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雙,姜曉林,王艷敏,賈光群,崔宗巖,張炫*
(1.云南農業(yè)大學,云南昆明650000;2.秦皇島海關技術中心,河北秦皇島066004)
蜂蜜是由蜜蜂采集的植物蜜腺分泌的花蜜或蜜露,在蜜蜂分泌的消化酶作用下,在蜂巢內進行轉化、脫水后由蜜蜂釀造成熟并儲存在蜂巢中的天然甜味物質[1]。單花種蜂蜜是指蜜蜂采集一種蜜源植物的花蜜而釀造的蜂蜜,由于其蜜源植物單一,味道獨特而純凈,營養(yǎng)功能強,因此深受消費者喜愛[2]。
云南省的主要蜜源植物和輔助蜜源植物多達148種,居全國各省的首位,且四季花開,享有“天然蜜庫”之美譽[3]。云南省蜜源植物的種類雖然繁多,但能生產大量商品蜜的種類集中,一些蜜源植物在全省范圍內分布區(qū)域也比較集中。三葉橡膠樹于20世紀40年代作為戰(zhàn)略經濟作物引入,現已成為云南熱區(qū)最主要的經濟植物,主要集中栽培于西雙版納、紅河、德宏、臨滄等海拔900 m以下的熱帶地區(qū)[4],橡膠蜜已成為云南省產量最大的商品蜜。2016年云南省澳洲堅果種植面積已超越世界其它國家,達13.33×104hm2,2017年達14.67×104hm2[5],已成為云南省新的主要蜜源植物,澳洲堅果花蜜也成為云南新的重要單花種蜂蜜。苕子蜜,又名雪脂蓮蜜,為云南地區(qū)傳統特有的大宗商品蜜種,因其氣味清香、味道甜潤的特點,深受國內外消費者喜愛,主產區(qū)集中于云南東部[6]。
目前已有少量文獻對苕子蜜、橡膠蜜、澳洲堅果蜜的部分理化指標進行檢測與分析,檢測指標主要包括水分、酸度、還原糖和蔗糖含量等[7-9],然而,這些研究的樣品來源相對單一,且樣品數量較少,對這3種特色蜂蜜的酶值、羥甲基糠醛等重要理化指標尚無系統的研究與評價。蜜種鑒別方法有花粉分析、揮發(fā)性成分分析和氨基酸分析以及不同質量參數結合化學計量法分析[10]。國內外有利用理化指標對蜜種進行鑒定的研究[11-12],但對3種特色蜂蜜鑒別尚未見報道。
本研究于2019年~2020年,在云南蜂蜜主產區(qū)采集苕子蜜、澳洲堅果蜜和橡膠蜜樣品各15批,對樣品的水分、酸度、羥甲基糠醛(hydroxymethyl furfural,HMF)、淀粉酶活性、糖組分含量等理化指標進行檢測,對3種蜂蜜的理化特征進行了系統分析和評價,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對理化指標與蜂蜜種類之間的關系進行探討。
45個蜂蜜樣品均采集于云南各蜂場,所有樣品均來自于一線蜂農,樣品均為無底糖蜂蜜,確保樣品植物來源單一性。樣品采集后立即置于冰箱4℃條件下保存,直至檢測。樣品信息見表1。
表1 云南45批蜂蜜樣品的采集信息Table 1 Collection information of 45 batches of honey samples in Yunnan
碘(分析純):天津永晟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碘化鉀(分析純):天津市風船化學試劑科技有限公司;乙酸鈉、可溶性淀粉(分析純):天津市凱通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冰乙酸(色譜純):美國TEDIA公司;氯化鈉(分析純;乙腈(色譜純):北京Dikma公司;羥甲基糠醛(分析純):日本Sigma公司;果糖、葡萄糖、麥芽糖(分析純):Aladdin公司;蔗糖(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電子天平(XP105):美國梅特勒-托利多公司;超純水系統(Milli-Q Gradient):美國MILLIPORE公司;液相色譜儀(WSTERS2690)、超高壓液相色譜儀(ACQUITY):沃特世公司;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2600):蘇州島津儀器有限公司;阿貝折光儀(ARIAS500):美國REICHERT公司。
水分和酸度采用SN/T 0852—2012《進出口蜂蜜檢驗規(guī)程》規(guī)定的方法測定;羥甲基糠醛采用GB/T 18932.18—2003《蜂蜜中羥甲基糠醛含量的測定方法液相色譜-紫外檢測法》規(guī)定的方法檢測。
