在宣傳的時候出現(xiàn)了應付的現(xiàn)象,并且榜樣評選活動舉辦的過于頻繁,甚至有的高校每個月的榜樣人物都是不同的,例如三月宣傳雷鋒精神、四月宣傳典型的勞動模范、五月宣傳杰出青年等,這樣會影響學生對榜樣人物形象的接受與認同。
為了能夠發(fā)揮榜樣的示范作用,運用榜樣示范教育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質(zhì)量,必須要進一步增強榜樣示范類型的多元化。具體來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選擇榜樣人物形象的過程中,不能僅僅選擇那些歷史英雄人物或者先鋒者,而是選擇與大學生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榜樣人物形象,并且根據(jù)大學生所處的生活情境建立系統(tǒng)的榜樣示范教育體系,將生活中的人或者發(fā)生的事情作為典型案例,通過對這些榜樣人物形象的剖析來傳遞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從而幫助高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例如高校可以選擇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大學生作為榜樣,也可以舉辦主題的學生榜樣遴選活動,督促各個院系選擇自己的學生榜樣,這樣能夠推動學生榜樣體系的進一步優(yōu)化與完善。同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選擇的榜樣人物形象不僅要在思想、學習等方面表現(xiàn)突出,更要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精神文明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簡而言之,榜樣示范類型要具有多元化,不能過于完美化,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榜樣才能得到大學生的認可與接受。
高校應該構建規(guī)劃的榜樣示范選拔機制,為榜樣示范教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有力保障。一方面,榜樣示范選拔機制涵蓋了榜樣選拔的工作機制與管理機制,包括榜樣選拔標準、榜樣選拔流程、榜樣選拔管理等,榜樣示范的選拔方式應該注重多元化,圍繞學生的生活實際采取雙向選拔的途徑,將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進行有機結合,進而推動榜樣示范選拔機制的完善與健全。同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該與社團組織、院系等建立緊密的聯(lián)系,共同舉辦榜樣選拔活動,讓大學生參與到榜樣選拔活動中,這樣能夠選拔出學生們身邊的榜樣,促進高校榜樣選拔機制的常態(tài)化與群眾化。另一方面,高校也應該加強榜樣選拔機制的規(guī)范化,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榜樣示范教育的結合奠定良好的基礎。高??梢越⒍鄬哟蔚陌駱舆x拔機制,將團委、學生工作部作為榜樣選拔的主要途徑,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選拔出大學生們樂于接受的榜樣人物形象,調(diào)動各個部門和組織參與榜樣選拔活動的積極性,明確不同部門和組織在榜樣選拔機制中的職責,保證榜樣選拔機制的程序能夠更加明確化和多樣化。
首先,高校應該采取多元化的榜樣宣傳方式與手段。信息時代的來臨推動了各類電子設備與傳播媒介的形成與發(fā)展,提高了信息傳播的速度,擴大了信息傳播的范圍,因此,高校應該采用形式多樣的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和技術來舉辦榜樣示范教育宣傳活動,彌補傳統(tǒng)宣傳方式所帶來的局限性,進一步提升榜樣示范教育宣傳的范圍,增強榜樣示范教育宣傳的普及度。據(jù)此,高??梢越柚⑿?、微博、抖音等傳播媒介上傳榜樣的演講視頻或者宣傳視頻,直觀地展現(xiàn)出榜樣人物形象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確保榜樣的光輝事跡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高校大學生的價值觀念,以此實現(xiàn)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其次,高校應該注重榜樣示范教育宣傳活動的長期性與連續(xù)性,而不是將宣傳活動作為應付性的政治任務,高??梢灾贫甓刃麄髂繕撕腿蝿?,也可以舉辦系列的榜樣評選活動,確保宣傳教育活動能夠得到長期進行,這樣才能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作用。最后,榜樣示范教育的宣傳活動要具有真實性與客觀性,不能過度夸大榜樣的正面形象,也不能隨意捏造、添加不真實的品質(zhì),從而增強榜樣示范教育的可信度。
高校不僅要重視榜樣示范教育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示范作用,也要意識到大學生對于情感的需求,因為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傾向于追捧偶像,需要針對這個現(xiàn)象加強榜樣示范教育的情感教育,引導高校大學生正確地識別偶像與榜樣之間的差異。第一,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認知特征來制定榜樣示范教育的宣傳方案,將德育教育引入到榜樣示范教育中,鼓勵大學生用客觀、批判的態(tài)度來崇拜偶像,學習和效仿偶像身上所具有的高尚品德。第二,教師可以運用多種形式的榜樣示范教育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意識,包括正面示范法和反面示范法,激勵學生客觀地評價偶像的缺點和優(yōu)點,同時也要引導學生選擇不同的偶像,包括品行優(yōu)異的同學、尊敬的師長等,而不是僅僅將歌星、影星等作為偶像。第三,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善于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告誡學生不要過度地依賴于網(wǎng)絡來崇拜偶像,而是將自己生活中、學習中出現(xiàn)的人或者事作為榜樣來效仿,這樣才能推動自我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