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
·2000年3月,以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數字電影工作室為基礎,成立華龍電影數字制作有限公司,承擔電影數字產業(yè)化示范工程 《電影數字制作系統及應用研究開發(fā)》項目。
·2000年10月16日,國家科技部高新技術發(fā)展及產業(yè)化司在北京主持召開了 《高精度連續(xù)圖像數字處理系統及應用研究》項目驗收會。該項目是國家重點攻關科研項目,由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牽頭,聯合清華大學國家光盤中心申報立項。驗收專家組認為本項目具有國內領先水平,一致同意通過項目驗收。
·2000年10月,2000年全國電影技術工作暨電影專業(yè)委員會六屆二次會議在鄭州召開。會上討論了國家重點支持的三個電影技術項目,分別是:高精度連續(xù)圖像數字處理應用研究項目;“2131工程”,讓農民在21世紀初,每村每月看到一場電影;扶持影院進行多廳化改造。
·2000年12月,上海八一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研制成功井岡山2000型35mm 移動式電影放映機。
·2000年,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文化部聯合下發(fā)《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影業(yè)改革的若干意見》,標志著中國電影的改革步伐開始全面提速。
·2000年,作為一家私營企業(yè)與中直國營企業(yè)合資的公司,蕪湖影星銀幕有限責任公司研制生產的漫反射金屬銀幕已占領國內80%的銀幕市場,并出口新加坡、泰國、韓國、澳大利亞等國。
·2001年6月,上??萍拣^引進的我國首座70 mm 15片孔IMAX巨幕(2D/3D)電影院落成開業(yè)。
·2001年10月28日—31日,全國電影技術工作暨電影專業(yè)委員會六屆三次會議在青海省西寧市召開。會議指出,“十五”期間將全面開展科技創(chuàng)新,在電影制作、洗印和發(fā)行放映方面全面推進數字化和網絡化。
·2001年12 月18 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文化部發(fā)布 《印發(fā) 〈關于改革電影發(fā)行放映機制的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提出了改革電影發(fā)行放映機制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有利于優(yōu)秀國產影片發(fā)行放映、占領市場的有效機制,制定了要繼續(xù)堅持進口影片“統一進口,以進帶出”;拓展國有主渠道,建立兩家進口影片發(fā)行公司;實行以院線為主的發(fā)行放映機制等細則。
·2001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辦公廳頒布下發(fā)了 《電影放映員國家職業(yè)技能標準》。
·2002年1月15日—16日,全國電影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要加快電影集團化和院線制改革;要落實好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文化部聯合制定的《關于改革電影發(fā)行放映機制的實施細則(試行)》,扶持放映業(yè),促進電影放映規(guī)模經營;要全面實施“2131”工程,開拓農村電影市場;要強力推進電影科技創(chuàng)新,積極培育電影新的增長點。
·2002年4月24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局在京召開了 《供電視播放用影片安全畫面范圍的位置和尺寸》《16 mm 電影光學聲帶負片的錄音位置和尺寸》《35 mm 和16 mm 電影發(fā)行影片字幕 最大可允許區(qū)域的位置和尺寸》等四項國家標準及《數字立體聲電影院的技術標準》廣播電影電視行業(yè)標準的專家審查會。審查委員會一致通過了這些標準的審查。
·2002年6月4日,南京音霸音響電子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數字立體聲影院還音設備”通過江蘇省科技廳的科技成果鑒定,填補了國內空白。同年10月,該公司研制的系列功率放大器、揚聲器通過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局數字立體聲影院還音設備應用示范驗收委員會的鑒定驗收。
·2002年6月5日,南京金南影視聽設備有限公司研制開發(fā)生產的35 mm 短焦高保真放映物鏡通過產品鑒定,填補了國內空白。
·2002年6月,中影集團將首批1.3K 數字放映機安裝到13家位于大城市的主要影院,開始建立由100個數字影院組成的數字院線。
·2002年9月,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頒布了《電影院星級評定要求 (試行)》,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對電影院的星級評定工作。
·2002年9月—10月,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與美國迪士尼公司合作,更新拍攝了環(huán)幕電影《中華掠影》。該片于2003年10月開始在美國迪士尼的新世紀主題公園中國館內長期放映。
