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春秋》等史書的春秋筆法"/>

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從“下詔”到“下書”
        ——《十六國春秋》等史書的春秋筆法

        2021-11-26 09:39:13郭晨光

        郭晨光

        (北京師范大學 漢語文化學院,北京100875)

        據(jù)《十六國春秋》《晉書》《魏書》以及唐宋時期《北堂書鈔》《太平御覽》等史籍、類書等記載,十六國之前趙、后趙、前燕、南燕、北燕、前秦、后秦、前涼、后涼、北涼、大夏等統(tǒng)治者有大量“下書”,成為中古北方統(tǒng)治者書寫文化的重要載體。王言文書濫觴于《尚書》中“誥”“命”,東漢蔡邕《獨斷》將其分為策書、制書、詔書、戒敕四種。魏晉南北朝至唐代,仍以制、詔、冊、敕為主,宋代增加了御札、敕榜等幾種。清姚鼐《古文辭類纂》詔令類收錄諭、令、詔、賜書、策、敕書、璽書、檄等。詔令類文書由較多文體構成,具體朝代變化大,均不存題為“下書”一類,“下書”作為中古北方統(tǒng)治者王言的重要載體,究竟是指哪種文體,學界亦較少關注,一般的理解大多局限于字面意思,尚未深入挖掘其出現(xiàn)的特定歷史原因及其價值、意義。本文的寫作目的,就是希望通過梳理“下書”之稱在相關史書、文獻中的內涵、使用情況及來龍去脈,重新評估分裂割據(jù)時期區(qū)分華夷、正閏的史傳載筆方法,并以此來尋找政治文化中華夷觀念的面貌,以及這種觀念隨時代而變遷的大致線索。

        一、“下書”的內涵及其在史書中的應用

        在中國古代,統(tǒng)治者頒布命令有各種稱謂,如制書、詔書、策書、戒書、敕書、璽書、令書等,文體形態(tài)也略有不同。但都與“書”有關?!皶钡谋疽馐菚鴮?,將要表達的言辭書寫下來,后來引申為對所書寫的文件泛稱為“書”。在先秦,“書”可以泛指各類文書,不限于君王誥命,可以用于國與國、國內各種等級的文書,以及私人之間的往來信函。戰(zhàn)國以后把其中上呈君王的“書”稱為“上書”。秦始皇改“上書”為“奏”,但漢代以后的奏事仍有相當一部分被稱作“上書”。“降及七國,未變古式,言事于王,皆稱上書,秦漢而下,雖代有更革,而古制仍存,故往往見于諸集之中。蕭統(tǒng)《文選》欲其別于臣下之書也,故自為一類,而以‘上書’稱之”①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羅根澤校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頁。?!拔┏济裆蠒伺c奏并行,由漢及清,相沿未革”②徐望之:《公牘通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31年版,第15頁。。

        與“上書”相對應的是“下書”。從字面上說,“下”即“下達、下傳”,即由上到下,下書,就是上層對下層發(fā)布的文件。漢晉時期的“下書”,通常有兩種形態(tài):第一是作為下行文書的通稱,即下達文書之意,多用于朝廷機構和大臣,例如《后漢書·鮑昱傳》載:“(鮑)昱對曰:‘:‘臣聞故事通官文書不著姓,又當司徒露布,怪使司隸下書而著姓也’”①范曄:《后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022頁。?!逗鬂h書·宋均傳》“(宋)均乃下書曰:自今以后,為山娶者皆娶巫家,勿擾良民?!雹诜稌希骸逗鬂h書》,第1413頁?!逗鬂h書·光武帝紀》李賢注引《漢制度》記載,皇帝也有“下書”,如“帝之下書有四: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誡書”?!皶r冬雷電,且大雨,帝下書責躬引過”③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1887頁。。這是皇帝、上級下達給下級、臣民的各類書狀文體的泛稱,皆非某一類、具體的文書的專用名稱。

        第二類“下書”比較特殊,較早集中出現(xiàn)在《漢書·王莽傳》,如:“莽患之,復下書:‘:‘諸挾五銖錢,言大錢當罷者,比非井田制,投四裔?!雹馨喙蹋骸稘h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4112頁。同條在《漢書·食貨志》載:“莽患之,下詔:‘:‘敢非井田挾五銖錢者為惑眾,投諸四裔以御魑魅?!薄稘h書·王莽傳》:“莽知民憤,乃下書曰:‘:‘諸名食王田,皆得賣之,勿拘以法,犯私買賣庶人者,且一切勿治’”⑤班固:《漢書》,第1179頁?!稘h書·食貨志》記載大同小異,但改下書為“下詔”。

