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菁菁
當自稱“不留戀故鄉(xiāng)”的魯迅先生鋪開稿紙,腦海里浮現(xiàn)的卻全是故鄉(xiāng)的人和事,這些都是他“思鄉(xiāng)的蠱惑”。今年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奠基人之一的魯迅先生誕辰140周年,10月21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展覽——“越地泉聲:魯迅與錢幣收藏”在其故鄉(xiāng)浙江紹興的戴葆庭錢幣文化博物館舉行。
該展覽由紹興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和魯迅文化基金會紹興分會主辦,戴葆庭錢幣文化博物館承辦。其特別之處在于,它是國內首場魯迅與錢幣收藏文化的專題展,不僅展出了《魯迅錢幣日記》中記載過的從春秋戰(zhàn)國到明末時期的古錢幣(同類品種)53 枚,同時還呈現(xiàn)了《魯迅泉志》手稿(影印件)等,將古錢幣、錢幣拓片、書法、美術作品等融合呈現(xiàn),系統(tǒng)地介紹了魯迅與錢幣收藏的經歷和故事,體現(xiàn)了他善于學習、勇于探索的精神。
其實,魯迅的收藏涉及很廣,有古籍、碑帖、版畫、錢幣、古磚等,且造詣也很深,從《魯迅日記》中可以看到魯迅在北京的一些錢幣等收藏活動。1915年2月21日,魯迅與友人季自求去京城廠甸買古錢,見有一人在擺地攤,發(fā)現(xiàn)一枚王莽時期的“壯泉四十”。此幣是東漢王莽鑄造的“六泉十布”中的極品。他當即用二十銅元買下。在當日的日記中他明確寫道:此幣“系偽造品”。由此可見,魯迅對錢幣鑒定也具有相當功底。
據(jù)統(tǒng)計,從民國二年(1913年)至民國八年(1919年),魯迅寫日記41篇。據(jù)現(xiàn)存《魯迅日記》統(tǒng)計,魯迅購藏的古錢幣有161枚,魯迅博物館現(xiàn)存12 3枚。魯迅的《泉志》手稿真跡現(xiàn)存于中國國家圖書館,為國家一級文物。20 07年,中華書局出版的《中國錢幣大辭典·泉人著述編》將魯迅也收入其中。
魯迅收藏古錢的動因,是透過古物對古代社會和古人生活增加一點感性、直觀了解,從古錢幣的視角解讀歷史、研究社會、豐富創(chuàng)作。
“魯迅是一本讀不完的書,更是一位有趣的人。舉辦魯迅與錢幣收藏展,目的是從魯迅與錢幣收藏的經歷和故事中,解讀魯迅、研究魯迅、宣傳魯迅文化、弘揚魯迅精神?!痹谡褂[同期舉辦的“魯迅和收藏”座談會上,紹興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局長何俊杰表示。而參與座談會的專家、學者也一致認為,魯迅是紹興的一張“金名片”。研究、宣傳好魯迅,弘揚魯迅文化,是每一位紹興人的歷史責任。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還是魯迅先生的《故鄉(xiāng)》發(fā)表100周年。為此,戴葆庭錢幣文化博物館以其為主題,將宋高宗親賜紹興的地名和親筆書寫的“紹興通寶”真品古錢幣,定制成富有宋韻文化與紹興特色的錢幣文創(chuàng)產品“故鄉(xiāng)——紹興”。該館館長陳寶祥表示,通過舉辦展覽、發(fā)布文創(chuàng)產品等方式來紀念魯迅先生,也是民營博物館作為文化窗口與教育基地的作用,希望以此能讓大眾了解魯迅鮮為人知的一面,也為紹興這座“沒有圍墻的博物館”添彩。
據(jù)介紹,戴葆庭錢幣文化博物館是紹興市社科普及基地及越城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近年來,該博物館始終以傳播、普及錢幣文化為初心,舉辦了不少相關活動。10月2 2日,戴葆庭錢幣文化博物館館長陳寶祥和南京永銀錢幣博物館館長陳永在位于南京的三省藝術館開館儀式上,簽訂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開啟了兩個民營錢幣博物館合作辦館、抱團發(fā)展的新篇章。
在陳寶祥看來,兩個錢幣博物館是同懷夢想,共擔使命,文化先行,錢幣有為。戴葆庭錢幣文化博物館以此為契機,將進一步創(chuàng)新辦館思路,使紹興歷史+人文的特點通過錢幣發(fā)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