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娟 王猛 郭 惠
南京國聯電力設計有限公司(210000)
為加快清潔低碳、安全高效電網建設,減少碳排放,打造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綠色智慧變電站,文章對變電站開關室、電容/電抗器室、二次設備室設備發(fā)熱情況進行了分析。變電站內的高低壓配電室,如高壓開關室、電容器室、電抗器室等,均安裝有眾多電氣設備,這些電氣設備對運行環(huán)境有較高的要求。文章提出空調精準送風方案,通過設備選型、設計優(yōu)化等,減少變電站空調設備能耗,降低變電站間接碳排放,努力實現變電站低碳乃至零碳運行。
本工程基于110-A2-6典型設計方案,主變容量遠景規(guī)劃為3×50MVA,本期建設2×50MW,電壓等級為110kV/10kV。變電站采用全戶內雙層布置,高8.7m、長34m、寬17m;1層為主變室、35 kV/10kV配電裝置室、110kV GIS室,2層為電抗器/電容器室、二次設備室[1]。
國內外的研究人員深入研究了高壓配電室環(huán)境參數之間的關聯性,根據室外氣象參數及室內設備運行環(huán)境要求,建立溫濕度數學模型以及GIS室SF6逸散規(guī)律的模型,通過改變室內送風溫濕度和送風量來控制變電站室內運行環(huán)境。
35kV/10kV配電裝置室、電容器/電抗器室的設備發(fā)熱量較大,采取通風+空調相結合的方案;當通風系統不能滿足室內溫度要求時,采用變風量空調機組進行降溫通風。在二次設備室、消控室還同時設置了變風量空調系統,以滿足環(huán)境舒適性要求。
根據《發(fā)電廠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程》[2]選取變電站各房間空氣參數,結果見表1。
表1 室內采暖、通風和空調設計參數
根據電氣設備發(fā)熱量及其他負荷,計算本工程空調的夏季總冷負荷、冷指標和冬季總熱負荷、熱指標。
夏季冷負荷為62.4kW,冷負荷指標為165 W/m2。
冬季熱負荷為38.17kW,熱負荷指標為92 W/m2。
本工程采用低碳的變風量空調系統,根據電氣設備運行工況及室外氣象參數,實時自動調節(jié)送入房間的風量,達到節(jié)能的目的。通過合理設計空調通風管道,實現空調區(qū)域精準、均勻送風,迅速降低或提高空調區(qū)域的溫度和濕度,使得電氣設備的運行工況更加安全穩(wěn)定。10kV配電裝置室、GIS室及主變室中部分二次設備選用一臺變風量空調機組,總制冷量為40kW,風量為7200m3/h;電容器室、二次設備室選用一臺變風量空調機組,總制冷量為25 kW,風量為4800m3/h[3]。
根據各個設備間的環(huán)境溫度和氣流組織要求,在10kV配電裝置室、主變室二次柜、GIS室二次柜處設置空調系統,采用變風量空調機組配合長風管的方式進行空調定點、精準送風。通過采取以上措施,可以更好地保證電氣設備對溫濕度的要求,從而保障電氣設備安全穩(wěn)定運行。各設備房間空調設備布置如圖1所示。
圖1 各設備房間空調設備布置圖
1)本工程采用變風量空調系統,根據電氣設備運行工況及室外氣象參數,實時自動調節(jié)送入房間的風量,達到節(jié)能的目的。
2)通過對空調通風管道的合理設計,實現對空調區(qū)域的精準、均勻送風,可以迅速降低或提高空調區(qū)域的溫度和濕度,使得電氣設備的運行工況更加安全穩(wěn)定[4-5]。
3)本工程采用精準送風方式,合理降低房間空調負荷,從而降低空調用電負荷。由于采用了精準送風的方式,提高了空調送風效率,節(jié)能效果突出;與傳統的分體空調方式相比,能耗降低達33%,運行費用可降低40%以上,具有明顯的節(jié)能優(yōu)勢。兩種空調方式的節(jié)能效果對比見表2。
表2 不同方案能耗對比表
本工程采用變風量空調機組,采用精準、均勻送風方式,與常規(guī)空調方案相比,裝機容量減少了12.7kW,年用電量減少了5.5 萬k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