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興
“課程思政”雖然是針對高等教育提出的,但其理念、價值可以貫穿整個教育體系。中學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的融合是體育教育的一大突破,也是落實習總書記講話精神的實際舉措,有利于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保障中學生的身心健康向好發(fā)展。
后疫情時代,國民的身體健康顯得更為重要,體育鍛煉更加被人們重視,在中學傳播這一理念卓然關鍵。中學體育課程作為中學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校教育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體育教育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健康理念深入全民的后疫情時代下,更應該融入思想政治元素。通過激發(fā)學生的鍛煉興趣,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鍛煉動機,養(yǎng)成主動健康、終身參與鍛煉的習慣。從而推動體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最終實現(xiàn)內化、外化統(tǒng)一,落實體育教育理念,實現(xiàn)社會的教育目標。
中學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的融合有助于實現(xiàn)學校課程的創(chuàng)新改革。后疫情時代背景下,中學的體育工作應該緊跟時代發(fā)展,突出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精神,注重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通過體育課程保證每一個學生融入集體,使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會感到孤獨,讓學生能夠積極尋找他人進行互動協(xié)作,完成某項技術動作或教學任務,積極培養(yǎng)學生參與班集體活動的良好習慣,進而推動課程進步。在課程中把學生個人的意志品質與思維能力充分發(fā)揮出來,培養(yǎng)學生將體育運動領域內存在的現(xiàn)實困難克服,從而助力教育改革。
后疫情時代,體育需要加強與其他學科的合作,體育課程與思想教育的融合,不僅可以實現(xiàn)體育學科的價值挖掘,促進體育教育工作發(fā)展創(chuàng)新。同時,還可以促進思想政治課的價值挖掘和學科創(chuàng)新改革。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的融合不僅豐富了課程思政的價值及內涵,還可以帶動其他學科與思政教育的融合發(fā)展創(chuàng)新,從而實現(xiàn)雙贏,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體育教學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限且有待挖掘,給了我們很大的挑戰(zhàn)。后疫情時代,我們應該迎難而上,越進越勇。要充分挖掘體育課程思政資源,如校園文化建設、生活服務設計融入體育元素;體育教學場地器材融入愛國、誠信、友善、團結、拼搏等思政元素。體育知識及技能的學習是一種顯性教育,而在學習體育技能的背后是道德修養(yǎng)、政治素質的隱性教育??梢缘贸?,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具有很好的導向作用。
后疫情時代融合的機制不夠完善,是體育與思政課程融合發(fā)展路徑上的一大挑戰(zhàn)。在體育課程教學中形成有效互補的合作機制,構建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的合作機制是其融合發(fā)展的重要保證。在團隊教學合作上,需要建立體育學科與思政學科相互學習借鑒、交流評價的平臺,聯(lián)合學校教務處等部門開展多樣的體育思政建設,形成學校體育改革的內生動力。在體育思政融合建設上,體育教師和學校教務部門對“體育課程思政”缺少積極合作理念,制約了體育課程和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需要形成針對體育課教師和思政課教師的信息溝通渠道、教學交流機制。在教學評價機制上,體育課程的評價標準需要結合思想政治元素加以完善,不能以單一的體育成績作為學生體育成績的評價標準,需將團結合作、意志品質、體育禮儀等融入教學評價機制中。
后疫情時代,體育課與其他學科教育課程相比,有著無與倫比的優(yōu)勢。室內與室外、開放與封閉、自由與拘束等等。體育課程的特點,也決定著它與思政教育的融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體育課程日常教學和活動形式多樣,中學生受周圍環(huán)境影響較大,體育課更應和思政教育找到切合點,發(fā)揮協(xié)同育人優(yōu)勢。然而,這恰恰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不可盲目求快、求全。相信隨著思政元素的不斷滲入,課程思政理念、體育思政理念會逐漸滲入人心,成為教育的一大特色。
中學體育課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后疫情時代背景下中學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融合是發(fā)展的新趨勢。中學體育課程改革及與思政的課程融合還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zhàn),體育課程思政理念的形成還需進一步發(fā)展。今后一段時期,中學體育與思政教育課程融合應堅持“一個中心、兩個明確”,主抓“四個環(huán)節(jié)”,推動體育課程思政發(fā)展,構建“課程思政”的新格局。
4.1.1 以“立德樹人”為中心
“立德樹人”是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一個長期的發(fā)展目標與方向,而承擔起“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的重要載體就是學校教育,這就要求各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科的特點和教學內容的性質,準確、靈活、有效抓住“德育”滲透的時機。學校作為加強和培養(yǎng)青少年思想品質修養(yǎng)的前沿場所,加強“德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工作至關重要。學校體育教育承載著強健學生體魄和培養(yǎng)學生道德修養(yǎng)的任務,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和重視德育滲透,以“立德樹人”為中心,充分挖掘體育學科中豐富的德育資源優(yōu)勢,是做好體育思政這門課程的重要保障。
