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旺
天津市公用基礎設施建設有限公司 天津 300070
財務人員在工程項目立項開始階段就進行管理,在立項階段按照制度規(guī)范要求進行實施,項目預算作為項目實施的開工許可,嚴控“先開工、后審批”的情況出現。從材料領用、支付施工費、與業(yè)務部門交流等多方面分析管控,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避免串用材料而完工后因材料問題難以結算,為后續(xù)工程管理打好基礎[1]。
財務人員需要對工程建設流程以及相應的工程造價等專業(yè)知識進行了解和學東西,對被動的財務核算問題進行轉變,主動參與到工程項目全過程管理當中,確保工程項目管理工作能夠順利實施。重點關注長期不結轉項目、超預算項目等異常情況,提出合理化解決方案,如分步結算、預算修訂等。對工程項目過程管理可通過“工程實際進度報告”方式,按月或季度向財務部門提交由工程部門負責人、監(jiān)理方簽字的報表,及時溝通動態(tài)管理,一是全程管理重點關注異常情況,督促工程建設按計劃進行;二是掌握工程實際情況,可為按完工進度進行賬務處理做好準備。
客戶工程完工不及時結轉與上述資本性工程的情形相同,未按進度確認收入、成本的情況也普遍存在。財務部門應該與部門積極協調取得由監(jiān)理方確認的完工進度百分比,按照實際發(fā)生的完全成本(包括并不限于材料、人工、設計、監(jiān)理、補償等費用),如果某項支出實際發(fā)生但未入帳或未取得發(fā)票,可按暫估成本入帳,確保安裝工程項目符合財務核算原則,以完工進度確認收入成本。待項目結算后再沖回按進度確認的收入、成本。
預算編制環(huán)節(jié)出現的問題往往使后續(xù)管理過程中造成被動。主要體現在a.預算編制缺少合理預測,預算基數及不可預見費設置比例過大。造成預算與實際成本差異較大,預算寬松未起到管理控制作用,反而掩蓋了成本超支的事實。預算編制應按照執(zhí)行的定額標準或綜合單位價格標準定期對標準內容予以修訂。不可預見費應根據歷史水平以及預測數據分析,并定期修訂標準,使預算編制逐漸真實有效。b.預算編制信息不全面。預算編制不應只填寫工程預算成本,涉及工程的預算審批日期、編制人、審核人、開工日期、完工日期、工程收入(客戶工程)、收款計劃等信息數據均應填寫,使后續(xù)管理有據可依[2]。
企業(yè)如果尚未實現有效的信息系統(tǒng)管控,而工程處于長期在建狀態(tài),由于材料及其他成本失去預算控制,容易發(fā)生成本失控。在這種情況下,財務人員要及時實施管控,向業(yè)務部門提出管理要求,查找成本超支原因,分析合理性必要性,對于超支額度大的項目按管理規(guī)定執(zhí)行上報審批手續(xù)。
客戶工程安裝工程合同中未約定收款條件。首先要對客戶進行信用調查,據此分析評價并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對還款能力弱的客戶,應在工程完工時點全部收齊工程款,避免產生較高的壞賬風險。其次簽訂經濟合同應經過內部各職能部門審核,避免產生法律風險。
長期不結算工程。由于不及時結算,實際已完工的工程長期處于賬面在建狀態(tài),已收取的安裝費在“預收工程款”科目體現,應收而未收的安裝費未在“應收工程款”科目列示,應收賬款處于管理缺失狀態(tài)。財務人員應重點關注梳理該種情況,按工程實際完工進度與業(yè)務部門進行核對,牽頭制定清欠方案和完成進度要求,并跟蹤管理避免企業(yè)利益受損。
燃氣企業(yè)未建立有效的清欠考核制度。企業(yè)應建立應收賬款責任跟蹤及考核激勵機制,落實清欠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對清欠進度按要求定期上報,按月或季度納入績效考核體系,重視并促進應收賬款管理工作。
強化應收賬款事后控制工作。事后總結:分清責任對于順利收回的款項應及時入賬。對于逾期未收回的款項,財務部門應和審計部門及其他相關部門進行審查,以確定是否確認為壞賬。對確認為壞賬的,應區(qū)分責任,進行賬務處理。如果是因為財務人員或資信管理人員的責任,如通知不及時、賬務處理方面的問題、合同管理方面的問題等,追究財務人員或資信管理人員的責任。如果是銷售人員的責任,如催收不及時、與客戶溝通力度不足等原因,就追究銷售人員的責任。調動銷售人員的回款積極性:在應收賬款催收的四個步驟中,每一個階段都離不開銷售人員的配合與支持。銷售人員是與客戶關系最為直接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充分調動銷售人員的回款積極性,讓銷售人員積極、主動地向客戶催收逾期應收賬款,勢必會大大減少壞賬的產生。銷售人員銷售商品是為了獲得回報,調動銷售人員的回款積極性就必須將回款情況、逾期應收賬款情況與他們的收入掛鉤,設置相應的獎懲措施。必要時的法律維權:對某些客戶不講信用客戶催款無效故意拖欠的情況下,企業(yè)必須尋求法律幫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