·2002年10 月23 日—25 日,2002年全國電影科技工作會議暨電影專業(yè)委員會六屆四次會議在杭州市召開。會上,布置了星級影院評定辦法及評定要求;研討了用數字高清拍攝電影的工藝技術規(guī)范及相關要求;交流了我國數字影院技術的發(fā)展、電影數字特技制作基地建設等情況。
·2002年,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局頒布了《數字電影管理暫行規(guī)定》和 《數字電影技術要求(暫行)》文件。
·2002年,截至該年,我國先后在國內外拍攝環(huán)幕電影20余部,建有環(huán)幕電影院(廳)30余座。
·2003年1月,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評定出我國首批6 家五星級電影院:北京華星國際影城、上海永樂影城、常州亞細亞影視城、上海超級電影世界、深圳新南國電影城及廣東中華廣場電影城。
·2003年3月,北京電影學院成立數字媒體技術研究所,建成“數字電影實驗室”。次年1月,開始招收數字電影技術研究方向碩士研究生。同年3月,建成“特種電影實驗室”,開始數字立體電影攝制技術的研究和教學工作。
·2003年7月,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技術質量檢測所建立。
·2003年11 月5 日—7 日,2003年全國電 影科技工作會議暨電影專業(yè)委員會六屆五次會議在南京市召開。會上,討論了如何提高電影質量尤其是傳統膠片電影質量、電影制作和電影放映如何推進數字立體聲普及應用等;指出要建立高質量電影院線,以星級影院的建設帶動院線的質量全面提高。
·2003年12月16日,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承擔的國家科技部社會公益項目 《數字電影版權保護及發(fā)行管理體系》通過驗收。
·2003年12月17日,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承擔的《電影放映全數字化示范工程》通過驗收,該工程為我國數字影院建設提供了指導方向。
·2004年3月,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數字節(jié)目管理中心成立。
·2004年3月18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發(fā)布《電影數字化發(fā)展綱要》,提出“充分利用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手段,加快推進我國電影數字化進程”,明確提出要積極推進城鎮(zhèn)數字影院建設。
·2004年8 月27 日,中國電影 器材公司BIRTV 組委會在中國電影集團舉辦了“數字電影論壇”,圍繞數字電影技術發(fā)展規(guī)劃、對數字電影發(fā)展的10項支持政策、國內外數字電影發(fā)展現狀等主題進行了交流。
·2004年8月,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在環(huán)球數碼創(chuàng)意科技有限公司的配合下,為四川廣安鄧小平紀念館安裝了一套三幕同步服務系統,成功建成了中國首座4K 數碼影院。
·2004年10 月31 日—11 月3 日,2004年 全國電影科技工作暨廣電總局科技委電影專業(yè)委員會七屆一次會議在西安市召開。會上,圍繞紅光還音應用技術等電影科研成果、電影技術標準的制修訂等工作進行了主題發(fā)言,并邀請國外知名企業(yè)代表介紹其最新產品及相關工藝技術。
·2004年12月2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數字節(jié)目管理中心組織研制的數字電影流動放映系統通過技術鑒定。
·2004年,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局發(fā)布《關于加快電影產業(yè)發(fā)展的若干意見》《電影數字放映暫行技術要求》《電影數字化發(fā)展綱要》《用數字方式攝制電影節(jié)目的暫行技術要求》《流動電影數字放映暫行技術要求》等文件。
·2004年,中國電影華表獎正式設立優(yōu)秀數字電影技術獎。
·2004年,國家投入2億元專項資金用于啟動國內城市數字示范院線的建設,至年底全國已有數字影院166座。
·2004年,截至該年,在電影技術領域,已經制定國家標準39項、行業(yè)標準20項。
·2005年是中國電影百年華誕,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舉辦了一系列慶?;顒印?2月28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等中央領導親切會見了參加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慶祝大會的代表并合影留念。
·2005年2 月,北京電影學院成立影視技術系,開始招收本科生。
·2005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19770-2005 《電影 評價電視用電影和幻燈的觀看條件 彩色、亮度和尺寸》發(fā)布,2005年12月1日實施。
·2005年6月28日,數字電影流動放映系統在浙江臺州成立了全國首個數字電影進農村電影放映試點。
