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土嬌
(廣東省英德市大灣鎮(zhèn)中心小學 廣東 清遠 513033)
隨著新課改和十二五的要求,需要不斷地加強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因為語文作為一門功能性學科,在所有的科目中顯得尤為重要。學好語文,學會理解,學生的讀、寫和聽的能力才能在其他的學科當中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強處。所以我們采用近幾年新興的群文閱讀的方式來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和閱讀的題型訓練,在這種訓練過程當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共情能力也會有一個很好的提升。
在對學生進行群文閱讀訓練之前,教師應當先培養(yǎng)自己的閱讀能力和共情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只有教師的水平上去了,學生們才能更好地進行學習。學校可以通過構建教師小組的方式提升教師的水平,這樣也能夠促進學校整體語文水平的發(fā)展。因為在小組合作學習當中,各個教師集思廣益,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交流教育學生學習語文的獨到見解,既可以發(fā)揚自己的長處,又可以彌補教師自身的不足??傊何拈喿x的訓練首先離不開教師的能力,教師的能力好了,才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和激發(fā)學生對于不同問題甚至是同一語句不同的看法和答案。[1]
例如,在進行部編版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訓練時,教師應當先進行自身的能力檢測和培訓。不同年級的教師組成不同的小組,在小組之中進行交流。以一定的周期,每周或者每三天進行小組之間的討論。在小組討論的過程當中,可以討論學生的學習進展和學習強度,以及學習的專注力,也可以討論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例如,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時,教師們應當如何做才能把他們的注意力拉回來。教師們進行相互的交流才能夠有效的避免這些情況的發(fā)生,同時交流還可以幫助教師促進各個班級和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方法的改善。教師整體閱讀水平的提高,以及教學能力的提高,對于學生以及學校的發(fā)展來說都是一件長期受益的事情。所以在教學之前,甚至在教學過程當中,各個教師之間應當進行及時的交流。比如在進行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的教學時,《牛郎織女》這一篇文章就是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教師的側入點可以更加注重于神話二字。教師之間可以進行相互的交流,找到更好的引入牛郎織女這一故事的方法。
群文閱讀的主體是學生,所以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時需要先挖掘出學生的興趣。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只有在興趣完全地集中在這一事件上時,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學習,學習也能夠事半功倍。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過程當中,應當切合教材內容,不應該偏離教材主題而進行其他的閱讀的培養(yǎng)。以教材上的閱讀課文為主,其他網(wǎng)絡上或者課外書本上的文章為輔。教師在選擇文章時也應當以教材上的文章進行參考。另外,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需要教師進行多方面的側擊以及有一個階梯性的練習進度。[2]
例如在進行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這一文章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下提前預習這一文章,找出這一文章中的“金色巴掌”的含義,以及本體是什么?如果條件或者時間允許的話,教師還可以在作業(yè)上要求學生對這些金色巴掌進行收集,并帶到課堂上來演示,講述自己對這些金色巴掌的感受。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這樣才能為以后的全文閱讀打好基礎。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自己組成合作小組,講完這篇文章以后,要求同學們在網(wǎng)上進行該篇文章相似含義的文章的閱讀。在第二天的課堂上,小組進行成果展示,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成果展示不是看閱讀量,而是在于學生對這些文章的理解。要精而不是量。對于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不能夠操之過急,應當循序漸進,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讓學生有一個接受的過程。
群文閱讀,終究是離不開教師和學生這兩個主體的,但是在群文閱讀的過程當中,教師是一個引導作用,所以我們需要提高教師的閱讀水平和素質。對于學生,他們是占主體的,所以學生在課堂上所有的表現(xiàn),教師都需要進行適當?shù)年P注和分析。教師可以在學生小組結合的時候,又同時進行頭腦風暴的訓練模式,讓學生發(fā)表自己對于文章的看法。即使是學生之間出現(xiàn)激烈的爭吵,也沒有關系,這正好是他們的思路和想法進行碰撞的過程,但是教師在此過程當中,應當注意防止他們發(fā)生肢體沖突。群文閱讀首先是需要群,這個群的意思即是小組學習,也是一篇文章可以擴散出多篇文章的閱讀。所以教師在課堂上還可以要求學生通過整篇文章的主題以及寫作方式能夠讓他們聯(lián)想到哪些文章,并且對這些文章進行簡單的分析。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在閱讀和語文能力上有一個知識框架。
例如在進行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將相和》的學習當中,教師可以先進行整篇文章的講解,帶領學生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大意之后,由學生自習總結出文章的意思。并且通過之前的一系列學習,以及在網(wǎng)絡中或者是其他途徑的查找了解和該文章相似主旨內容的文章。又或者教師還可以安排學生對于這篇《將相和》文章選取的《史記》這本書進行理解,以及可以看一些接近實際生活的其他的小故事,了解戰(zhàn)國時期的其他大家的思想和文化底蘊。在這些故事當中,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愛好和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
群文閱讀對于教師來說是一個檢測能力的標尺,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當中提前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才能夠幫助學生進行學習。群文閱讀對于學生來說,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閱讀量,使學生增長見識,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