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敏
(吉林省農(nóng)安縣前崗鄉(xiāng)初級中學 吉林 農(nóng)安 130208)
初中階段是學生生理、心理發(fā)育的最關鍵時期,此階段學生的心理教育非常重要,其教育效果直接影響學生日后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學校不僅要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而且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與其他各學科之間的相互融合,構建起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同時,家長和學校要互相配合,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把學生的心理問題解決在萌芽之中,并結合學生的心理問題開展有效的心理教育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未來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人格基礎。
心理健康教育不單單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在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的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在未來的成長之路上能夠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構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價值是通過對學生心理教育目標的設定、完善課程的設置、各學科教育體系的融合等,提升學校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度,提升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養(yǎng)。初中階段是學生發(fā)展中重要的一個里程階段,他們的身心發(fā)展尚不完善,認知能力較差,價值觀取向不正確。再加上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讓學生過早的接觸到社會中的不良風氣,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這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很不利。心理健康是一個人的關鍵內(nèi)容,心理不健康的學生會對社會、對家庭、對學校、對自己都造成很大程度的傷害。如果長期得不到治療和關注,很容易做出一些偏激的事情,到時候就得不償失了。目前,有些初中學校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度不高,教學體系構建不完善,教學中僅安排一兩名學生輔導員或者非心里專業(yè)的教師對學生開展一些見得心理咨詢工作,不僅不夠?qū)I(yè),而且覆蓋面也不廣,很難解決學生實際遇到的心理問題。在課堂上,學生對心理健康的教育重視度也不高,把學生的成績作為唯一的考量標準,嚴重忽視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這種教學方式很難構建起科學的心理健康教學體系,不利于學生健康心理的培養(yǎng),不利于學生的成長。教師、學校和家長,必須充分重視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重視心理教育體系的構建,實現(xiàn)心理課程體系的價值和意義。
當前,由于部分學校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視程度不高,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走向了一定的誤區(qū)。《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中明確提出,學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始終貫徹于教學全過程。很多學校都在學校開展了心理咨詢師,或者是每段時間的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課。但是這種程度的心理教育遠遠不能發(fā)揮出實際作用。
2.1 課程的設置不依據(jù)初中生心理健康培養(yǎng)目標。部分學校不重視依據(j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存在的問題來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導致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體系性不強。在課程開展中,沒有充分調(diào)研,在不了解學生實際狀況下開設的課程內(nèi)容有時會出現(xiàn)偏離實際的情況。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目標不夠明確,有些學校雖然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但是課程設置中又出現(xiàn)偏離目標的現(xiàn)象。在教學中不夠重視定期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在教學中,教師也沒有做到時常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對于學生出現(xiàn)的厭煩、叛逆、焦慮、失落、異常等心理及行為狀況不能給與及時的關注和引導,導致部分學生在人格發(fā)展中出現(xiàn)了自私、傲慢、抑郁、孤僻等問題,十分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同時對學生的交友、溝通、學習等都帶來了一定的障礙。
2.2 學校、教師、家長對學生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沒有給予高度的重視。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生的成績上,初中生面臨著升高中的中考壓力,學校為了提高教學質(zhì)量、擴大教學聲望,把所有的負擔和壓力都放在了學生的中考成績上,一味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對于學生出現(xiàn)的個人心理問題重視得不夠,甚至認為學生面臨升學壓力,有些抑郁、焦慮、孤僻等心理和行為表現(xiàn)都是正常的,不會發(fā)生太大的問題。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也主要集中在學生的成績和學校紀律遵守等方面,完全忽視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交流和溝通。學校、教師、家長對學生心理問題的重視不夠,是直接導致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主要外在原因。