·2005年8月,由八一電影制片廠與中國電影集團華龍公司合作,首次采用DI數字中間片工藝進行調色配光,完成了影片 《太行山上》的制作,并在全國發(fā)行。
·2005年9月,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技術質量檢測所通過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的認可,獲得國家級檢測認證資質。
·2005年10月20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局批復北京時代今典傳媒科技有限公司組建全國性的“時代華夏數字電影院線”,這是中國第一家民營全資的數字電影院線。
·2005年11 月6 日—8 日,2005年全國電 影科技工作暨電影專業(yè)委員會七屆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組織了中影集團、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技術質量檢測所、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數字節(jié)目管理中心、北京電影洗印廠、上海電影技術廠、電影學院等單位的專家,就DCI數字影院技術規(guī)范、數字影院發(fā)展現狀與趨勢、數字電影流動放映系統、數字放映系統檢測、數字電影拍攝技術研究以及膠片拷貝洗印技術質量管理、城市影院建設與星級評定等與我國當前電影技術工作密切相關的主題進行了演講。
·2005年,《數字電影流動放映系統暫行技術要求》頒布執(zhí)行。
·2005年,我國數字立體聲影院增加到1400余家,在冊的計算機售票影院達1442家,數字影院達200余家。
·2006年1月,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局主管,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技術質量檢測所主辦的學術期刊 《影視技術》雜志更名為 《現代電影技術》。
·2006年4月14日,中國電影發(fā)行放映協會電影器材技術分會經民政部批準成立。
·2006年10月1日,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負責起草的國家標準GB/T 20231-2006 《電影 后期制作素材的交換》開始實施。該標準規(guī)定了35 mm和70 mm 電影用于國際間和國內交換的后期制作素材的畫面和聲音的某些參數和技術特性,還規(guī)定了一種以包含在后期制作畫面素材內的標準測試畫面為基礎的質量評估方法。
·2006年11月9日—12日,2006年全國電影科技工作暨電影專業(yè)委員會七屆三次會議在海南省三亞市召開。會議強調,“十一五”期間電影科技的主要任務是:重視發(fā)展戰(zhàn)略與技術政策研究;加強規(guī)劃、標準和質量技術監(jiān)督工作;采用先進技術,提升電影數字化制作、發(fā)行、放映的水平;進一步發(fā)揚傳統電影技術的優(yōu)勢,提高常規(guī)膠片電影的拍攝和洗印質量;利用衛(wèi)星和網絡技術積極推動數字電影傳輸發(fā)行;加快影院技術改造步伐,大力倡導新建、改建具有現代化水平的多廳影院和符合技術標準的數字影院(廳),建立面向不同市場的多層次的電影放映應用體系;建立適應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的數字電影技術保障系統;充分利用行業(yè)資源,積極開展新興媒體業(yè)務,創(chuàng)新技術應用模式和業(yè)務模式;加強科技創(chuàng)新,培養(yǎng)科技人才,充分發(fā)揮科技引領作用。
·2007年3月11日,時代今典公司聯合中科院自主研發(fā)的“蒙太奇”2K 數字電影播放機系統首次亮相上海百聯又一城影城。該系統采用JPEG 2000格式,播放效果達到2048×1080 像素,是按DCI標準設計制造的具有中國品牌的第一臺2K 數字電影播放機。
·2007年5月25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發(fā)布《關于印發(fā)〈農村數字電影發(fā)行放映實施細則〉的通知》。
·2007年5月28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指導性技術文件GD/J 013-2007 《數字電影流動放映系統技術要求》開始實施。
·2007年8月2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指導性技術文件GD/J 014-2007 《數字影院 (中檔)放映系統技術要求》開始實施。
·2007年8月3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指導性技術文件GD/J 016-2007 《數字電影流動放映系統檢測方法》開始實施。
·2007年8月13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指導性技術文件GD/J 017-2007 《數字影院暫行技術要求》開始實施。
·2007年8月23日,國家標準GB/T 21048-2007《電影院星級的劃分與評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fā)布,并定于2007年12月1日實施。
