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哪些早年因素會影響晚年的幸福安康?到底什么是美好人生?說到“美好人生”,你會想到什么?追蹤724人的一生,能否找出幸福的模板?這個跨越80余年的研究,給不了終極定義,但也許能給你一些通往幸福的指引。
追蹤724人的一生,能否找出幸福的模板?這個跨越80余年的研究,給不了終極定義,但也許能給你一些通往幸福的指引。
最漫長的“幸福人生”研究
“從一開始,研究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找成功的前提條件。”喬治·維蘭特如是說。他是哈佛成人發(fā)展研究的第三任主持者。從1972到2004年,整整32年間,他為這項研究找資金,整理資料。退休后,他把這項研究總結成書。
這項研究始于1938年,迄今已經(jīng)超過80年,花費超過兩千萬美元。如今,這項研究已經(jīng)被交到第四任主持者、精神病學家羅伯特·瓦爾丁格手中。
最早的研究對象是268個哈佛本科生,此后又并入了456個來自波士頓貧民區(qū)、平均智商在95左右的青少年。而這項研究被稱為哈佛成人發(fā)展研究。
這724個人里,許多人已經(jīng)逝去,人生可以“蓋棺論定”。不過,他們的妻子、兒女又陸續(xù)加入了研究。這是為了破解“幸福人生”“成功訣竅”之謎而做的史上最漫長的跟蹤研究。
研究者們發(fā)現(xiàn),哈佛生與窮小子身上總結出的“成功訣竅”其實并無區(qū)別,無論你出身哪個階層,無論你的人生開局是抽中彩票還是一塌涂地,有些訣竅是適用于每個人的。
什么是美好人生
到底什么是美好人生?說到“美好人生”,你會想到什么?
以下就是這項研究認定的“人生贏家十項指標”,主要評定人的晚年成就。
關于事業(yè)、聲望和金錢,兩項:
1.60歲之前入選《名人錄》,得1分。
2.收入在受研究對象中排名前20%,得1分。
關于長壽和身心健康,四項:
1.心理壓力小,具體來說,就是既不需要頻繁進行心理治療,也不需要服用緩解精神痛苦的藥物。
2.65至80歲之間,工作狀態(tài)良好,能從情感和業(yè)余愛好里找到幸福。
3.75歲時仍然可以身體健康地做許多事。
4.80歲時不會酗酒、抑郁、長期焦慮,同時自認為健康快樂。
關于人際關系,四項:
1.達到人生里的“傳承”階段,不僅能關愛并幫助自己的子孫后代,還能關照到其他青少年和年輕后輩。
2.60至85歲之間的大部分時間里,擁有夫妻雙方均感幸福的婚姻。
3.60至75歲之間,與子女關系親厚。
4.60至75歲之間,除了妻子、兒女外,還擁有其他良好的社會聯(lián)系(知己、前同事、球友、牌友,等等)。
以上指標在受研究對象里排名前25%的,每項得1分。達不到前25%的,或者在某項指標評定之前就已去世的,則記0分。
最后有大概三分之一的人總分大于或等于4分,哈佛研究者把這群人定義為“十項全能”的人生贏家。
下一步,就是研究這些人是怎么贏的。
溫馨有愛的童年,是許多人最初的安全網(wǎng)
到底哪些早年因素會影響晚年的幸福安康?
童年有溫暖是好的,但童年不會決定你的一生 在研究里,出現(xiàn)了這樣的數(shù)據(jù)(按2009年美元價值來算):來自溫馨家庭的人,年均工資比來自不和睦家庭的人高出66000美元。受母親關愛的人,年均工資比不受母親關愛的人高出87000美元。年少時與兄弟姐妹關系良好的人,年均工資比與兄弟姐妹關系不好的人高出51000美元。有著最好童年的受研究對象里,一半達到了“最佳成人發(fā)展”。童年最糟糕的人里,只有八分之一達到同樣的最佳發(fā)展水平。
假如你幼年得到過愛與溫情(不一定來自父母),長大后就更容易交到朋友,也更容易建立穩(wěn)固的親密關系。你的處事和應對,也更容易讓別人選擇靠近你而非疏遠你。于是,你就更容易事業(yè)成功,得到高薪。
溫暖的童年就像一劑疫苗,可以保護你在成長過程里免受許多疾病的侵襲。但童年糟糕的人,也有翻身的機會。
擁有長久的婚姻是好的,但離婚未必是壞事 擁有長久的、互相依賴的美好婚姻絕對是好事。不過,離婚未必是壞事。重要的是婚姻的質(zhì)量,而不是婚姻的長度。
一段婚姻的質(zhì)量似乎早早就可以看出端倪,而且即使到晚年也不會有太大改變。
第一次結婚就過得不錯的28個人里,有26個在85歲時依然覺得自己的婚姻是幸福的。而那些婚姻一開始就不太順利,但堅持了多年或者熬到一方去世的30人里,只有5個人在80歲以后覺得自己的婚姻是幸福的——而且5人里有4人是妻子去世后再婚,繼而在后來的婚姻里找到了幸福。
還有一個令人意外的研究結論——不幸的童年,并不一定預兆著不幸的婚姻。一些人在后來的幸?;橐隼镏斡俗约和甑膭?chuàng)傷,然后生活就轉(zhuǎn)向了良性循環(huán)。
絕對不要酗酒 研究明確指出,酗酒是生活里問題和不幸的起因。往往是酗酒先出現(xiàn),然后才出現(xiàn)了失業(yè)、離婚和窮困潦倒。
一個開始酗酒的人,很快會被酒精變得面目全非。他的性格變得神經(jīng)質(zhì)、好斗、反社會,他的判斷力嚴重下降,因此會參與更多高風險行為(比如賭博、斗毆),放縱自己對其他東西上癮(比如吸煙)。
最終,酗酒者的身心受到酒精的嚴重傷害,他的事業(yè)、財務、人際關系都急速惡化,他周圍的家人也會因此變得不幸。
每個人都可以成長
一生很短,一生也很漫長。時間會慢慢治愈曾受過的傷。但曾經(jīng)得到的愛,卻不會在時間里褪色,而是能持續(xù)照亮一個人的一生。
若你的童年不幸,隨著時間推移,你越長大,童年的負面影響會越來越小;若你擁有溫暖的童年,即使你已垂垂老矣,童年被愛的經(jīng)歷,卻依然可以溫暖你。這可能是世界送給人類的一份溫柔而治愈的禮物。
研究的另一個發(fā)現(xiàn)是,人是可以終身成長的。即使是在中年時仍然苦悶的人,也可能擁有十分幸福的晚年。促使每個人成長的動力不同,每個人的成長方式也都不同。但相同的一點是,每段人生里,都經(jīng)歷過痛苦和掙扎。
(《中國青年報》 游識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