        王莽篡漢而立,其“下詔”被班固等史官在其本傳中改為“下書”(凡23 條),是史家用“春秋筆法”貶之。其下詔基本集中于《食貨志》,除上文所引兩則外,還有《下詔立五均官》《設五均科條詔》《憂時下詔》等。筆者認為可能與《漢書》“十志”的編撰晚于紀傳,成于章帝時期,此階段政治壓力有所減輕有關⑥陳君:《知識與權力:關于〈漢書〉文本形成的幾個問題》,《文學評論》2018年第3期,第167-19頁。《漢書》自身已用“互見法”彌補了部分史實真相,“以一字為褒貶”表達正統(tǒng)觀對后世影響深遠。然《王莽傳》洋洋灑灑四萬余言,其篇幅是否太長、大書特書王莽“下書”、文誥以及臣下勸進之詞一直飽受后人爭議,如張衡“以為王莽本傳但應載篡事而已”⑦范曄:《后漢書》,第1940頁。。“凡誦莽及莽命群下之詞,皆可從刊削”⑧何焯:《義門讀書記》,崔高維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348頁。。后人可能亦感于此,如東漢荀悅抄撮《漢書》而成,將《王莽傳》置于《平帝紀》,大肆刪減其詔書。東晉袁宏《后漢紀·光武帝紀》僅保留其幾則詔書,其中之一為《下書賜廉丹謚》。劉宋范曄《后漢書》不錄其一條詔書,又《劉玄傳》載劉盆子《下書劉圣公》,貶斥曾稱帝的劉玄、劉盆子?!逗鬂h書》卷一《光武帝紀》論贊稱王莽“大盜移國”“盆子竊尊號,亂惑天下”。范曄距東漢滅亡有二百多年,且遠隔魏晉兩代,宣漢的目的在于宣揚劉宋開國之君劉裕系“漢高帝楚元王交之后”,才是繼承漢業(yè)的正統(tǒng)。此外,史官撰史亦通過詔書來正名定分,如《后漢紀》載漢魏政權的交接,不取曹操諸多令文,僅載其幾則上表。漢獻帝禪讓之后,才收錄曹丕《賜故太尉楊彪幾杖詔》,詔書是其帝王身份合法性的象征。

        繼漢魏之后,“下書”在南北朝時期的應用狀況,亦可加以考述,如前所示,“下書”在東晉南朝依然用于弒逆、篡位之主,如桓玄威逼晉安帝禪位,建立桓楚,徐爰上表稱“其偽玄篡竊,同于新莽”⑨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2309頁。。唐修《晉書》目東晉為正統(tǒng),《桓玄傳》將其受禪下詔作《下書受禪》,下詔封晉帝為王亦作“下書”。劉劭通過弒父手段奪取皇位,《宋書》稱其為“元兇”,將他和劉濬一同列入《二兇傳》?!对獌磦鳌贩Q其“詐上詔”“劭即偽位,為書曰”⑩沈約:《宋書》,第2426-2427頁。?!跋聲币嗫捎糜诎抵S權臣于禪讓時以下逼上的不良手段,《宋書》褒揚劉裕作為有為之君,又載宋受禪之前,義熙八年、十一年、十二年等幾則命令文體,也使用了“下書”之稱,如《下書辟宗炳等》《至江陵下書》《江陵平加領南蠻校尉下書》《世子鎮(zhèn)徐兗二州下書》,并不避諱易代之際的復雜史事?相對《晉書》卷十《安帝紀》稱“(劉)裕矯詔”、《恭帝紀》稱“安帝崩,劉裕矯稱遺詔曰”等,《宋書》使用“下書”已是相對委婉客氣。。