·2007年9月1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批準、發(fā)布的廣播電影電視行業(yè)標準GY/T 39-2007《電影發(fā)行拷貝技術質量規(guī)范》正式實施,GY 39-1987《35 mm 和16 mm 電影發(fā)行拷貝的出廠技術質量要求》同時廢止。
·2007年11月8日—10日,2007年全國電影科技工作會議暨電影專業(yè)委員會七屆四次會議在廈門市召開。會上重點介紹了“推動安全播出可靠性進一步提高”“無線覆蓋”“移動多媒體廣播”“村村通”等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的重大工程項目的進展情況,以及農村數字電影流動放映的推進情況。
·2008年1月30日-31日,全國電影工作會議在北京市召開。會議指出要大力推動科技創(chuàng)新,以數字化技術為先導,積極推動電影產業(yè)的變革和進步。
·2008年7月17日,首家激光放映光源的數字影廳在北京UME 華星國際影城舉行揭幕儀式。來自國家科技部、中國科學院、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等部門的眾多嘉賓參加儀式,體驗了以激光作為放映光源的數字電影放映設備所創(chuàng)造的色彩絢麗、自然逼真的激光顯示,并共同觀看了用該系統放映的電影《赤壁》。
·2008年7月31日,中國電影集團公司隆重舉行了“國家中影數字制作基地落成典禮”。國家中影數字制作基地建設的目標是“建成為亞洲第一、世界一流的電影制作基地”。
·2008年11 月14 日—16 日,2008年度全國電影科技工作會議暨電影專業(yè)委員會八屆一次會議在襄樊八一廠湖北分廠舉行。會議期間,與會專家作了以下主題發(fā)言:中影集團數字電影制作基地建設情況、電影數字發(fā)行放映的監(jiān)管服務系統和數字3D 電影及其在國內的現狀與發(fā)展等。
·2008年12月18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局為進一步適應電影產業(yè)化、數字化發(fā)展,鼓勵社會力量,充分運用數字技術制作、發(fā)行和放映電影,滿足市場對高質量電影片源的需要,發(fā)出《廣電總局電影局關于數字電影母版實行有償收集的通知》,公布《數字電影母版有償收集暫行規(guī)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實施。
·2008年12月29日,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建所50周年慶祝大會在北京舉行。自1958年成立以來,該所為促進我國電影科技的發(fā)展和先進電影設備的國產化發(fā)揮了主力軍的作用。
·2009年4月29日,全國廣播電影電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電影分技術委員會第一次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確定了5個方面的工作重點,即:行業(yè)標準清理工作;標準體系的研究;加強標準工作管理;提高標準化工作水平;做好信息服務工作。
·2009年6月22日,上海文廣科技公司的中檔(1.3K)HDM-505型數字電影服務器獲得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首批中檔數字電影設備質量認定證書。
·2009年7月1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發(fā)出了《廣電總局關于頒布2008年度科技創(chuàng)新獎獲獎結果的通知》。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主持起草的國家標準GB/T 21048-2007 《電影院星級的劃分與評定》獲“科技創(chuàng)新突出貢獻獎”和“標準一等獎”;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技術質量檢測所、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數字節(jié)目管理中心起草的GD/J 013-2007 《數字電影流動放映系統技術要求》獲“標準二等獎”,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技術質量檢測所起草的GD/J 016-2007 《數字電影流動放映系統檢測方法》獲“標準三等獎”。
·2009年11 月12 日—13 日,2009年度電影科技工作會暨電影專業(yè)委員會八屆二次會議在寧夏銀川市舉行。會上著重介紹了“十二五”電影科技規(guī)劃的基本思路和中國電影發(fā)展的總體目標,指出要加快推進電影數字化轉換,大力推廣數字技術在電影制作、發(fā)行、放映、存儲、監(jiān)管等環(huán)節(jié)廣泛應用,充分發(fā)揮數字技術對電影產業(yè)發(fā)展的支撐作用。
·2010年1月4日,3D 影片《阿凡達》在中國上映,票房超10億人民幣,在中國掀起了3D熱潮。
·2010年1月21日,國務院發(fā)布了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電影產業(yè)繁榮發(fā)展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在總體要求、基本原則、發(fā)展目標和主要措施中,都把鼓勵支持和推動電影的科技創(chuàng)新提到了相當重要的位置。
