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切斯瓦夫·米沃什
每個人小時候都干過拿鏡子折射陽光的事,盡管不是每個人都好好想過這件事。光線在一個有限的范圍內(nèi)移動;一旦超出這個范圍,光線便消失了。從這樣一種觀察中大概可以看出小科學家朝演繹推理方向進步的智力傾向,當然并不一定如此。如此運作的世界會使他完全著迷。說實在的,無論你面向何方,到處都能使你產(chǎn)生相似的驚訝。世界收藏著無數(shù)細節(jié),無不值得注意。
如此組織起來的世界妙趣無限;嶄新的發(fā)現(xiàn)會層出不窮。這就像一次穿越迷宮之旅,當我們穿行的時候,迷宮也在悸動,在變化,在生長。我們獨自進行這一旅程,但同時參與全人類共同的事業(yè),參與各種神話、哲學、藝術(shù)的發(fā)展,以及科學的完善。驅(qū)策我們的好奇心不會滿足,既然它不會隨時間流逝而稍減,它便是對于死亡趨向的有力的抗拒。
好奇的反面是厭倦。沒有什么還有待認知,日光之下已無新事——所有導致這一結(jié)論的觀點都是錯誤的,是被厭倦或病態(tài)所左右的。
先生,你能否使我確信,當我們一天老于一天,還會有更新鮮的景象向我們展開,就像旅途中我們每經(jīng)過一個新的轉(zhuǎn)彎所看到的那樣?我能使你確信這一點。一切看起來好像都一樣,但還是不一樣。毫無疑問,我們是在變老;這就是說,我們的感官在棄我們而去,我們的聽力日漸遲鈍,我們的視力越來越弱。但我們的頭腦變得敏銳了,這是我們年輕時所不具備的,它彌補了我們所失去的東西。所以,當頭腦也被年紀打敗,追隨感官沉沉入眠,就更值得同情。
(節(jié)選自《米沃什詞典:一部20世紀的回憶錄》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圖/張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