        南北對峙時期,南北爭奪正統(tǒng)地位。沈約力推“華夷之辨”,將永嘉之亂解釋為“五胡遞襲,剪覆諸華”?沈約:《宋書》,第2358頁。,否認北方的正統(tǒng)性?!跋聲钡膽脤ο笠灿辛诵伦兓蛔⑷胄碌乃枷雰群?,開始用于南北朝爭奪華夏法統(tǒng),互指對方為僭偽。如《宋書》以“北魏”為“索虜”,載魏獻文帝《下書納義陽王昶》《克青冀二州下書》、拓跋燾《令皇太子百揆詔》在《索虜傳》亦作“下書”。北魏自孝文帝后宣布遠承西晉正統(tǒng),目東晉為“僭晉”,如《魏書》立《僭晉司馬睿傳》,將晉元帝司馬?!队懲醵卦t》作“下書”,同條在《晉書·王敦傳》作“帝大怒,下詔曰”。魏收在《魏書》中對拓跋氏帝王統(tǒng)稱“詔”,對簡文帝司馬昱則稱“與(桓)溫書曰”,同條在《晉書》卷九八《桓溫傳》作“帝不豫,詔溫曰”?!段簳芬阅戏交感⒃?、蕭道成、蕭衍為“島夷”。在《桓玄傳》將桓玄即位詔作“下書”,又將晉安帝司馬德宗下詔討桓玄亦作“下書”,無不是標榜自己為正統(tǒng)而貶斥對方。

        二、《十六國春秋》的“筆削之義”

        “下詔”與“下書”,一字之差,別有天地。現(xiàn)存史料中,“下書”二字是統(tǒng)治者有意識規(guī)避“詔”字而自定的稱謂,還是出于史官的刪改,這個問題非常重要,準確回答雖有難度,卻無法回避。首先,史書中沒有明確證據(jù)顯示統(tǒng)治者是否了解史官將僭主“下詔”改為“下書”的做法。五胡極力爭奪正統(tǒng),“各言應歷數(shù),人謂遷圖鼎”①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2042頁。。崔鴻《呈奏〈十六國春秋〉表》界定“十六國”標準為“建邦命氏”,即建立獨立的國家體制。許多統(tǒng)治者自稱“國家”,如劉聰痛斥王鑒“慢侮國家,狂言自口,無復君臣上下之禮”②房玄齡:《晉書》,第2677頁。。石勒宣稱:“國家應符撥亂,八表宅心,遺晉怖威,遠竄揚越。”③房玄齡:《晉書》,第1704-1705頁。很多形成了本族獨特的正統(tǒng)觀,大多有稱王、天王或皇帝的經歷,往往稱他國為“蠻夷”或“僭偽”,如大夏稱秦為“偽秦”④十六國中唯一自稱“偽”只有成漢李勢,據(jù)《晉書》卷一二一《李勢載記》,東晉穆帝永和三年、成漢李勢嘉寧二年,投降東晉,其《降晉文》稱“偽嘉寧二年三月十七日”“私署散騎常侍王幼”。。據(jù)相關文獻,統(tǒng)治者使用“詔”的情況如《太平御覽》卷七六二《器物部七》引范亨《燕書》:“昭武帝營新殿,昌黎大棘城縣河岸崩,出鐵筑杵頭一千一百七十枚。永樂民郭陵見之,詣闕言狀,詔曰‘‘::經始崇殿,而筑具出,人神允協(xié)之應也’”⑤李昉等:《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3383頁。。

        十六國舊史的作者或為秘書郎,或為統(tǒng)治者近臣,記述的史料往往取自親身經歷或親自撰寫《起居注》,較為可靠。還有“(苻)堅遣使送錦袍一領遺沖,使者稱有詔曰‘‘::古人兵交,使在其間……’”⑥房玄齡:《晉書》,第2923頁。。石虎下書曰:“其著此詔書于令,銓衡不奉行者,御史彈坐以聞。”⑦房玄齡:《晉書》,第2764頁。史書、詔書的記載作為內證,為了標榜自身為正統(tǒng),統(tǒng)治者必然使用“詔”這種帝王獨占性的王言文體。

