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佳敏,朱聰,訾豪,鄧通,李柄輝,王丹琦,唐詩迪,曾憲濤*
1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泌尿外科,武漢 430071;2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循證與轉化醫(yī)學中心,武漢 430071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最常見的疾病之一[1-2],隨著年齡增長其患病率逐漸增高[3]。BPH是導致下尿路癥狀(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的首要因素,全球約1/4的男性存在LUTS困擾[4]。BPH雖為非致死性疾病,但其導致的全球疾病負擔日益加重[5]。據統(tǒng)計,美國30歲以上男性中有1500萬人受BPH/LUTS的影響[6],45歲以上男性中有45%會發(fā)展成BPH,70歲以上男性中則高達80%[7-8]。目前我國60歲及以上老齡人口約為2.54億,占總人口的17.9%,預計到2050年將突破4億,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老年男性健康將成為我國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9]。對BPH進行流行病學研究有利于科學指導男性健康防控。本研究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負擔(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GBD 2019)數據庫,對1990-2019年我國BPH疾病負擔進行分析,以期為BPH相關防控提供決策依據。
1.1 資料來源 本研究數據來源于GBD 2019數據庫中1990-2019年中國及全球的BPH數據。GBD 2019采用統(tǒng)一、可比的方法,對各種疾病的疾病負擔進行了多指標綜合估計[10-12],量化評估了全球204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主要疾病、傷害和健康危險因素的發(fā)病率及疾病負擔。采用國際疾病分類(ICD-9和ICD-10)對所研究疾病進行分類,并對垃圾代碼進行合理的重新分配,使估計結果更加準確,具體方法已在文獻中報告[13-15]。所有數據通過GBD官方網站在線查詢工具獲得(http://ghdx.healthdata.org/gbd-results-tool)。為進一步分析我國BPH的疾病負擔,在GBD數據庫中另選擇5種泌尿系統(tǒng)疾病(前列腺癌、膀胱癌、尿石癥、尿道感染和間質性腎炎、男性不育癥)進行對比分析。
1.2 BPH定義 BPH定義為前列腺組織的良性增生,前列腺體積增加或平滑肌張力增大導致的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是導致LUTS的主要原因[3]。根據ICD-10,BPH的疾病編碼為N40、N40.0、N40.1、N40.2、N40.3和N40.9。
1.3 觀察指標 采用患病率、發(fā)病率、傷殘損失壽命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及其標化率對1990-2019年中國與全球BPH疾病負擔進行對比分析;按照GBD 2019中BPH的年齡分組對中國BPH進行分析,分別為:15~49歲、50~54歲、55~59歲、60~64歲、65~69歲、70~74歲、75~79歲和≥80歲;通過中國YLD數據對6種泌尿系統(tǒng)疾病進行對比分析。
2.1 1990-2019年中國和全球BPH的疾病負擔
1990年我國BPH發(fā)病例數為127.55萬,標化發(fā)病率為312.14/10萬;2019年我國BPH發(fā)病例數為283.65萬,標化發(fā)病率為280.64/10萬。與1990年相比,我國患病例數、發(fā)病例數及YLD分別增高了125.06%、122.38%和123.93%,標化患病率、標化發(fā)病率及標化YLD率分別降低了14.69%、10.09%和14.83%。
2019年中國和全球BPH患病例數、發(fā)病例數及YLD較1990年均有增長,而標化患病率、標化發(fā)病率及標化YLD率略有下降。2019年我國BPH患病例數(2034.30萬)、發(fā)病例數(283.64萬)及YLD(40.62萬/年)低于全球水平,而標化患病率(2220.85/10萬)、標化發(fā)病率(280.64/10萬)及標化YLD率(44.04/10萬)接近全球水平(表1)。
表1 1990-2019年中國和全球BPH患病例數、發(fā)病例數、YLD及其標化率Tab.1 The prevalent cases, incident cases, YLD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age-standardized rate of BPH in China and global from 1990 to 2019
2.2 1990-2019年中國不同年齡組BPH的發(fā)病率、患病率及YLD率 如表2所示,75~79歲年齡組的發(fā)病率最高,1990年約為2810.28/10萬,2019年約為2638.89/10萬。與1990年相比,2019年各年齡段的發(fā)病率均降低。
患病率最高的年齡段為≥80歲,與YLD率所呈現的趨勢相似。YLD率在≥80歲年齡組最高,1990年和2019年的YLD率分別為625.76/10萬和569.64/10萬。YLD率隨著年齡的增長呈上升趨勢(表2)。
表2 中國各年齡組BPH發(fā)病率、患病率和YLD率Tab.2 Incidence, prevalence and YLD rate of BPH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of China
