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怡
我喜愛雨后黃昏的老巷。無數(shù)次走過這條老巷,卻唯獨(dú)沉醉雨后黃昏的它。雨滴順著巷口老屋的瓦楞落下,成絲成縷;暈開一朵朵霓虹,如夢如幻……
“天氣清和樹蔭濃,冥蒙薄雨濕簾櫳?!表樦_下的青石板路往巷子里走,抬頭便見水霧中那家無名的老面館,一對頭發(fā)花白的老夫婦獨(dú)自經(jīng)營著。氤氳熱氣伴著老式電風(fēng)扇的嗡嗡作響,煙火的氣息在我心中一點(diǎn)點(diǎn)融化。
小雨已停,黃昏的夕陽籠罩著整個小巷,包括那亭亭玉立的繡球花。這是一位老奶奶種在巷子里的,每逢初夏便悄然綻開。寬大的葉片中,繡球花一簇一簇地開著,向人們報(bào)告著淺夏的訊息。我贊美老巷里的繡球花,雖沒有馥郁的芬芳,但它能開得長久,開得燦爛。
在繡球花前稍作逗留,繼續(xù)走向巷子深處,我來到一棵白果樹下。走在樹下,綠樹成蔭、層層疊疊,如同走過心里明明滅滅的悲喜。老巷里的人們都敬愛著這棵老白果樹,它代表著生命,代表著幸福,也代表著希望。
這里是整個巷子的核心,就在老樹不遠(yuǎn)處,有一盞昏黃的老路燈——這個巷子里唯一的光源。橘黃色的燈光混著夕陽,落在小巷里,照在老樹上;那老樹似乎成了下凡的老神仙,莊重得讓人望而生畏。但也正是這盞老路燈,將白果樹的枝、葉、果,幻化成幸福與希望。我輕輕地走近路燈,腳下的影子漸漸縮短,就像那積蓄了許久的憂愁,頃刻間便消失了。我羨慕那棵老白果樹,三毛曾經(jīng)寫過的話就此蹦進(jìn)我的腦海:“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恒,沒有悲歡的姿勢……”我深深地?zé)釔壑S昏中的老巷;更愛路燈與白果樹,像兩位智者,站在巷中向我招手。
告別了老樹路燈,順著腳下的路,來到老裁縫店。不知又闖入了哪個孩子的夢,幾個天真無邪的小男孩正趴在地上玩彈珠,稚嫩的童聲一下一下地敲擊著我的心靈。耳邊有縫紉機(jī)的轟隆聲,一位老奶奶將白發(fā)挽成髻,身著旗袍坐在其前。店內(nèi)掛著各式各樣雍容典雅的旗袍、古裙,那精美的刺繡不禁又讓我感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前方就是巷口。美景、詩意、親情、希望,鑄成一條幽深的老巷……
那昏黃的時光,時光里的巷子,巷子里的路燈,路燈里的老樹,老樹里的雨聲,雨聲里的童年,讓我尋找到了——一片被忽略的溫柔。
請?jiān)试S我再回首,再看一眼那寂靜幽深的老巷……
(指導(dǎo)老師:李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