        接下來再看“下書”是否為史官因修史而改之。據(jù)現(xiàn)存文獻,統(tǒng)治者“下書”大量、集中出現(xiàn)在崔鴻《十六國春秋》。崔書原本如何,已不可知。但類書、史書直接引用或輾轉相抄而保存了大量佚文?!短接[·偏霸部》承襲了北齊祖珽《修文殿御覽》的分部,而成《太平御覽·偏霸部》,是抄錄《十六國春秋》最多的類書?!镀圆俊肥珍浟四饺輹ァ④藿?、苻堅、李壽、赫連勃勃等“下書”凡十四條?!妒鶉呵铩愤€收錄了統(tǒng)治者大量“令”文,如劉淵令曰:“今晉室猶存,四方未定,可仰遵高祖法,且稱漢王,權?;实壑?。待宇宙混一,當更議之?!雹嗬顣P等:《太平御覽》,第574-575頁。“令”有時與“下書”混用,如赫連勃勃令⑨李昉等:《太平御覽》,第615頁。。有關“令”的使用,《說文解字注》曰:“令者,發(fā)號也,君事也。非君而口使之,是亦令也”⑩許慎:《說文解字注》,段玉裁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57頁。。除皇帝以外,太子、諸侯王、權臣等均可使用。“令者,其文與制詔無大異,特避天子而別其名耳”?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羅根澤校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20頁。,某種情況下成為無冕之王的專屬文體,如曹操《述志令》《讓縣自明本志令》。統(tǒng)治者對詔令地位、政治效力有清晰的認識,劉淵此令幾乎是獨立宣言,只是“晉室猶在,四方未定”,才“且稱漢王,權?;实壑枴薄!镀圆俊芬妒鶉呵铩つ涎噤洝贰侗毖噤洝份d劉曜、馮跋之令,相當于即位詔,是避免刺激其他政權的權宜之計。

        崔鴻作為代表北魏官方立場的史官,其《呈奏〈十六國春秋〉表》稱十六國“競自尊樹”“起兵僭號”,修史的目的是“垂之將來,昭明勸誡”“因其舊記,時有增損褒貶焉”?魏收:《魏書》,第1503頁。即在十六國舊史基礎上“增損褒貶”,崔鴻以“春秋”名其著作,乃深諳孔子筆削之“史義”。將詔書改為“下書”,就是發(fā)揮史官寫史、評史,褒貶予奪的權力。不僅如此,還可能刻意刪除“詔”字,如《御覽》卷一二六《偏霸部一〇》引《十六國春秋·南燕錄》:“(慕容德)令曰:‘:‘今假順來議,且依燕元故事,統(tǒng)符行帝制奏詔而已’……即皇帝位于南郊,大赦改元為建平元年。又曰:‘:‘漢宣憫吏民犯諱,故改名,朕今增一備字,以為復名,庶開臣子避諱之路?!睋?jù)《晉書·慕容德載記》,王景暉隨劉藻送玉璽一紐,并圖讖秘文“有德者昌,無德者亡。德受天命,柔而復剛”①房玄齡:《晉書》,第3163頁。另據(jù)《初學記》載,王景暉《南燕書》曰:“歲在丁酉,于長安渭濱得赤璽,上有文字‘天命燕德’”可補《晉書》有讖文而無璽文的缺失。“秦漢以來,確立皇權合法性的手段有四,一是符讖,二是德運,三是封禪,四是傳國璽”②劉浦江:《“五德終始”說之終結——兼論宋代以降傳統(tǒng)政治文化的嬗變》,《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第181頁。。劉曜、石勒都是獲得傳國璽才稱帝。獲得讖文和璽文,增名“備德”,堅定了慕容德稱帝的信心。相對之前用“令”,稱帝大赦后使用等級更高的“詔”。

        盡管如此,《十六國春秋》仍存修改不盡的痕跡,如石勒詔曰:“且敕停作,申吾直臣之氣。”③李昉等:《太平御覽》,第579頁。呂光詔曰:“吾疾病不濟,吾終之后使纂統(tǒng)六軍,弘管朝政,汝恭己無為,委重二兄,庶可以濟。今外有強寇,民心未寧,汝兄弟輯睦,貽厥萬世,若內相圖,則禍不旋踵。”④李昉等:《太平御覽》,第604頁。

        三、“下書”對后代史傳載筆方法的影響

        《十六國春秋》成書并以官方立場傳播,對當時和后世產生了巨大影響,劉知幾《史通·古今正史》稱“由是偽史宣布,大行于時”⑤劉知幾:《史通》,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57頁。,并成為《魏書》《晉書》的主要史源。周一良先生指出:“魏收于十六國史事,蓋本于《十六國春秋》”⑥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210-218頁。。《魏書》在劉淵、石勒等傳冠以“匈奴”“羯胡”,構成“僭偽附庸列傳”。唐代以兩晉、南北朝為正統(tǒng),《隋書·經籍志》沿用阮孝緒《七錄·紀傳錄·偽史》的做法,將十六國舊史置于“霸史”類,同樣視十六國為僭偽?!稌x書·載紀》及《張軌傳》《涼武昭王李玄盛列傳》即參考唐初尚存的二十余種“偽史十六國書”,廣采《十六國春秋》修撰而成。兩者在《十六國春秋》基礎上,對統(tǒng)治者詔書更改的更為徹底。

