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芳蓮
(福建省南安市林業(yè)局,福建 南安 362300)
馬占相思(AcaciamangiumWilld.),原產(chǎn)于澳大利亞,喬木,為含羞草科金合歡屬,我國沿海地區(qū)有分布,主要生于海拔300 m以下[1~3]。其樹干通直,生長迅速,耐貧瘠,喜光,適生于溫暖濕潤氣候,材質(zhì)堅硬,可作家具、板材等材用,其防風(fēng)固沙、水土保持、先鋒綠化等生態(tài)效益顯著[4~7]。木荷(SchimasuperbaGardn. et Champ.),本地鄉(xiāng)土樹種,喬木,為山茶科木荷屬植物,我國主要分布在福建、廣西、廣東、海南、湖南、臺灣、貴州等地[8]。木荷樹干通直,材質(zhì)堅韌,結(jié)構(gòu)細致,木材多用,是優(yōu)良的用材樹種,也是我國珍貴的用材樹種,其耐火性強,是常見的防火樹種,喜亞熱帶氣候,喜光,幼年耐蔭,林下天然更新能力強[9~13]。兩者混交造林適應(yīng)于閩南地區(qū),營造混交林也有利于生態(tài)穩(wěn)定性[14]。在閩南地區(qū)營造了馬占相思與木荷混交林,研究了其不同的混交比例的生長情況,為今后林農(nóng)造林提供一定的實踐參考。
營林地選取在南安市洪瀨鎮(zhèn)西林村,為亞熱帶氣候,閩南地區(qū)。營林試驗地交通便利,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夏季偶受臺風(fēng)影響,降雨量多。
試驗采用7占3荷、5占5荷、7荷3占3種混交模式,營造3種不同比例的混交林。于2017年春季進行營林,營造前先清理林地、挖穴,待雨天種植。營林面積約5 hm2,每種混交模式的面積約為1.7 hm2,營林密度為2500株/hm2,苗木均為一年生袋苗。營林林地坡向均為西南坡向,坡度約15°。營林后,當年夏季、秋季均進行除草撫育一次,第二年春季除草、施肥撫育一次。2021年夏季,在3種混交模式的林地內(nèi),各設(shè)置3個標準地,調(diào)查3種模式的胸徑、樹高生長情況。
馬占相思與木荷混交造林的胸徑生長情況如圖1、2,在3種不同混交模式下,馬占相思的平均胸徑生長情況為:5占5荷>7荷3占>7占3荷,進行方差分析可知,5占5荷與7荷3占存在顯著差異,7荷3占與7占3荷存在顯著差異;木荷的平均胸徑生長情況為:5占5荷>7占3荷>7荷3占,方差分析可知,5占5荷與7占3荷存在顯著差異,7占3荷與7荷3占不存在顯著差異。綜上所述,5占5荷的混交模式對馬占相思和木荷的胸徑生長均最有利,且效果顯著于其他兩種混交模式。
圖1 馬占相思的胸徑生長情況
馬占相思與木荷混交造林的樹高生長情況如圖3和圖4所示,在3種不同混交模式下,馬占相思的平均樹高生長情況為:5占5荷>7荷3占>7占3荷,通過方差分析可知,5占5荷與7荷3占存在顯著差異,7荷3占與7占3荷存在顯著差異,說明5占5荷混交模式對馬占相思的樹高生長最好;木荷的平均胸徑生長情況為:5占5荷>7占3荷>7荷3占,方差分析可知,5占5荷與7占3荷存在顯著差異,7占3荷與7荷3占存在顯著差異,說明5占5荷混交模式對木荷的樹高生長也是最佳的。綜上,5占5荷的混交模式對馬占相思和木荷的樹高生長均為最有利的,效果均顯著于其他兩種混交模式。
圖2 木荷的胸徑生長情況
圖3 馬占相思的樹高生長情況
圖4 木荷的樹高生長情況
通過上述胸徑和樹高生長情況分析,研究認為,5占5荷的混交模式下對馬占相思和木荷的生長均為最有利的,效果均顯著于其他兩種混交模式。因此在營造馬占相思與木荷混交林時,建議采用5占5荷的混交模式,以利于馬占相思和木荷的生長。可能因為木荷幼年耐蔭,馬占相思喜光,故7荷3占的混交模式下,木荷的胸徑和樹高的生長較其他模式的慢,而馬占相思則比7占3荷的混交模式下的胸徑和樹高的生長略快。因木荷長高后喜光[15],故對于幼年之后的生長情況,還有待進一步跟蹤調(diào)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