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芳
摘? 要:近幾年來,我國經濟發(fā)展速度不斷加快,科學技術也在不斷提高,在建筑工程施工方面也在不斷進步,城市化進程的發(fā)展推動著我國城市建筑數量不斷擴大。人們對于建筑的施工質量與施工技術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為了進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質量對施工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加強施工現場管理的過程中也在不斷發(fā)展完善施工技術。本文對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現場施工管理提出了幾點簡單的建議,對施工技術的創(chuàng)新做出了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房屋建筑;施工技術;現場施工管理
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現場施工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工程項目準備期技術問題
建筑工程的設計方案的審查工作對現場施工的技術選擇、工程質量都有著指向性的影響。部分建筑企業(yè)對建筑工程設計方案的審查工作并不重視,審查圖紙時也不夠細致、嚴格,進而無法發(fā)現圖紙設計的參數錯誤、不合理之處以及與現場實況不符的地方,無法發(fā)揮設計圖紙對施工開展的指導作用,甚至會因其設計偏差影響施工進度及質量,增加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及資源浪費,不利于建筑企業(yè)的高實力、高收益發(fā)展。此外,建筑企業(yè)的成本預算及控制技術也存在不成熟、不健全的缺陷,往往會出現成本預算無法滿足現場施工需求的情況,導致成本預算無法起到對建設項目的統(tǒng)籌規(guī)劃、指導約束作用,不利于建筑企業(yè)的經濟收益提升及高質量發(fā)展。
1.2 建筑材料與機械設備的問題
建筑材料不僅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還在施工成本中有極大的占比。部分建筑企業(yè)對建筑材料的選擇不成熟、不科學,往往會出現其所選定的建筑材料與工程不適用、不匹配的現象,不僅會因二次選購、施工而造成資源浪費,還會對施工質量及進度造成影響。機械設備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部分建筑企業(yè)在施工器材的選擇和操作上也存在諸多不規(guī)范、不合理之處,例如設備器材的數量型號與施工需求不匹配,不利于現場施工的有序開展。
1.3 施工人員崗位素質不高
建筑工程的現場施工工作人員大多存在崗位素質不高的現象,直接表現為施工人員的依從性差、管理意識差,甚至部分施工人員無視管理制度及施工要求,出現崗位工作的隨意性、違規(guī)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現場管理工作及現場施工的高質量開展。施工人員的團隊合作意識也較差,施工團隊之間的配合度也不盡如人意,導致建筑工程的施工進度及質量不理想,在無形中增加了不必要的施工成本。此外,部分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極差,常出現不戴安全帽、不穿安全防護服的行為,對施工人員的安全及施工進度造成極大的威脅。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概述
2.1基礎工程技術
建筑工程中的基礎工程技術實際上指的就是地基處理技術,對于建筑工程來說,地基是承載整個建筑物的核心與基礎,地基的建設與處理也就成為了整個建筑項目中的重中之重。由于不同地區(qū)的地形地貌以及地質條件和氣候變化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處理建筑工程地基問題的時候需要結合不同地區(qū)的特點采取不同的工程技術來進行處理。首先需要結合土質類型選擇符合當地土壤條件以及環(huán)境要求的地基建設方式,其中包括強夯法、墊層法等技術手段。
2.2鋼筋混凝土技術
鋼筋作為建筑工程項目中最常用的一種施工材料之一,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首先應該控制好鋼筋的質量,通過嚴格檢查鋼筋材料的出廠合格證書以及其他的質量證明材料等數據信息,嚴格保證選購的鋼筋材料符合建筑工程的使用標準。此外還需要做好對鋼筋材料的二次檢查,通過不定期抽檢的方式對其承壓能力等強度屬性進行檢測,務必保證其真正符合使用要求再投入使用,并做好相關的施工記錄。
2.3電氣施工技術
電氣施工技術中最關鍵的就是電氣接地的問題,電氣接地技術作為整個建筑工程內部施工技術中的核心內容,與建筑結構的鋼筋混凝土施工質量息息相關。因此要想保證電氣施工過程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能夠進行有效和安全地鏈接,需要采用先進的技術進行電氣接地處理,一方面提高用戶的使用感受,另一方面則能夠有效保證用戶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