        (一)《晉書·載記》及相關列傳沿襲崔鴻的載筆方法,將前趙、后趙、蜀、前燕、南燕、北燕、前秦、后秦、前涼、后涼、北涼、大夏等統(tǒng)治者詔書改作“下書”(37 條)。還有將“詔”字進行改動,將統(tǒng)治者的詔令文書改為“口語”,如前文所列,《太平御覽》引《十六國春秋·前趙錄》“石勒詔曰”,《”,《晉書·石勒載記》載,(,(石)勒嘆曰:“且敕停作,成吾直臣之氣也。”從“詔”一變?yōu)椤皣@”。《太平御覽》引《十六國春秋·后涼錄》載呂光《遺詔》,在《晉書·呂光載記》作“謂(呂)紹曰”?!短接[》卷一九二《居處部二〇》引《十六國春秋·夏錄》赫連勃勃下書云云,《太平御覽》卷三四五《兵部七六》引《晉書載記》改“下書”為“自言”。

        《晉書》所載石趙政權的幾則“下書”,還保存了當時北方少數(shù)民族政權的某些文書制度。如石勒《下書八座》,“八座”即指尚書令、仆射和六曹尚書,或指尚書令、左右仆射和五曹尚書。石趙立國之初仿效西晉東堂評決尚書奏事的制度,決議重要的行政事務通常由八座集議然后具名上奏、待批。石趙由五胡中封建化水平最低的羯人所建,設置的尚書、中書、門下三省制度亦相當完備?!队窒聲贰伴T下皆各列奏之,吾當思擇而行也”、石虎《下書清定選制》“經中書門下,宣示三省,然后施行之”,詔書要發(fā)到或經過門下,經門下審署、封駁等流程,為了防止皇帝的失政和暴政,與“東晉以后詔書通過門下之舉被制度化、固定化”⑦祝總斌:《兩漢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295-299頁。幾乎同步。石勒《下書招賢》即開辟地方大族子弟入仕的道路,恢復九品制度。其《下書復議寒食》是臣子之間有關寒食的一場爭論。中書令徐光認為災害周漢魏晉皆有,是“天地之常事”。石勒下書敦促尚書實施詳議,其結果產生了“有司奏”,“有司”指尚書省,黃門郎韋謏駁了“有司奏”。石勒聽從其建議,把冰室遷移到陰寒之地,并州同以前一樣過寒食節(jié)。兩晉南朝的門下省一直擁有對尚書奏章的封駁權。門下封駁范圍很廣,君主常將一些待議之事交給門下議決。石趙“下書”已接近后世的“門下型詔書”,吸收了漢晉制度的某些特點,表現(xiàn)出與東晉南朝近似的政治制度?!断聲宥ㄟx制》言吏部選舉“依晉九品選制,永為揆法”,即沿襲漢末鄉(xiāng)里評議的傳統(tǒng),確立門閥制度。漢詔常使用“具為令”“議為令”等語,《下書清定選制》“其著此詔書于令”,即委托官僚立法。石趙政權的文書制度、相關政治制度等依然沿襲魏晉。

        (二)最能表達統(tǒng)治者對君權合法性的訴求的當屬即位赦天下詔,如劉曜《下令議除漢宗廟改國號》、馮跋《即位下書》、苻堅《燕平下詔大赦》等,這些均不為《晉書》所載?!遁d記》除劉淵稱漢王時錄有令文,石勒稱趙王時錄有臣子的勸進文外,其他統(tǒng)治者“僭位”均不載這些詔、策。按照清朱彝尊的觀點,即不予“僭偽”之君以“天子之制”①朱彝尊:《曝書亭集》卷五十九《陳壽論》,四部叢刊景清康熙五十三年刻本。。此外,對某些詔文段落進行刪減、改易,作轉述之語,有關前秦苻堅詔書的相關記載中,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我們參照兼讀《御覽》《晉書》《魏書》《通鑒》,了解相關史實。