·2010年2月5日,為貫徹落實中央領導與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領導關于數字3D 電影技術發(fā)展的重要批示精神,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局主辦、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承辦的“3D 電影技術發(fā)展”座談會在京召開。
·2010年9月,武警數字電影院線成立,為武警部隊發(fā)行放映數字電影奠定了基礎。
·2010年10月14日,GD/J 032-2010 《電影送審標準拷貝聲畫技術質量主觀評價方法》開始實施。
·2010年10月14日,GD/J 033-2010 《電影送審數字母版聲畫技術質量主觀評價方法》開始實施。
·2010年10月14日,GD/J 029-2010 《數字電影流動放映監(jiān)管信息GPS/GPRS接口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暫行)》開始實施。
·2010年10 月21 日—23 日,2010年全國電影科技工作會暨電影專業(yè)委員會八屆三次會議在昆明市召開。會議提出:要進一步提高國產影片制作水平,建立合理的數字化發(fā)行與運營格局;規(guī)范電影市場,保障電影放映質量;推進電影數字化轉換,鼓勵影片的數字化拍攝、制作與發(fā)行;推動城鎮(zhèn)數字影院建設,完善電影數字化發(fā)行放映網絡;發(fā)展民族電影工業(yè)尤其是發(fā)行放映領域的國產化設備的研究。
·2010年10 月22 日,“奧視佳 (OTHKA)攝像機運動控制系統”參加了2010創(chuàng)新中關村主題活動中關村創(chuàng)意產業(yè)創(chuàng)新產品 (技術)發(fā)布會。該系統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虛擬現實技術實驗室研發(fā),是國內首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攝像機運動控制系統。
·2011年6月,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承擔的《電影數字拷貝傳輸和播放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完成利用衛(wèi)星網絡進行電影數字拷貝傳輸的整體技術體系研究,整體傳輸技術方案通過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技司組織的技術論證;同年7 月,項目轉入到實際傳輸和示范試驗階段;9 月至12月,項目轉入小規(guī)模覆蓋傳輸運營示范階段。
·2011年8 月3 日,廣播電影電視行業(yè)標準GY/T 247-2011 《影院管理系統基本功能和接口規(guī)范》發(fā)布實施。
·2011年8月23日,巴可公司與中影集團在北京共同宣布,由巴可旗下兩家子公司——巴可偉視(北京)電子有限公司、巴可中國 (控股)有限公司與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中國電影器材有限責任公司合資的中影巴可 (北京)電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11年10月8日,廣播電影電視行業(yè)標準GY/T 251-2011 《數字電影流動放映系統技術要求和測量方法》和GY/T 250-2011 《數字電影流動放映系統用投影機技術要求和測量方法》發(fā)布實施。
·2011年10 月25 日—28 日,2011年度全國電影科技工作會暨廣電總局科學技術委員會電影專業(yè)委員會八屆四次會議在安徽省黃山市召開。數字技術應用是本次會議的主題,關注熱點包括TMS影院信息管理系統、高幀速率效果比較研究和數字影像存檔等。
·2011年12月13日,“中國巨幕系統發(fā)布及現場演示會”在北京UME 國際影城 (雙井店)召開。會議由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影數字巨幕 (北京)有限公司聯合舉辦。“中國巨幕”由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協同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相關科研單位共同研發(fā),是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影院巨幕系統,打破了單一國外品牌在高端巨幕放映市場的壟斷。
·2011年,國家電影事業(yè)發(fā)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簡稱國家電影專資辦)組織研發(fā)并部署了“全國電影票務綜合信息系統”。
·2011年,中國電影器材公司面向市場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FEC-TMS影院管理系統。
·2012年2月1日,在美國好萊塢,由北京東方全景有限公司和北京電影學院聯合攝制的3D 紀錄片《世博之光》在國際3D 學會主辦的第三屆3D創(chuàng)作藝術獎評選中榮獲評委會大獎。這是獲得這一高級別國際獎項的首部中國3D 影片。
·2012年4月11日,GY/T 256-2012 《數字電影中檔放映系統技術要求和測量方法》發(fā)布實施。
·2012年7月26日,GD/J 040-2012 《數字電影巨幕影院技術規(guī)范和測量方法》發(fā)布實施。