淀粉酶活性檢測采用GB/T 18932.16—2003《蜂蜜中淀粉酶值的測定方法分光光度法》規(guī)定的方法檢測。將配制好的淀粉溶液與處理過的樣品溶液充分混勻,在40℃水浴條件下,部分淀粉被蜂蜜溶液中的淀粉酶水解后,剩余淀粉與碘反應產生藍紫色,隨著淀粉酶水解作用,藍紫色反應逐漸消失,用分光光度計于660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達到0.235時所需時間,換算出樣品中淀粉酶值。
采用GB 5009.8—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麥芽糖、乳糖的測定》規(guī)定的方法檢測。稱取2 g樣品用水定容至50 mL,用0.45 μm的濾膜過濾,用高效液相色譜儀-示差折光檢測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by means of a refractive index,HPLC-RI)測定。
采用SPSS 19.0軟件對試驗所得數據進行主成分分析。
2.1.1 水分含量
蜂蜜的水分含量與天氣、季節(jié)等因素有關,蜂蜜在水分含量低的情況下更易保存。澳洲堅果蜜、苕子蜜、橡膠蜜水分含量檢測結果見圖1。
圖1 澳洲堅果蜜、苕子蜜、橡膠蜜水分檢測結果箱線圖Fig.1 Box plot of moisture test results of Macadamia integrifolia honey,Vicia villosa Roth honey and Hevea brasiliensis honey
如圖1所示,所有樣品水分含量都符合GH/T 18796—2012《蜂蜜》標準的要求(≤24%),其中澳洲堅果蜜的水分含量較低。澳洲堅果蜜有13個樣品水分含量均低于20%,能夠達到一級品標準。由于澳洲堅果開花時間大多為1月~3月,為西雙版納旱季,有利于蜂蜜中水分的揮發(fā),故澳洲堅果蜜較為容易達到成熟蜂蜜的生產標準,可以打造成為云南新的特色高品質蜂蜜。
2.1.2 淀粉酶活性
淀粉酶活性常被用作衡量蜂蜜的新鮮度,能夠作為蜂蜜儲藏時間的指標,酶值越高代表蜂蜜品質越好[13]。淀粉酶活性檢測結果見圖2。
圖2 澳洲堅果蜜、苕子蜜、橡膠蜜淀粉酶值檢測結果箱線圖Fig.2 Box plot of amylase values of Macadamia integrifolia honey,Vicia villosa Roth honey and Hevea brasiliensis honey amylase value
如圖2所示,澳洲堅果蜜、苕子蜜、橡膠蜜的平均酶值分別為12.41、25.74、15.98 mL/(g·h),所有樣品的酶值都符合GH/T 18796—2012《蜂蜜》中的標準[≥4mL/(g·h)],其中苕子蜜的酶值最高,堅果蜜的酶值相對較低。酶值不僅與植物來源、流蜜的豐度、花蜜的糖含量、溫度等有關,還與蜜蜂的生理階段以及蜂群的強度等有關。采集的澳洲堅果蜜有一部分是由中蜂釀造的,由于2月~4月中蜂處于增殖和分蜂階段,在4月才能演變?yōu)橐粋€穩(wěn)定的種群[14],這可能是本研究中澳洲堅果蜜樣品酶值較低的原因之一。
2.1.3 羥甲基糠醛含量
羥甲基糠醛含量不僅能判斷蜂蜜的新鮮程度和加熱情況,還能作為蜂蜜是否摻入轉化糖的標準之一[15]。澳洲堅果蜜、苕子蜜、橡膠蜜羥甲基糠醛檢測結果如表2。
表2 澳洲堅果蜜、苕子蜜、橡膠蜜羥甲基糠醛檢測結果Table 2 Test results of HMF in Macadamia integrifolia honey,Vicia villosa Roth honey and Hevea brasiliensis honey
由表2可知,澳洲堅果蜜、苕子蜜、橡膠蜜中羥甲基糠醛平均含量分別為3.5、3.2、1.9 mg/kg。所有樣品的羥甲基糠醛含量都符合GH/T 18796—2012《蜂蜜》中的要求(≤40 mg/kg)。
2.1.4 酸度
蜂蜜的酸度會在儲存過程中逐漸升高,蜂蜜酸度的高低可以作為蜂蜜摻假情況和新鮮程度的標準之一,蜂蜜的酸度越低口感越好[16]。3種蜂蜜酸度檢測結果見圖3。
圖3 澳洲堅果蜜、苕子蜜、橡膠蜜酸度檢測結果箱線圖Fig.3 Box plot of acidity test results of Macadamia integrifolia honey,Vicia villosa Roth honey and Hevea brasiliensis honey
