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鐵
株洲高科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 湖南株洲 412007
項目位置原地面高程▽42.0m-43.0m,地下水位線▽41.5m,地下水豐富,場地自上而下分布有表層耕植土、細中砂、淤泥、中粗砂(夾雜卵石)、砂質粘土和全~弱風化混合花崗巖。沉淀池基礎均置于細中砂上,下臥淤泥軟土層,且在地震基本烈度為VII條件下可能產生液化,地基工程地質條件較差[1]。
試樁設備選用樁機型號:PH-5D型噴粉樁機(單機電機功率45kW)、高壓旋噴機。水泥采用中材牌42.5R普通硅酸鹽水泥。試樁施工參數(shù)按照設計圖紙要求實行:單樁水泥用量80kg/m,攪拌樁均應穿透中細砂層、淤泥層、中粗砂層,樁端持力層為全風化混合花崗巖或強風化混合花崗巖,樁徑為600mm,水灰比為0.45-0.5,攪拌頭提升速度800mm/min。試樁樁號分別為B37、F78、K11,現(xiàn)場鉆孔均達到樁端持力層后,攪拌樁機原位攪拌30s后提升,在提升至3.5m-5.5m高度時,均出現(xiàn)鉆頭被卡住無法鉆動,并出現(xiàn)鉆頭脫落現(xiàn)象,樁機工作阻力很大,電流表數(shù)值已超最大量程150A,電機冒煙嚴重,并發(fā)出燒焦異味[2]。
經比對地勘圖紙、樁機型號及機械性能、施工過程中樁機作業(yè)工況,現(xiàn)場分析原因查明:①砂層密實度高;②樁機機械功率不足導致鉆進及提升困難;③樁機鉆頭葉片設置不合理是影響試樁失敗的主要原因。
(1)針對“樁機機械功率不足導致鉆進及提升困難”問題
功率不足是導致鉆進及提升困難的主要原因,所以首選更換更大功率施工機械。經市場調查,PH—5F型噴粉樁機的單機電機功率55kW,比PH—5D型噴粉樁機的電機功率45kW有較大提升;同時樁機電流表最大值由150A提高至200A,總功率由75kW提升至92kW。經綜合比選,決定更換成PH—5F型噴粉樁機進行二次試樁。
(2)針對“樁機鉆頭葉片設置不合理”的問題由于砂層密實,為使土體充分切割,決定鉆頭增加一對葉片。
(3)針對“砂層密實度高”的問題。根據(jù)試樁情況發(fā)現(xiàn),樁機鉆頭發(fā)生變形,鉆頭磨損嚴重,主要原因是鉆頭在密實砂層中受阻力較大。各參建方經現(xiàn)場研究討論,同時設計方經設計重新驗算,最終建議采用變更樁徑,即樁徑由D600mm變更為D500mm,以減小鉆頭磨損。
二次試樁設備及工藝參數(shù)選擇,樁機更換為PH-5F型深層攪拌樁機(單機電機功率55kW)、樁機鉆頭由兩葉片改造成四葉片鉆頭、樁徑D500mm。
更換PH-5F型深層攪拌樁機后,二次試樁共施工156m,每根樁完成時間平均為60min,樁機鉆頭提升速度≤800mm/min,施工中能順利鉆進及提升,樁機電機無異常情況,攪拌成樁效果明顯。
樁機鉆頭改造增加葉片后,鉆進過程經砂層地質時阻力較大,現(xiàn)場實時記錄數(shù)據(jù)顯示,樁機下鉆工作時平均電流值為95A,提升工作時平均電流值為130A,電流突變次數(shù)較多;但施工中土體可充分切割,鉆桿能順利提升,漿孔未堵噴,噴漿得以均勻攪拌[3]。
通過變更樁徑,即樁徑由600mm減小為500mm后,樁機鉆頭在鉆進過程中所受阻力減小、損耗降低,土體得以充分攪拌,節(jié)約了施工時間。
經過機型改選、改造鉆頭、變更樁徑等一系列方案優(yōu)化后,二次試樁施工順利,實現(xiàn)預期目標,為正式進行樁基施工提供可靠數(shù)據(jù)和技術支持。
成樁7d后,采用淺部開挖樁頭,目測成樁的攪拌均勻性,量測成樁直徑,檢測量為總樁數(shù)的5%。本工程共檢測45根,樁徑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目測成樁攪拌均勻。
本工程采用反射波法檢測樁身完整性,共檢測55根樁,實測波速平均值3803m/s,標準差118m/s,離散系數(shù)3%,其中最小波速3790m/s,最大波速3820m/s。所測樁身全部完整,全部Ⅰ類樁,占所測樁數(shù)的100%[4]。
設計單樁承載力150kPa。竣工驗收時應采用復合地基荷載試驗,應在樁身滿足試驗荷載條件下進行,宜在成樁28d后進行,檢測數(shù)量為總樁數(shù)的0.5%-1%。本工程復合地基靜載試驗共檢測7根,均滿足單樁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150kPa的設計要求[5]。
這個項目的應用表明,當水泥攪拌樁需要穿透各種土壤地質層的致密砂層(與石子混合)和粉砂土,有必要控制施工過程參數(shù),包括施工機械和工具的選擇,設計樁直徑的選擇和選擇鉆頭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