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瓏
(山西省消防救援總隊作戰(zhàn)訓練處,山西太原 030000)
滅火救援一直是人們關注的問題,近年來隨著城市化的加深,各種高樓大廈林立,電器設備在增加,消防安全隱患隨之增多,而滅火救援的難度也在隨之增加,各種突發(fā)性火災更具不確定性,這意味著消防單位和消防人員要面臨更困難的局面、更嚴峻的挑戰(zhàn),在這種情形下,分析影響消防員滅火救援過程的安全影響因素,分析改進和提高措施,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良好的理論知識是指導行動的必要條件,在消防員新訓過程中就應該打下扎實的基礎,但是從目前的知識架構上來看,更多的理論知識傳授只停留在指揮員層面。新消防員更多的是一些個人技能和安全預防方面的學習,缺少對于火場戰(zhàn)術意識的理解,這導致消防員在滅火救援中大局觀意識不強,不能夠很好地融入到整個滅火救援體系當中,僅僅服從于任務的分配。這一現象在新消防員身上表現得特別突出,在一些火警較少的中隊老消防員身上也表現明顯。
分析影響消防員滅火救援過程中安全問題的因素,裝備問題必定是重要因素之一,消防員只有配備良好的安全防護裝備,才能夠靈活應對危險、不確定的滅火現場,能夠以更高效率完成滅火救援工作,同時保障消防員的生命安全。我國在消防裝備的建設上一直在進步,不過和一些發(fā)達國家的滅火救援裝備仍有一定細微差距,加快科技研發(fā),為消防隊伍配備效果更好的滅火救援防護裝備,意義重大[1]。
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給消防救援隊伍滅火救援工作帶來嚴峻的挑戰(zhàn)。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高層建筑、大型商場、各類公眾聚集場所和新型化工企業(yè)日益增多,其結構復雜、功能多樣、可燃物多、人員密集,使火災形式呈現出多樣性和復雜性。特別是一些集貿市場、地下建筑、化工裝置等火災的發(fā)生,容易產生大量毒氣、立體火災、建筑物倒塌、混合性爆炸、群死群傷等惡劣情況,大大增加了滅火救援的難度和危險性,極易造成消防戰(zhàn)斗人員傷亡[2]。此外,一些建筑內部的消防設施不夠完善,日常的維護保養(yǎng)也不到位,部分城市規(guī)劃較為密集,消防車通道沒有或過于狹窄,造成發(fā)生火災后消防車到場時間較慢,嚴重影響了滅火救援行動的效率。
眾所周知,火災現場救援難度大,濃煙和熱氣流是火災現場中最常見的現象,在消防隊到達現場后,必須進行詳細的災情評估,在災情評估提供的良好數據基礎上,制定最優(yōu)的現場指揮,確定滅火救援方案,也是減少滅火救援過程消防員安全隱患的根本,不過也存在部分滅火救援在災情評估和現場指揮方面做得不足,一些麻痹心理、急切心理、粗心大意心理仍然存在,“不用”“來不及了”等現象還時有發(fā)生,這都會影響消防員的安全性。
火災的高溫、高熱是引起人員傷亡的因素之一,而火災引發(fā)的濃煙也是不可忽視的部分,根據數據調查研究顯示,因為濃煙而導致傷亡的消防員數量占總數的75%,因此需要加強消防員防煙意識的培養(yǎng)。消防員在深入救援現場遇到煙霧時,可以利用相關儀器對現場進行測量,初步分析出火勢蔓延的方向,初步了解火情信息,為滅火和救援工作提供必要參考。如果發(fā)現門窗縫隙存在煙霧,在測量后發(fā)現溫度過高,那么可以判定房屋內部可能有大火,此時需要立刻打破門窗,將火勢和煙霧釋放,防止轟然造成更大損失,同時立即對門窗做降溫處理。
實戰(zhàn)化訓練對于消防各級救援人員來說必不可少,也是提升消防救援人員思想認識和能力素質的主要途徑。各級單位應當高度重視實戰(zhàn)化訓練,讓消防人員能夠在擬真的場景中,提升自己的救援能力,同時培養(yǎng)自己的應變能力。應變能力在火災現場不僅能夠讓消防人員根據現場的情況采取更好的營救措施,還能讓他們準確衡量現場遇到的具體情況,在實際情況不能滿足預先制定的方案的實施要求時,強大的應變能力能夠讓他們快速做出更為有效應對,避免滅火救援行動傷亡。在消防實戰(zhàn)化訓練中,還應當著重培養(yǎng)消防救援人員的安全技能訓練和人裝結合的能力,尤其在引進了一批新設備之后,應當在實戰(zhàn)化訓練中培養(yǎng)消防人員對新設備的適應性,以便在實際消防工作中讓它發(fā)揮更好的作用,提升消防工作的效率[3]。
指揮員的能力對消防員技戰(zhàn)術水平的發(fā)揮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好的指揮員不但應該自身能力過硬,更應該善于教學,所以要加強指揮員綜合能力素質的建設。首先,要認清目前指揮員的水平,并采取相應的措施提高指揮員的基礎能力。通過理論授課,觀摩火災現場,觀看典型案例等方式加強指揮員的理論水平,使其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體系,為技戰(zhàn)術訓練提供有效的理論支撐[4]。其次,指揮員還要有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才可以在日常訓練中產生更好的效果。可以加強指揮員基地的實戰(zhàn)化訓練、組織轄區(qū)實戰(zhàn)化演練,一些警情較少的中隊可以到警情較多的隊站進行交流學習。
滅火救援工作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高素質的消防員以及先進的消防裝備,先進的消防裝備讓滅火救援工作事半功倍,減少火災事故給人們造成的損失,也能為消防隊伍的安全增添一份保證。因此有關部門必須要加大對消防裝備方面的資金投入,保證消防隊伍尤其是基層消防隊伍能夠配備數量充足、種類齊全的先進消防裝備,從而幫助消防隊伍提高處理不同性質的火災事故的能力。除此之外,個人安全防護裝備是消防員在進入火災現場時的有力保證,所以有關部門還需要嚴格遵循相關規(guī)定,為消防隊伍中的每一位消防員配備完整的個人防護裝備以及救援器材[5]。
在現有消防救援隊伍社會聯勤保障模式與機制的基礎上,要進一步優(yōu)化社會聯勤保障機制,將處置頻率低發(fā)的專業(yè)災害、突發(fā)的重特大災害事故所需的專業(yè)救援裝備納入聯勤保障范圍,全面掌握專業(yè)救援裝備社會聯勤保障儲備實力及分布概況,建立專業(yè)化的聯勤保障預案,充分發(fā)揮社會聯勤保障作用,服務消防救援隊伍參與“全災種、大應急”救援任務需要。
作為滅火救援的中堅力量,消防隊伍的安全現狀不容樂觀,存在許多制約因素。為了改變現狀,提高消防隊伍在滅火救援時的人身安全,必須對消防員定期進行理論培訓及實際訓練,提高消防員的綜合素質。除此之外,還需要為消防隊伍提供完善且先進的消防裝備,只有先進的消防設備配合專業(yè)的消防員,才能提高滅火救援的效率,從根本上保證消防隊伍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