·2012年10月17日—19日,全國電影科技工作會暨電影專業(yè)委八屆五次會議在無錫市召開。會議代表提交了以下技術建議書:關于開展電影院信息化體系建設的建議;關于推進電影數字拷貝發(fā)行采用衛(wèi)星傳輸的建議;關于影片平面轉立體技術研究的建議;關于制定《數字電影母版存檔技術規(guī)范》的建議。
·2012年11月29日,電影 《一九四二》在國內上映,它是國內首部采用杜比全景聲 (Dolby Atmos)混音和放映的電影?!兑痪潘亩吩谥袊娪凹瘓F中影數字制作基地進行混音。中影電影數字制作基地是全球首批具備杜比全景聲混音能力的后期制作機構之一。
·2012年,截至年底,我國擁有數字銀幕12787塊,較2011年底增加4394 塊,銀幕數字化率達到97.4%,較2011年底增長7.2%;擁有數字影院2956個。其中,9639塊數字銀幕支持3D 立體放映,3D 立體銀幕占數字銀幕的比例達到75.4%;2831個數字影院可進行3D 影片放映,占數字影院的95.8%。
·2013年1月19日,《立體聲多聲道制作及還音系統研發(fā)》項目驗收會在南京市成功召開。該項目是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局2012年下達的《中國巨幕與系統研發(fā)》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中國電影器材公司與南京中廣華夏影視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發(fā),并于2012年當年完成項目研發(fā)、實施應用階段。
·2013年2月21日,中國電影股份中國電影器材有限責任公司數字影院管理系統 (TMS)與中器控股公司中影環(huán)球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數字影院網絡運營中心(NOC)項目通過驗收。
·2013年7月,北京電影學院成立中國電影高新技術研究院。
·2013年10月23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科技委電影專業(yè)委員會八屆六次會議在江西省南昌市召開。會議著重對信息化、網絡化背景下的電影科技發(fā)展趨勢進行闡述,強調信息化、網絡化、產業(yè)化、數字化發(fā)展是中國民族電影工業(yè)應當重視的方向。
·2013年年底,GD/J 047-2013 《數字影院立體放映技術要求和測量方法》發(fā)布實施。
·2014年6月,國家財政部、國家發(fā)改委、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出臺 《關于支持電影發(fā)展若干經濟政策的通知》,從財政補貼、稅收優(yōu)惠、金融支持、土地政策等八個方面全方位支持電影業(yè)發(fā)展。
·2014年8月28日,中影光峰激光影院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在京舉行。
·2014年10月28日—30日,全國電影科技工作會暨總局科技委電影專業(yè)委八屆七次會議在江蘇省揚州市召開。會議指出要加快電影網絡化、信息化體系建設步伐,積極構筑由影院數字拷貝衛(wèi)星分發(fā)接收系統、影片密鑰管理系統 (KDM)、影院計算機售票系統、影院管理系統 (TMS)和影院網絡運維中心(NOC)“五位一體”組成的新型高效的技術保障服務管理體系,為市場經營與業(yè)務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技術保障。
·2014年,據美國市場調研公司IHS 數據顯示,中國3D 電影票房收入首次超過北美地區(qū),列全球首位。
·2015年2月9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發(fā)布《關于加強影院放映技術管理、提高電影放映質量的通知》和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關于做好電子商務售票工作的通知》。
·2015年4月19日,美國拉斯維加斯棕櫚樹度假酒店的布蘭登影城(Brenden Theatres)1號廳配備第三代中國巨幕系統,并開始對外試營業(yè)。這是中國巨幕系統首次落戶美國主流影院。
·2015年5月13日,電影智能家庭影院“同步院線”實驗平臺簽約儀式在深圳文博會舉行。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聯合TCL全球播公司、深圳定軍山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搭建的智能家庭影院運營示范技術平臺,做到了與現有影院技術模式、發(fā)行模式和檔期模式相同步,是應對新媒體挑戰(zhàn)、創(chuàng)新觀影模式、拓展傳統電影市場、探索中國電影走出去的有益嘗試和有效途徑。
·2015年5月19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發(fā)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關于認真做好影院放映質量相關知識學習、宣傳與貫徹的通知》。為切實提高電影放映質量,電影局組織編印了《電影放映質量手冊》《電影院放映崗位職責和操作規(guī)程》和《電影放映相關技術標準摘編》。
·2015年7月16日—17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規(guī)范電影市場秩序、提高影院放映質量”工作會議在重慶市召開。全國電影政府主管部門、各城市電影院線公司、總局直屬電影單位、中國電影制片人協會、中國電影發(fā)行放映協會和其他行業(yè)機構代表參加了會議。