        秦王堅下詔曰:“新喪賢輔,百司或未稱朕心,可置聽訟觀于未央南,朕五日一臨,以求民隱。今天下雖未大定,權可偃武修文,以稱武侯雅旨。其增崇儒教;禁老、莊、圖讖之學,犯者棄市”。妙簡學生,太子及公侯百僚之子皆就學受業(yè),中外四禁、二衛(wèi)、四軍長上將士,皆令受學。二十人給一經生,教讀音句,后宮置典學以教掖庭,選閹人及女隸敏慧者詣博士授經。②司馬光:《資治通鑒》卷一〇三《晉紀》二十五,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7 冊,第3321頁。

        《通鑒》取材南北朝有崔鴻《十六國春秋》、蕭方等《三十國春秋》及殘存的十六國舊史?!氨A袅嗽S多十六國獨家史料,僅前秦就有兩萬八千字,可作為一手史料”③陳勇:《〈:《〈通鑒〉載十六國史的史料價值》,《史學史研究》2013年第3期,第104頁。。司馬光言及“正閏”時說:“茍不能使九州合為一統(tǒng),皆有天子之名而無其實者也。雖華夷仁暴,大小強弱,或時不同,要皆與古之列國無異,豈得獨尊獎一國謂之正統(tǒng),而其余皆為僭偽哉!”認為分裂割據(jù)時代不必區(qū)分“正統(tǒng)”與“非正統(tǒng)”,應承認割據(jù)政權的合法性?!顿Y治通鑒》載十六國“下書”幾乎全作“詔”,真實的記錄得以在《資治通鑒》保留。

        此條《晉書·苻堅載記》僅有“及王猛卒,堅置聽訟觀于未央之南,禁老、莊、圖讖之學”?!顿Y治通鑒》所載后半部分與《晉書》同,唯多出“二十人給一經生,教讀音句”。兩者可能出于共同史源,《晉書》因節(jié)錄、改寫而詳略有別?!败迗苑Q‘中國’,‘’,‘中國’不僅占據(jù)中原的地理含義,而且具有不分漢族與四夷、民族融合的政治含義”④李方:《前秦苻堅的中國觀與民族觀》,《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第67。。如《御覽》卷三六三《人事部四》引車頻《秦書》曰:“苻堅時,四夷賓服,湊集關中四方種人,皆奇貌異色”,前秦所體現(xiàn)的華夏傳統(tǒng),已大大消弭了人們對其的異族感,如《洛陽伽藍記》載左末城“城中圖佛與菩薩,乃無胡貌。訪古老,云是呂光伐胡所作”⑤楊炫之:《洛陽伽藍記》,范祥雍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65頁。,苻堅命呂光西征,在當?shù)厝搜壑?,氐人呂光及代表的苻秦政權不是“胡”,西域諸國才是“胡”。前秦獲得了空前的正統(tǒng)性,“五胡之盛,莫之比也”。因而唐人對苻堅詔書的刪減最為徹底,僅保留其一些令文和書信,如《十六國春秋》載其《下書征王猛輔政》《下書召徐統(tǒng)子孫》《下書遣鄧羌討蜀》《下書伐晉》,以及《資治通鑒》載《燕平下詔大赦》《以鄧羌為鎮(zhèn)軍將軍詔》《下詔分遣使臣問民疾苦》《下詔征天錫入朝》等,均不為《晉書》所著錄。

        (三)除對詔文進行刪減、截取,作轉述之語外,受其自身正統(tǒng)思想的支配,史家撰史在敘事述人的遣詞用語上有嚴格的褒貶體現(xiàn)。若于雙方正統(tǒng)性均不認可的情況下,改作“令”以表達折衷態(tài)度。如:

        (苻)堅下書曰:“吳人敢恃江山,屢寇王境,宜時進討,以清宇內,便可戒嚴,速修戎備。發(fā)州民則十丁遣一兵,若門在灼然者,為崇文義從。朕將登會稽復禹跡,伐國存君,義同三王。其以司馬昌明為左仆射,謝安為吏部尚書,桓沖為侍中,勢還不遠,可并為起第。⑥李昉等:《太平御覽》,第590頁。

