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歡 白敬德
山東省輕工業(yè)設計院有限公司 山東濟南 251400
該技術主要針對混凝土承重構件。當截面面積較小時,鋼筋混凝土承載力降低時,通過加固處理增強建筑結構的承載力,從而達到建筑結構加固的目的。無論建筑行業(yè)的施工材料還是施工技術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而通過現(xiàn)代房屋建筑結構加固技術的應用,不但能夠有效地確保就有房屋的結構穩(wěn)定性,同時也能夠延長其使用壽命,確保用戶的安全,更好地滿足人們?nèi)粘I町斨袑幼…h(huán)境和居住安全的需求。
在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時,必須考慮到建筑工程整體的施工質量,提高整個建筑的抗震能力,確保該建筑在日后的使用過程中,不會因為各種不可抗力的事件發(fā)生安全事故。而住宅建筑抗震能力的首個影響因素就是預制住宅各構件之間的銜接問題,想要提升住宅建筑的抗震能力,就要確保每個構件之間能夠良好銜接。一般來說,在應用房屋建筑施工技術時,通常會使用螺栓、預制螺母等方式對各構件進行連接固定。這樣不但能夠有效提升構件與建筑整體的穩(wěn)固性,也能有效保障各構件相互連接的精度,將各項數(shù)值誤差控制在標準范圍以內(nèi)。在安裝下層板時,需要考慮到后續(xù)施工環(huán)節(jié)的施工需求,需要提前預留插筋,提前預留的插筋需要插入到提前預留的螺栓孔之中。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預制疊合板的安裝施工是其中比較常見又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為了確保安裝質量,需要對作業(yè)層與預制疊合板之間的距離進行嚴格控制,要求間距超過30cm。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預制疊合板的安裝方向,具體方向需要充分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防止預制疊合板在安裝時出現(xiàn)較大的偏差。在對預制疊合板進行安裝施工時,務必要做好保護工作,避免在安裝過程中對其造成損傷,造成材料的浪費或者影響整體的施工質量。
預制窗體的安裝,是確保建筑室內(nèi)通風、采光等要素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在施工的過程中,不但要考慮到窗體安裝的美觀性,還要考慮到窗體安裝的穩(wěn)定性。一般來說,窗體的安裝施工通常需要使用螺栓與墻體進行固定與連接。安裝之前,需要在墻體的特定位置預留窗體安裝需求大小的螺母,安裝時,只需要將窗體與預留螺母進行連接并擰緊即可。在安裝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窗體的美觀性以及穩(wěn)定性。因此,施工人員需要時刻注意窗體安裝過程中的朝向,并且對窗體進行時刻調整,避免窗體安裝時朝向出現(xiàn)變化,無法滿足建筑工程施工的需求。
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要使用多種技術保證其加固的效果,使建筑物的運行更加穩(wěn)定。通過利用增加支點的技術有利于建筑物荷載得到降低,承重力得以提升。有效應用增加支點技術,可以均勻地分布建筑物中的各種力量,這樣建筑物的結構承載效果就得到了全面提升。一般來說,會在梁板之間設置建筑支點,保證能達到均勻受力,從而避免變形問題的產(chǎn)生,這種方式被普遍用于加固建筑工程中,操作非常方便簡單,但是會限制施工空間范圍,因此,要根據(jù)建筑施工的實際情況,考慮支點技術的使用是否真正有效,以免在使用該技術后減少了建筑空間。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后,建筑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結構松動是最常見的現(xiàn)象,還可能有裂縫產(chǎn)生,嚴重影響到建筑整體。在這種情況下,就要進行加固處理,可以采用粘貼鋼板加固技術去完成,對出現(xiàn)裂縫的地方進行結構分析,在相應的位置上粘貼鋼板。此項技術的優(yōu)點比較多,由于鋼板自身的承重能力較好,所以有裂縫出現(xiàn)的部位就存在不平衡受力的問題,此時鋼板能向其施加阻力,起到支撐的作用。以鋼板的粘貼來進行加固,還能連接起裂縫兩邊的墻體,避免加大其結構變化。還要注意的是,使用粘貼鋼板技術的過程中,鋼板盡量粘貼在混凝土上,粘貼在其他材料上會影響粘貼的強度,加固效果也非常有限[1]。
預應力加固技術是建筑結構中常見的加固方法,指的是在建筑原有結構上,為其增加預應力器件,可以分擔原有建筑結構承載的一部分負荷,原有結構的承載能力得到增強,從而就可以達到加固的目的[2]。該技術的應用原理就在于改變建筑物結構內(nèi)力,并且對鋼拉桿與撐桿合理運用,最終促使結構內(nèi)力的改變效果順利完成。預應力加固方法具有加固效果好、施工方便、經(jīng)濟可靠等優(yōu)勢,但是應用該技術進行加固后,會影響原有建筑結構的外觀和形象。所以,具有很大跨度的建筑結構往往比較適合使用這種加固技術[3]。
房屋建筑施工技術與傳統(tǒng)的現(xiàn)場施工技術相比較而言,存在一定的優(yōu)勢。但是由于此項技術發(fā)展時間相對較短,所以還不是非常成熟,有待進一步的積累與推廣。以整個房屋建筑施工流程為主線,分析了不同階段控制建筑施工質量的主要措施。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有效地積累房屋建筑施工經(jīng)驗與技術,對于進一步推廣該項技術的應用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