·2015年8 月25 日—27 日,ISO/TC 36 (國際標準化組織電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23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期間,與會代表于26日前往千禧街中影國際影城,參加全球首家全激光影城啟動儀式,體驗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光效3D 系統、ALPD (先進的激光熒光粉顯示技術)激光放映技術、中國巨幕等優(yōu)質電影技術。與會代表于27日上午參加了第十二屆數字電影論壇,下午參觀了BIRTV 2015展覽。這些活動展示了當前中國電影市場的最新技術和設備,凸顯了國產電影技術從接軌國際到引領國際潮流的發(fā)展趨勢。
·2015年11月26日—27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科技委電影專業(yè)委員會八屆八次會議在成都市舉行。會議提出“十三五”電影科技發(fā)展規(guī)劃設想:到2020年,電影拍攝制作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全面增強,國產高新技術格式電影的創(chuàng)作數量和技術質量顯著提升;電影發(fā)行放映基本實現信息化網絡化,影院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建成數字影院信息化管理與服務體系;數字電影技術研發(fā)和應用水平顯著提升,設備國產化率明顯提高;高新技術監(jiān)管手段廣泛應用,電影市場規(guī)范有序;建成我國電影產業(yè)信息化技術自主創(chuàng)新體系,培養(yǎng)一批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基本形成與我國電影產業(yè)發(fā)展目標相適應的信息化技術體系和運行機制。
·2016年1月12日,全國電影市場管理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聚焦票房偷漏瞞報和放映質量,宣讀了《關于開展電影市場秩序專項治理活動實施方案》。方案的治理重點包含:票房偷漏瞞報屢禁不止,雙系統、假系統、人工票、不計票等形式不同程度存在,盜錄盜放行為,結構票價,放映質量,有些影院在與片方和發(fā)行方對接環(huán)節(jié),以不正當手段索取賄賂,大行潛規(guī)則,直接觸犯國家法律法規(guī)等問題。
·2016年8月15日,第九屆廈門國際動漫節(jié)落下帷幕。由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出品,該所特效技術研究室歷經3年制作完成的動畫短片 《月晦》,作為中國首部4K 立體工筆藝術短片,從中脫穎而出,一舉獲得動漫節(jié)最高榮譽最佳動畫短片“金海豚”獎,同時也成為2016第16屆廣島國際動畫節(jié)唯一一部入圍的中國作品。
·2016年11月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yè)促進法》,并于2017年3月1日施行。它的通過意味著,電影產業(yè)被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成為拉動內需、促進就業(yè)、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產業(yè)。
·2016年11月11日,李安導演的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zhàn)事》以120幀每秒、60幀每秒、24幀每秒、3D 規(guī)格等多種格式在中國上映,引起了電影行業(yè)對技術革新的探討。
·2016年11月28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技術質量檢測所與Nex Guard公司簽署了獨家水印保護授權協議。
·2017年3月,中影光峰激光放映解決方案在美國CinemaCon上亮相,“中國創(chuàng)造”的ALPD激光技術正式走出海外,首套海外訂單落戶美國拉斯維加斯。
·2017年3月,北京電影學院申報的“數字媒體技術”本科專業(yè)獲教育部批準,這是北京電影學院的第一個工學門類專業(yè)。
·2017年4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fā)布了《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于規(guī)范點播影院、點播院線經營管理工作的通知》。
·2017年4月19日,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首屆電影科技國際論壇”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行。論壇由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組委會主辦,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承辦。這是當年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新設立的一個主題論壇活動。論壇主題為“科技創(chuàng)新驅動電影提質升級”,論壇邀請了來自國內外的7位電影科技領域專家圍繞主題進行演講,演講內容涵蓋電影科技發(fā)展趨勢與前沿技術應用、數字電影2.0時代的技術演進及標準發(fā)展、科技創(chuàng)新驅動內容創(chuàng)作、電影拍攝前沿技術、下一代電影放映與影院技術、家庭影院同步院線發(fā)展與應用等話題。