4.1.2 明確“健體”、“育魂”同等重要,明確“健體”、“育魂”都要發(fā)展
就如被稱作過去的事物總想成為將來,風景也想將這種思路延續(xù)下去。因而風景中那些被刻意拔起的高高聳立的部分,那些被可能是氣候和人類活動扭曲的路和山的線條與輪廓都是時間的居民。它們和時間本身一樣持續(xù)存在于一種矛盾狀態(tài)中。因此徐浡君并非孤零零,他生活在一個眼睛能夠看得到的、一直存在著的、也不會被刪除的地方和環(huán)境中。
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包括德、智、體、美、勞,而在體育課程當中必須明確“健體”、“育魂”同等重要,“健體”、“育魂”都要發(fā)展。所謂“健體”,就是“使身體健康”。所謂“育魂”,即使學生成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的同時培育他們的文化內涵及精神。體育思政應充分發(fā)揮體育與思政教育融合的價值,通過體育課程學習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堅持不懈的意志。促進學生向社會人的轉變,能夠正確地認識自我,正確的處理人際關系,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棟梁之材。
4.2.1 “抓”教材:抓住體育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和切入點
后疫情時代背景下體育教材中的思政元素不能放過。體育教材中的團結協(xié)作、愛國精神、集體主義精神應給予放大。教材中設計的圖片、視頻應使老師學生加以重視。另外,在跑、跳項目的教學要強調學生敢于爭先,勇往直前的精神,教師應有意識地進行意志品質教育;球類、游戲等項目的教學強調學生合作精神,教師應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思想教育,使學生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培養(yǎng)學生集體主義精神。
4.2.2 “抓”機制:體育教學評價上建立思政教育評價機制
在中學體育教學評價上引入學生對體育與思政融合的評價機制。一是學生自我評價;二是學生相互評價;三是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評價。讓學生評價同學之間做得好的地方及可以改進的地方有哪些,包括基本技能及技能以外的內容。隱性地來說,相互評價已經(jīng)達到了體育與思政融合的效果。學生能意識到課堂不再單一地教授基本技能,課程考核中技能所占的分值可以從上課態(tài)度、參與度、文明禮儀等方面加以提升,從而通過學生評價機制在體育課程中融入了思政教育。
在中學體育教學與思政教育融合上引入教師評價機制。引入教師評價體系將增強教師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使教師意識到自己發(fā)揮的主導作用。對中學體育教師的評價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衡量:一是教師自我評價,以身立教;二是學生對教師進行評價,師生共同進步;三是同事的評價,同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營造良好師德師風。建立教師評價體系不能成為體育教師的一種負擔,應得到社會、學校、家庭的認可。對積極實踐并有成效,評價較好的體育教師,學校應出臺相應的獎勵措施,這也應成為評價機制的內容,以此來提高教師的積極性,完善評價體系,保障中學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有效融合。
后疫情時代,體育教師和思政教師應抓住機遇,講述體育的力量,講述文明的力量。中華民族是自強不息、英雄輩出的民族;中華兒女是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人民;中華學子是自信自強、團結進步的祖國的未來。體育教師要提高自身認識和意識,灌輸自身的理論知識內容,以身作則。應以體育課程為載體,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內在精神品質。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意識、進步意識,從而,使學生由內而外的展現(xiàn)出“身體好”、“學習好”、“精神好”,使學生爭做“新三好”學生。
4.2.4 “抓”建設:加強學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加強學校體育思政各部門間建設
后疫情時代,團結協(xié)作的力量在國內外各行各界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學校體育與思政課程的合作建設不可或缺。學校有關部門要重視體育與思政課程建設,加強各部門間的合作交流,成立課程思政小組。在加強課程建設和部門建設的同時,定期開展教學成果展示,建立體育思政教學成果的獎勵制度,在職稱評選、評優(yōu)評獎、軟硬件設施上給予優(yōu)秀教師適當傾斜。教育無小事,學生體育思政課程建設需要社會、學校、家長的支持,離開了任何一方面,都無法成功。隨著體育思政課程和各部門的建設完善,學校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的融合會越來越好,體育思政育人的成果必將得到更多關注認可。
后疫情時代中學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的融合是教育發(fā)展進步的重要一環(huán),如果能夠在體育課程中將思政內容展現(xiàn)出來,必然將得到社會及公眾的認可,從而進一步增強課程協(xié)同育人的實效性。同時,學生階段的體育思政教育工作是一項漫長、復雜、艱巨的任務,中學體育教師在工作學習當中需要不斷學習理論知識,勇于實踐探索、迎難而上。伴隨著后疫情時代的到來,應該積極落實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在不斷地探索創(chuàng)新中,把“立德樹人”理念和“課程思政”理念落實到體育教學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