        此條分見于《三十國春秋》《晉書·苻堅載紀》《魏書·僭晉司馬睿傳》,分別對應如下:

        《三十國春秋》將“屢寇王境”作“屢窺王境?!雹呃顣P等:《太平御覽》,第1482頁。朱熹《綱目》凡例書法云:“犯順曰‘寇’,中國有主,則夷狄曰‘入寇’”⑧朱熹:《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493頁。。蕭方等為梁元帝蕭繹長子,《下詔伐晉》改為“下書”,代表南方史官對十六國之態(tài)度。

        苻堅下書僅存“悉發(fā)諸州公私車馬”至“皆拜羽林郎”。另有“下書期克捷之日,以帝為尚書左仆射,謝安為吏部尚書,桓沖為侍中,并立第以待之”①房玄齡:《晉書》卷一一四,第2917頁。,改“司馬昌明”為“帝”,以示尊崇。

        (苻堅)令其國曰:“東南平定指日,當以司馬昌明為尚書仆射,可速為起第”②房玄齡:《魏書》卷九六,第2013頁?!段簳芬暻扒睾蜄|晉同為僭偽,使用較為中性的“令”,而非“下書”或“下詔”。

        類似例子還有“中書監(jiān)王波議曰:‘:‘今若制詔,或敢酬反,則取誚戎裔。宜書答之’……(李壽)下令云:‘羯使來庭,獻其楛矢’”③房玄齡:《晉書》卷一〇六,第2271-2272頁。。唐人不認可石虎、李壽任何一方為正統(tǒng),用“令”表明其中立態(tài)度。

        限于篇幅,暫舉以上諸例。經過史官多次修改,仍有蛛絲馬跡存留。如(石勒)制:“征士五人車一乘,牛二頭,米各十五斛,絹十匹,調不辦者斬?!保ā稌x書·石季龍載記》)(苻堅)乃下制“非命士以上,不得乘車馬于都城百里之內。金銀錦繡,工商、皂隸、婦女不得服之,犯者棄市”(《晉書·苻堅載紀》)秦始皇改“命”為“制”,“令”為“詔”④司馬遷:《史記》卷六,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236頁。蔡邕《獨斷》稱:“制書者,帝者制度之命也。”⑤蔡邕:《獨斷》卷上,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4頁。制、詔伴隨皇權產生,是帝王獨占性的文體。苻堅制書在《通鑒》即作“下詔”。王言文體有敕、令、策等,似乎只有“詔”被史家用“春秋筆法”改之。敕、令、策也為下行文體,但非帝王專用,亦可用于長官對僚屬、百姓、父對子等?!皶钡母拍畎础段男牡颀垺洝匪裕骸半m藝文之末品,然政事之先務”⑥劉勰:《文心雕龍注》,范文瀾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第457頁。,是一些地位不高的應用文體的統(tǒng)稱。把“詔”改為“下書”或“書”的作法,是對其君權正統(tǒng)性、合法性的直接否定。

        四、余 論

        綜上所述,統(tǒng)治者“下書”原本應為“下詔”,崔鴻《十六國春秋》在繼承前代修史傳統(tǒng)上,用“春秋筆法”將其改之,而后經過后代史官的多次修改。我們知道,“崔浩國史案”以后,北魏十年不置史官。崔鴻作為漢族史官,面對比班固更嚴苛的政治環(huán)境,難免運用曲筆對史實進行掩蓋、遮蔽,拉開了史書與史實之間的距離。其全稿未完成時,宣武帝曾要求“隨成者送呈,朕當于機事之暇覽之”。有些類似明帝不放心班固,詔問班固有關《史記·秦始皇本紀》“太史公贊語”以及司馬遷對武帝態(tài)度。崔鴻生前未敢公開,死后才由其子崔子元繕寫后呈送朝廷,《魏書》以為原因在于“其書與國初相涉,言多失體”⑦魏收:《魏書》卷六七,第1503頁。。視其殘存記錄如“吳人敢恃江山,僣稱大號”“朕將巡狩省方,登會稽而朝諸侯,復禹績而定九州”,能秉筆直書此類“王言”,擔得起“實錄”“信史”之稱。

