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芙蓉
(廣東省江門市江海區(qū)禮樂街道新民小學 廣東 江門 529060)
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語文中的作文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是有限的,如果我們老師在作文教學與指導也存在一些誤區(qū)的話,例如填空式的作文教學,或者設計好一定的框架、題材等,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學生寫出的作文就會千篇一律,缺乏個性。漸漸地,學生可能會對作文寫作失去興趣。所以我們在教學作文時,應打破常規(guī),通過活動體驗,讓學生展開自由的翅膀,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小學生作文缺乏個性,原因是多方面的?,F(xiàn)代心理學、教育學認為:人的個性是一切創(chuàng)造力的基礎。沒有個性,寫不出好的文章。我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作文參考書多。作文參考書會對小學生寫作文起著一定的作用,可更多的會讓學生產生依賴心理,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性。寫作文變成了一味地在復制,寫出的作文像是用模具刻出來的,這樣會阻礙學生的個性發(fā)揮。
二是作文題材陳舊,沒有新意。如果寫一件事的話,多數(shù)是扶盲人過馬路,雨中送傘,輔導同學寫作業(yè)等等。寫人物無非是寫老師,同學、爸爸、媽媽等。這樣的作文題材陳舊,缺乏個性,沒有創(chuàng)造性。
什么“語文”?“語”是語言,“文”是文字,孩子牙牙學語,從單個字,到詞、到句,最終成文,都是在生活體驗中學成的。離開生活體驗寫出的文章,是不真實、空洞、呆板、沒有活力的。那怎樣讓學生學好語文、寫好作文,并且樂于寫作呢?我覺得應該在活動體驗中培養(yǎng)學生寫作文的興趣,快樂作文。
好動、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他們特別喜歡做游戲,喜歡班級活動。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應開展多種形式的游戲以及多彩的班級活動。例如:拔河比賽、籃球比賽、羽毛球比賽、講故事比賽等。特別是拔河比賽,那是班里每個人都參與的比賽。這對于那些活潑好動、語文基礎差的同學,是一個提升作文質量的機會。在比賽過程中,他們同心協(xié)力,奮力拼搏,為贏取比賽的勝利而努力。每一滴汗水,每一個歡笑將銘刻在他們心中。正因為有參與過,所以他們能夠把比賽的過程按順序寫出來,把他們心里的感受也能表達出來。學生全身心融入班級這個大家庭,感受大家庭的溫暖和快樂,寫出的作文就會是一篇篇暖心的、有血有肉、有靈魂的作文。
現(xiàn)在的孩子集萬眾寵愛于一身,不用做家務,普遍生活自理能力差。作為老師,我們應該與他們的家長溝通,課堂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培養(yǎng)孩子從小熱愛勞動的好習慣,在勞動中體會父母的辛苦,對長輩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例如和孩子一起在家搞衛(wèi)生、洗衣服;一起在廚房煮飯,一起做餃子……教會孩子一些生活的技能。在作文教學中,讓學生們把他們所學會的生活技能,用文字表述出來。葉圣陶先生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的文字?!盵1]
在一節(jié)活動作文課上,我教學生做水果拼盤,學生要按一定的順序把做水果拼盤的過程寫成一篇作文。
我拿起一個芒果做示范,制作小金魚,先用小刀在芒果核的旁邊剖開,讓學生說出“先”;然后用小刀在芒果的肉上橫畫上幾刀,豎畫上幾刀,讓學生說出“然后”;再在芒果的三分之一處切開,把切口放在前面,這樣金魚的頭就做出來了,我讓學生說出“再”;最后用兩顆小黑葡萄做金魚的眼睛,讓學生說出“最后”。這樣一條金色的可愛的小金魚就做出來了。我讓學生說出,我做這條小金魚的順序詞是:“先……然后……再……最后……”再請一些同學說說金魚的生活習性,你為什么喜歡金魚,說給大家聽。這樣把制作過程,金魚的習性以及為什么喜歡小金魚連貫起來,就成了一篇生動、有質量的作文了。
當然,還是要學生付諸于實踐。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后開始制作。他們分別做了海底世界,小樹,動物等等,大家很有創(chuàng)意,做得惟妙惟俏。做完之后,我讓他們說出做的過程,有了親身感受,他們說的很有條理。再把做的過程寫下來,并進行擴展,慢慢地加入自己的想象,一篇好作文就出來了。寓教于樂的活動體驗,對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現(xiàn)在的孩子很少有機會去接觸田間勞動。而通過去田里實踐勞動,了解怎樣種菜,種水稻,讓他們從中體會到種糧的辛苦,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鼓勵他們在家里養(yǎng)一些喜愛的小動物,通過照顧與關愛小動物,觸發(fā)他們的愛心。再把在實踐中的感悟與激發(fā)出的愛心,通過文字表達出來,才會有真情實感,才是有血有肉的文章。
說起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很喜歡出去旅游?;蛘呃蠋煄麄內⒂^訪問、作社會調查、開展各類活動,廣泛接觸社會各個階層,接觸大自然。通過一系列的“看、說、想、寫”引導學生觀察、體驗生活,認識周圍的事物,在生活中積累經驗,豐富知識。這樣學生就不會閉門造車,拷貝范文了。而是胸有成竹,思如泉涌,寫出精彩的文章。
因此,我認為作文教學,我們應寓教于樂,在活動體驗中,讓學生獨立觀察、思考,主動動手實驗,積極發(fā)言討論。在活動體驗中,培養(yǎng)興趣,豐富見聞,積累習作素材,想人所未想,言人所未言,寫出真情實感,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