3.1 明確課程教學目標是前提。明確初中生課程教學目標是構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前提。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目的是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幫助學生能夠客觀地評價自己,并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改進,以增強學生適應環(huán)境、承受挫折的能力。因此,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置必須緊緊圍繞初中生的學習和個性特點,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提高課程設置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教學目標明確的基礎上,初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在教學中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深入研究,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和行為變化,經(jīng)常性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進一步掌握學生的動態(tài),對課程設置進行及時更新和提升。師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這樣才能讓學生信任老師,更容易接受老師的教導。學校要明確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目標,讓課程的安排更符合學生實際情況,促進課程的有效開展。
3.2 進一步完善課程設置。完善課程設置是構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要完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設置,首先要保證有足夠的心理健康課程教學時間。由于初中生面臨中考的重任,所以學校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安排給了考試科目的教學,對于一些課外課程安排的時間很少,有些非主要課程還經(jīng)常被考試科目的課程占用。其實學生的心理輔導并非一日之功,心理問題的解決速度又因人而異,一切急功近利的做法都難以達到預期教學目標。其次,學校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力度,提高心理教師和所有課程教師的心理輔導能力,讓學生在所有學科的學習中都能得到適當?shù)男睦碇笇?。最后,課程的設置要注重實用性和有效性,一些脫離實際的課程設置都是不可取的??傊睦碚n程的設計在內(nèi)容、方式、時間的安排上都要合情合理,既能滿足學生的實際要求,就能兼顧到學校的教育開展。尤其在方式和內(nèi)容上要符合學生的特點,尊重和滿足學生的需求。如果學生的心理健康存在問題,保密性要做好,以免學生的內(nèi)心受到更嚴重的打擊。在內(nèi)容的設計中要盡可能的多樣化,通過各種方式去檢測和考察學生的心理問題,保證學生的健康身心,促進心理健康的發(fā)展,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zhì)。
3.3 進一步加強師資力量。學校要建立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需要進一步增強師資力量,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團隊,提升心理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提升其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輔導、心理咨詢等各個方面的能力,同時要增強心理教師的責任心和責任意識,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高度重視起來,并通過不斷探究探索,總結適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方式方法。目前,有些初中學校,在心理教師配備上僅安排一兩名心理教師,有的教師還是非心理學專業(yè)的,因此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嚴重滯后現(xiàn)象。學校在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教育體系中,構建心理健康教育體系,通過引進人才和培養(yǎng)人才的雙重方式建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團隊。教學隊伍的建設是最重要的教學開展依據(jù),心理健康也是如此。學校要加強心理教育老師的隊伍建設,聘請專業(yè)的心理導師進行培訓,增強老師的心理教育能力。同時要讓全體老師都能了解心理教育,具備一定的心理教育能力,這樣對學生的心理問題有一個良好的把握,對學校的心理課程有促進作用,對師資隊伍的建設也會得到一定的提高。
3.4 構建心理課程評價體系。構建科學有效的心理課程評價體系,能夠讓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有目標可依據(jù),有規(guī)定可依據(jù)。沒有有效的課程評價體系,教學也就如同盲人摸象,達不到有效的教學效果。心理健康教育的評價體系需要重視過程評價,而非單純的結果評價。在評價過程中,首先要對教師自身進行評價,然后在對學生進行評價。在評價中,要讓學生參與進來,鼓勵學生敞開心扉,不僅敢于正面自己,勇于認識自己,而且要讓學生清楚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心理問題,并且能夠端正認識。教師在學生心理輔導中,對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的評價的關鍵。同時要讓學校、教師、學生、家庭共同參與教學評價,并根據(jù)教育實踐不斷調(diào)整教學評價指標和體系。要讓心理課程的評價更加全面,而不是簡單的片面性評價。有效的評價才能讓教學的開展更加合理,才能讓學生的心理健康得到重視。包括家長的評價,家長是負責學生心理的重要人物,應該也加入到心理教育中,負責日常對學生的教導和看管,在教學評價中發(fā)揮自己的力量,促進學校心理健康課程的提升,讓心理課程的評價體系更加完善。
綜上所述,初中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身體素質(zhì)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初中階段是學生的關鍵成長階段,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加大力度開展心理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要完善心理課程,讓心理課程教育發(fā)揮出最大的作用,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