如圖3所示,澳洲堅果蜜、苕子蜜、橡膠蜜的平均酸度分別為14.80、13.70、18.80 mL/kg,所有檢測樣品都呈酸性符合GH/T 18796—2012《蜂蜜》中的標準(≤40mL/kg),說明樣品都為未發(fā)酵新鮮蜂蜜。
2.1.5 糖組分
蜂蜜中糖組分一般占總質量的75%左右,其中果糖和葡萄糖約占總糖的85%,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是評價蜂蜜質量的主要參數[17]。利用HPLC-RI對3種蜂蜜的果糖、葡萄糖、蔗糖的含量進行檢測結果見表3。
表3 澳洲堅果蜜、苕子蜜、橡膠蜜糖組分檢測結果Table 3 Test results of components of Macadamia integrifolia honey,Vicia villosa Roth honey and Hevea brasiliensis honey
如表3所示,GH/T 18796—20122《蜂蜜》中要求葡萄糖和果糖總含量應≥60%,蔗糖的含量應≤5%。所有樣品葡萄糖與果糖總含量符合標準,蔗糖含量均低于5%,橡膠蜜的果糖+葡萄糖含量為70.53%,堅果蜜和苕子蜜為67.19%和69.42%,與文獻報道的洋槐蜜、棗花蜜、荊條蜜的平均含量相當[18]。
果糖與葡萄糖含量的比值稱為果葡比,其高低會對蜂蜜結晶有影響[19]。果葡比值越低,蜂蜜越易產生結晶,雖然結晶是正?,F象,蜂蜜品質不會改變[20],但蜂蜜結晶會影響品相,難吸引消費者。本研究中澳洲堅果蜜平均果葡比為1.18、苕子蜜為1.17、橡膠蜜為1.18,與文獻報道的棗花蜜結果相近,低于洋槐蜜的果葡比[18]。
2.2.1 方差貢獻率分析
KMO檢驗統計量及巴特利球形檢驗(Bartlett)的檢驗結果見表4。
表4 KMO檢驗統計量及巴特利球形檢驗Table 4 KMO and Bartlett′s test
由表4可知,KMO(P=0.366)和Bartlet(tP=0.000),雖然KMO的值小于0.5,不能確定變量之間存在聯系,但由于P值小于0.001,所以說明變量之間有一定的交互關系,可以通過數據矩陣對試驗測定結果進行因子分析。
各因子分析中方差貢獻率的結果見表5。
表5 方差貢獻率Table 5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由表5可以看出,變量相關陣有4個特征值大于1 的主成分,即 2.656、2.181、1.235、1.078,分別解釋了總方差的29.509%、24.230%、13.724%、11.980%,累積貢獻率為79.442%,可以確認這4個因子能夠概括3種蜂蜜的理化指標的大部分信息。
2.2.2 因子載荷矩陣分析
因子載荷矩陣見表6。
表6 因子載荷矩陣Table 6 Component matrix
從表6中可以得出與4個主成分相關系數絕對值最大的原變量值為水分、葡萄糖、酶值和麥芽糖,其相關系數絕對值分別為0.702、0.750、0.612和0.555。
圖4 主成分得分圖Fig.4 Figure of principal component scores
圖4為3種蜂蜜的主成分得分圖,x軸為主成分1(PC1),y軸為主成分 2(PC2),z軸為主成分 3(PC3)。
從圖4中可以看出3種蜂蜜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其中橡膠蜜的聚集效果最好,其次為苕子蜜,澳洲堅果蜜樣品間離散程度較大,不能通過該主成分得分圖有效區(qū)分。
本研究采集了來自云南各蜂蜜主產區(qū)的苕子蜜、橡膠蜜和澳洲堅果蜜各15批,對其各項理化指標(水分、酶值、羥甲基糠醛、酸度、還原糖、蔗糖)進行檢測和分析。結果表明,澳洲堅果蜜作為云南新興發(fā)展蜜種,其水分含量最低,有望發(fā)展為高品質成熟蜂蜜;澳洲堅果蜜、苕子蜜、橡膠蜜的平均酶值分別為12.41、25.74、15.98 mL/(g·h),羥甲基糠醛含量、還原糖和蔗糖等含量均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要求,表明這3種蜂蜜均有較好的品質,經過主成分分析提取出4個主成分,可以區(qū)分出橡膠蜜和苕子蜜。本研究系統地分析3種云南特色蜂蜜的理化性質,為其品質評價和植物來源鑒定提供技術和數據支撐,為云南特色蜂蜜的進一步研究、高品質生產和云南蜜種鑒別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