3房屋建筑現場施工控制措施
3.1對施工原材料進行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原材料的質量是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這就需要做好材料的采購、進場檢驗以及存儲等多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對砂石以及骨料等材料的進場需要做好檢驗,進而保障材料的質量和標準相匹配。在進行混凝土材料的使用中,要對混凝土做好現場的攪拌工作,并做好對混凝土攪拌工作的監(jiān)督,提升混凝土配合比和設計情況的一致性。在進行成品混凝土的購入中,可以審核混凝土站的資質,同時根據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記錄等做好質量的證明,進而保障混凝土的質量以及安全性能。對于材料的進場要見證取樣,檢驗實驗室的情況,在材料復檢報告出來以后,確保合格才可以實施下一步工作。
3.2施工人員職業(yè)素質進行控制
對于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質量提升來講,離不開對人員素質的重視,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應首先分析施工現場土體的實際情況,并結合地質勘查部門的數據來測量施工圖是否能提高地基承載力。例如,施工前,施工人員需要選擇鉆孔位置和鉆孔距離,施工單位應配置具有較高專業(yè)素質的施工人員,以保證地基的施工質量。施工單位應配備專業(yè)人員對現場施工進行監(jiān)督管理,制定科學的操作規(guī)程,降低施工風險。監(jiān)理人員還應在機械施工過程中進行動態(tài)管理,確保機械作業(yè)的合理性,減少返工的概率。
3.3對地基基礎進行力學實驗
為保證地基承載力,應根據地基處理方法的選擇進行相應的力學試驗。如更換墊層時,應對材料的力學性能進行測試,以確保含泥量、壓碎值等力學性能符合圖紙要求。換填墊層施工時,換填材料應分層填筑壓實,每層填筑厚度應符合國家規(guī)范。在每一填筑層進行充分碾壓,確保壓實度符合要求后,在換填層以上進行填砂試驗,壓實度符合施工圖紙要求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應注意,地基處理后,地基的承載力應在地基上進行測試。當地基承載力達到繪圖標準時,可以進行下一步施工。如果地基承載力不符合要求,應及時聯系設計單位制定合理的處理方案。
3.4施工現場質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要根據國家標準制定的施工現場操作工藝制定施工工藝,確保施工工藝的科學性。施工現場應進行信息管理,準確記錄施工現場情況,為以后驗收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基礎。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調整施工方案,充分掌握處理情況,嚴格控制施工質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施工是一個非常復雜、涉及面廣的過程,在一個完整的建筑作業(yè)中,首先對于施工技術,最核心環(huán)節(jié)即基礎建設,其次是主體結構,主體結構的測量和建造技術直接作用在最終的成品上,最后就是建筑過程的規(guī)范管理制度和積極有效的監(jiān)督制度,為建筑工程的完成“添磚加瓦”,為了適應不同時期對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不但要在建筑技術整體上提升,還要繼續(xù)找尋更節(jié)能堅固的建筑材料,以及創(chuàng)新的建筑施工條件,只有兼?zhèn)淞怂羞@些條件才能做好整體的施工工作,建造出人民滿意的建筑工程。
參考文獻:
[1]邢紅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現場施工管理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9(36):209-210.
[2]趙衛(wèi)國.房屋建筑現場施工技術管理問題及對策[J].建材與裝飾,2019(36):175-176.
[3]徐楷晨.淺談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其現場施工管理[J].居舍,2019(36):43-44.
[4]馮宗倫.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其現場施工管理探討[J].門窗,2019(24):126.
[5]汪洋.建筑工程現場施工中安全措施和施工技術管理探究[J].門窗,2019(2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