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潞
(湖北警官學院,湖北 武漢 430034)
當前我國網絡建設逐漸優(yōu)化完善,而隨之虛擬財產所形成的紛亂也逐年增加,像在前幾年有關某小學生瞞著自己父母將自家救命錢全部充值到某游戲中,從而在社會和網絡上引起各界人士關,由此我們也能夠了解到虛擬財產立法保護是至關重要的,但是當前在我國依然還需要有一段較長的路要走。
在網絡上經常會出現虛擬財產紛亂事件,不利于營造良好的網絡環(huán)境和保護私人財產安全,作為受害者在自身的利益受到損失后,無法采用法律的武器維護合法權益,究其原因就是相關立法不完善。所以,在虛擬世界優(yōu)化背景下都希望能夠盡快落實執(zhí)法體系。與此同時,在網絡虛擬財產價值估算工作中也并未制定完善的算法,其他國家也并未落實該項工作,因為存在的不確定性,運營商和廣大玩家的自我適用性,會在很大程度上促使虛擬財產真實價值并未具備科學準線,因此很難落實準確評估。除此之外,政府是實現保障法律執(zhí)行的關鍵主體,這也就要求虛擬財產的執(zhí)法要合乎實際執(zhí)行。當前網絡交易逐漸盛行,推動了虛擬經濟的穩(wěn)定發(fā)展,對社會經濟也存在推動作用,會更加專業(yè)的保障廣大公民的合法權益[1]。
在司法程序中和虛擬財產糾紛案所涉及人員的確定問題依然存在各種薄弱環(huán)節(jié)有待完善,當前各種網絡游戲層出不窮,大多數的網絡游戲只需要賬號和密碼就能完成操作,如果在這一過程中存在問題,就會直接尋找該賬號負責人,而且部分玩家并未開展實名認證,即使是落實實名認證,但是也不一定是自身身份,所以如果出現虛擬財產案件想要追究責任,司法程序也很難落實有序開展。
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如果當事人提出訴訟后,應要積極收集各種證據,而且所采用的各種證據有著表明案件成立的責任,如果不能表明,自身將會承擔后續(xù)結果。該條規(guī)定雖然在普通財產案件中適用,但是卻很難應用在虛擬財產案件中。因為對于各種資料來說,都在運營商手中,而作為一般用戶是很難獲得相關資料的,因此就不能夠進入案件偵辦程序。作為司法工作者也不能越過這條界限。廣大用戶之間的糾紛、用戶和運營商之間的糾紛,要想實現取證,都應要求運營商提供各種資料,但是運營商維護資料需要花費成本作為支持,所以大部分運營商也不愿將太多精力和資金用于保存數據。需要注意的是,各種案件的處理都要具備實物證據,或者有證人作證,但是網絡中的記錄卻很難當做實物證據,并且較為容易被他人刪除。除此之外,不能和原件核對的復制品是不能當做證據的,廣大用戶自身的虛擬財產流動截圖也就不能當做證據提交給司法[2]。
所謂虛擬財富其實就是公民網絡中的無形資產,依據網絡游戲展開分析,能夠實現從開發(fā)商中使用貨幣購買取得,同時也能在游戲中獲取??傮w來說,虛擬財產有著一般商品屬性,隨之也會存在價值。以法律上對財產的立法為角度進行探究,得知虛擬財產也應被立法保護。網絡虛擬財產有著各種特點,其中主要體現在虛擬性、合法性以及具有價值。美國對虛擬財產有著各種成文法,并且明確規(guī)定了虛擬財產能夠納入遺囑范圍。而對于網絡游戲發(fā)達的韓國來說,也注重虛擬財產立法工作,但是該過程較為曲折,一開始立法的目的是解決糾紛,禁止用戶進行交易,所以該政策不能“治本”,直到最后制定了更加專業(yè)的法律法規(guī),落實執(zhí)行,實現了保護虛擬財產。根據各個國家的經驗,我國也應注重虛擬財產民事法律保護[3]。
虛擬財產雖然和普通財產有著本質區(qū)別,但是其是虛擬世界中的產物,能夠觸碰到現實世界,而且對現實世界的經濟也會產生影響,這就體現出落實民法保障是至關重要的。在民事關系中財產的流轉體現為權利讓渡,而且要落實法律界定權利歸屬,并只能夠從權利歸屬以及流轉的視野下來探究和認識虛擬財產。所以,在民法當中虛擬財產應是能獨立存在的子程序,這就要求在現行民法背景下,進一步對各條款深度解讀,把虛擬財產權合理融入其中。像在民法中有著“其他合法財產”,對于“其他合法財產”就應當深度解讀,合理融入虛擬財產這一新觀點,積極明確其物權職能和合法權利。
依據當前虛擬財產侵權案來探究,侵權責任主體一般情況下分為兩種,第一直接采用盜取的手段非法侵占,嚴重損害個體或組織虛擬財產。第二,網絡運營。根據民法規(guī)定,我們能夠了解到侵權責任歸責原則,主要有公平、無過錯、過錯責任原則,所以如果廣大用戶具有明確證據來實現證明他人存在侵權行為,那么不管是否具有過錯,都應要擔負起責任[4]。
虛擬財產其具有流通的價值,所以較為科學的價值界定系統(tǒng)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對侵權和被侵權兩者都有諸多益處。但是不可否認,該科學、合理地界定怎樣評判是有待處理的問題,同時也是學術界爭論的重點,這就要求架設由關鍵部門,像各大游戲商、游戲發(fā)燒友所形成的估算機構,再進一步通過廣大用戶所花費的社會必要勞動力、游戲人口基數來落實準確估值,掌握具體價值,在這一過程中還要綜合考慮運營成本,得出最終的評估結果。
當前互聯網始終處于高速發(fā)展狀態(tài)中,尤其是游戲行業(yè),深受青年群體喜愛。但是如果存在大量群眾聚集,也會存在矛盾,尤其是和自身財產相關問題引發(fā)的矛盾。當前虛擬財產糾紛所采用的訴訟程序不僅時間較長,而且程序復雜,很難適用于各種虛擬財產糾紛處理工作,因此要注重構建便捷、高效的處理程序來當做訴訟的補全。其中構建網絡仲裁手段會實現發(fā)揮出網絡技術利用優(yōu)勢,利用網絡開庭手段不僅省時、省力,還能提升案件處理效率,避免讓人有可乘之機。而作為仲裁人員要具備專業(yè)性技能和綜合素養(yǎng),可以是較為資深的游戲專家、廣大游戲商、法律工作者,而陪審團則可以是全體網民[5]。
通過上述問題的分析,我們充分地意識到在互聯網快速發(fā)展背景下虛擬產業(yè)興起是一種必然事件,這也要體現出虛擬世界逐漸成形。當前網絡游戲逐漸成為國民經濟支柱之一,并且是以交易為主的一般商品,虛擬財產由于其自身所具備的屬性、特質,所以逐漸融入財產屬性立法范疇當中,實現把虛擬財產融入律法保障體系是當前廣大人民群眾最為關注的問題,究其原因就是財產是人們都比較重視的事務,而虛擬財產同樣也受到人們的關注,為了避免虛擬財產存在現實中的紛亂,應實現對虛擬財產開展立法保護,而各部門在處理相關事件中就能夠依據制定的法律法規(guī)為標準,為保障廣大網民的權益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