        “下書”一詞豐富、發(fā)展了“春秋書法”,亦稱“凡例”“書例”,即用記事嚴格的體例和法度表達褒貶態(tài)度⑧李洲良:《春秋筆法的外延與本質特征》,《文學評論》2006年第1期,第93頁。,如《晉書·載記》書“僭偽”諸君稱王、帝為“僭位”、死事稱“死”、死后封謚為“偽謚”,“僭偽”政權與晉發(fā)生戰(zhàn)爭,晉為“征”,晉軍為“王師”,“僭偽”政權為“寇”等。朱熹《綱目》定凡例書法云:“凡正統(tǒng)之君,秦漢以下曰帝。凡無統(tǒng)之君,漢以后稱帝者,曰某主”⑨朱熹:《朱子全書》,第3480頁。,其遣詞用語非常嚴格?!跋聲背蔀槟媳背瘹v史的敘事典范,構成了分裂時期以華夷觀念區(qū)分正閏的史傳載筆方法,其影響力已經不局限于史書,如南朝梁釋慧皎撰《高僧傳》,自序稱其材料來源“晉宋齊梁春秋書史,秦趙燕涼荒朝偽歷”⑩釋慧皎:《高僧傳》,湯用彤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2頁。,收錄姚興《下書僧磬》《下書道恒、道標》、石虎《下書拒上尊號》《下書問中書令》、北魏拓跋燾《令皇太子百揆詔》同《宋書·索虜傳》一樣,亦作“下書”。涉及北方國名、年號、職官時一律稱“偽”“虜”,如“偽秦”“偽魏”“魏虜”“偽中書令”“偽尚書令”等。還有釋僧佑《弘明集》載《道恒、道標二法師答偽秦主姚略罷道書》等?釋僧祐:《弘明集校箋》,李小榮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609-610頁。,對于正朔在南方的強調,有鮮明的現(xiàn)實政治立場。

        隨著唐朝大一統(tǒng)集權時代的到來,唐修“五代史”、《南史》《北史》、重修《晉書》的完成,“下書”失去了其存在的體制環(huán)境,短暫退出了歷史的中心舞臺,史書中較少看到它繼續(xù)行用的記載。后代歷史發(fā)展中,“下書”成為統(tǒng)治者嚴夷夏之辨的“符號”。北宋始終面臨遼、西夏等異族的巨大壓力,“契丹稱強北方,與中國抗者,蓋一百七十余年矣,自石晉割地,并有漢疆,外兼諸戎,益自驕大”①呂祖謙:《宋文鑒》卷四十四,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676頁。。宋太宗曾對臣下說:“朕每退朝,不廢觀書,意欲酌前代成敗而行之?!雹诶顮c:《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版,第528頁。明確道出了他讀書的目的,強調“夷夏之辨”“君臣之分”,最終落實到現(xiàn)實,為北宋王朝爭取“正統(tǒng)”地位尋找歷史依據(jù)。宋初兩部大型官修類書《太平御覽·偏霸部》《冊府元龜·僭偽部》收錄大量十六國“下書”,有著現(xiàn)實的政治意義?!秲愿べ詡尾俊纺晏栴愋⌒蛘f:“明其叛換之跡,為將來之戒耳?!雹弁鯕J若等編:《冊府元龜》,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2630頁。收錄其反叛事跡的目的是為了警示后人,同時著眼于“夷狄”和“僭偽”兩方面。

        從“下詔”到“下書”,一字之差,卻隱含著豐富的歷史內涵。中國文學史上的很多問題,看似是形式,其實與歷史、政治密切相關。因此,探討文體形式的變化,也要走進歷史現(xiàn)場,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更清晰一些。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午夜理论片日本中文在线| 久久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 中国女人做爰视频| 精品伊人久久香线蕉|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开心激情视频亚洲老熟女|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人妻少妇被猛烈进入中文字幕| 天堂新版在线资源| 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久久久亚洲日本精品一区| 美女丝袜美腿玉足视频| 日韩av东京社区男人的天堂|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日韩一区av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 亚洲午夜看片无码| 亚洲一本二区偷拍精品| 中文人妻熟女乱又乱精品|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 | 日韩肥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品人妻少妇一| 人人妻人人狠人人爽| 久久国产精品二区99| 蜜桃色av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三级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色八a级在线观看| 91亚洲人成手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文字幕视频在线| 日本少妇浓毛bbwbbwbbw| 好爽…又高潮了毛片免费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大全|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真实国产网爆门事件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人禽交 欧美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