2.3 1990-2019年中國6種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YLD
1990-2019年中國6種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YLD均持續(xù)增長(表3)。1990年YLD位居前3的疾病分別為BPH、男性不育癥和尿石癥,2019年分別為BPH、前列腺癌和男性不育癥。1990年,BPH的YLD為17.47萬人年,約為男性不育癥的2.77倍,占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60.18%;2019年,BPH的YLD為40.62萬人年,是前列腺癌的4.11倍,占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61.15%(圖1)。
圖1 1990年(A)和2019年(B)中國各泌尿系統(tǒng)疾病YLD占比(%)Fig.1 Proportion of YLD of urinary system diseases in 1990 (A) and 2019 (B) in China (%)
表3 1990-2019年中國6種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YLD(萬人年)Tab.3 YLD of 6 urinary system diseases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19 (10 000 person years)
本研究分析了1990-2019年我國與全球BPH的患病例數、發(fā)病例數、YLD及其標化率,比較分析了中國不同年齡組BPH患者及各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疾病負擔,結果顯示,1990-2019年中國和全球BPH的患病例數、發(fā)病例數、YLD均呈上升趨勢,而標化患病率、標化發(fā)病率及標化YLD率均下降;2019年中國BPH患病例數、發(fā)病例數及YLD均低于全球水平;相較1990年,2019年中國BPH發(fā)病率、YLD
率與患病率均下降。在各年齡段中,BPH發(fā)病率最高的為75~79歲,而患病率與YLD率則在80歲及以上人群中最高。1990-2019年中國6種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YLD均呈上升趨勢,而BPH的疾病負擔一直居于首位。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速,BPH已成為社會重點關注的健康問題[4,16]。我國BPH的發(fā)病及患病情況顯示,人口基數大和老齡化可能是導致發(fā)病例數及患病例數不斷攀升的原因之一,而隨著醫(yī)療水平、教育水平和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BPH的發(fā)病率不斷下降。此外,地域及種族因素也可能是中國BPH疾病負擔低于全球水平的原因之一。已有研究發(fā)現,日本、中國和印度男性的前列腺體積明顯小于澳大利亞或美國男性[17],亞洲男性BPH的發(fā)病率低于白人男性[18]。BPH的傷殘負擔多由相關并發(fā)癥引起,如急性尿潴留、反復尿路感染及腎功能損害等[19],其并發(fā)癥不僅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20]。短期來看,BPH的手術治療費用高于藥物治療;長遠來看,BPH作為慢性進展性疾病,其導致的間接費用、隱形費用及藥物治療費用等明顯高于手術治療費用[20-21]。因此,隨著人口不斷老齡化,BPH的治療費用會進一步提升,其疾病負擔將會進一步加重。
BPH/LUTS癥狀的控制及其并發(fā)癥的預防對于老年BPH患者至關重要。在老年群體中,BPH增加了跌倒、抑郁的風險并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9]。此外,老年男性患者存在行動不便及電子設備使用困難的問題,可能導致其出現癥狀甚至相關并發(fā)癥時不能及時就醫(yī)[22]。針對老年患者開發(fā)簡單易用的移動軟件或網上就診平臺可便于其進行自我管理和及時診治。盡管BPH通常不會危及生命,但疾病進展所引起的癥狀和并發(fā)癥對患者的影響卻不容忽視[23]。老年患者常合并一種或多種慢性疾病,手術風險及治療效果的不確定性也會影響治療方案的制定。為此,建議開展老年男性健康公開課,普及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病預防知識,以利于BPH的早期防控。
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性:(1)數據全部來源于GBD 2019數據庫,雖然GBD團隊定期對數據和估算模型進行更新,但對于中國的估計可能仍然不夠準確[11-12,24],因此建議未來在我國開展BPH相關流行病學調查進行驗證。(2)BPH作為非致命性疾病,GBD數據庫可以使用的評估指標有限,可能無法準確評估其疾病負擔。僅使用YLD對泌尿系統(tǒng)疾病進行比較,不能全面體現其疾病負擔的差異。(3)未包括中國各個省份和地區(qū)的BPH相關數據,故未對各地區(qū)的疾病負擔進行比較,提示開展全國性的流行病學調查以明確我國全國及各地區(qū)BPH的疾病負擔非常必要。但盡管存在上述局限性,本研究仍為判斷我國BPH的疾病負擔提供了重要參考。
綜上所述,1990-2019年我國BPH的患病例數、發(fā)病例數及YLD均大幅增長,但遠低于全球水平;而標化患病率、標化發(fā)病率及標化YLD率則略微下降,且與全球水平相近。在不同年齡段中,80歲及以上人群BPH的患病率及YLD率最高,發(fā)病率最高人群年齡在75~79歲。在各泌尿系統(tǒng)疾病中,BPH的YLD一直居于首位。由此可見,我國BPH的疾病負擔仍維持在較高水平,加強BPH防治工作刻不容緩。重點防控中老年男性群體、合理分配醫(yī)療資源對減輕我國BPH疾病負擔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