·2017年7月,電影《戰(zhàn)狼Ⅱ》上映,該電影最終創(chuàng)下56.83億的票房,將中國式大片提上了電影工業(yè)化軌道。
·2017年7月,由中影電影數字制作基地有限公司、北京電影學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同承擔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 《實時交互虛擬化電影制作系統集成與應用示范》通過科技部驗收。
·2017年11月,由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主持的“絲綢之路沿線家庭電影播放系統”海外第一臺智能電視正式在越南胡志明市落地,中國電影走出去取得階段性成果,開啟了海外用戶通過智能電視應用程序觀看影院熱映中國電影之門。
·2018年1月30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下發(fā)《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關于申報人民院線影廳的通知》。《通知》提出在現有城市院線中組建一條“人民院線”,將在全國5萬余個影廳中,選出5000 個影廳作為“人民院線”簽約影廳。
·2018年3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技術質量檢測所承擔的 《數字影院聲學特性和觀影環(huán)境要求及檢測評估方法研究》項目,獲2017年度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廣播影視科技創(chuàng)新獎軟科學一等獎。該項目編寫了標準 《數字影院聲學特性和觀影環(huán)境技術要求及測量方法 (草案)》,填補影院電磁輻射和影廳空氣質量技術規(guī)范的空白,為行業(yè)標準GY/T 311-2017 《電影院視聽環(huán)境技術要求與測量方法》中影院聲學特性的檢測提供了技術依據和評估手段。
·2018年3 月,經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批準,電影高新技術專業(yè)委員會正式成立,秘書處設在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電影高新技術專業(yè)委員會以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為牽頭單位,旨在團結、聯合電影科技領域的國內外技術機構和科技工作者,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學術與技術活動,推動電影制作行業(yè)從分散的、小規(guī)模狀態(tài)向規(guī)模化、協同化方向發(fā)展。
·2018年4月16日,國家電影局揭牌。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電影管理職責劃入中央宣傳部。
·2018年4月18日,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電影科技國際論壇”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辦。論壇由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承辦。論壇邀請了6位國內外電影科技專家,圍繞“構建工業(yè)化制作體系,鑄就新時代電影精品”的主題發(fā)表演講。論壇上還舉行了電影高新技術專業(yè)委員會成立暨核心會員聘書頒發(fā)儀式。論壇播放了由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出品的宣傳短片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1978-2018)中國電影科技發(fā)展成就》。短片以展現改革開放40年中國電影科技發(fā)展成就為主題,涵蓋電影科技發(fā)展歷程、膠片時代電影科技發(fā)展、電影數字化發(fā)展、電影信息化建設、電影科技創(chuàng)新與研發(fā)應用、電影高新技術發(fā)展與應用、民族電影工業(yè)系統與服務管理平臺、影視基地與產業(yè)園建設、新時代電影科技展望等內容。
·2018年7月3日,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與合作廠家共同研發(fā)的影視節(jié)目播放終端作為中央領導出訪的文化禮物,贈送給了老撾中老鐵路建設項目施工單位。
·2018年7月,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啟動國家電影云制作服務平臺建設,通過自主設計研發(fā)電影云制作軟硬件系統和安全版權技術方案,基于云計算平臺和高速互聯網實現數字電影分布式遠程跨域協同制作,進而創(chuàng)建“強強聯合、優(yōu)勢互補、協同創(chuàng)新”的電影制作新模式,以服務精品電影制作和電影強國建設。
·2018年8月,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研發(fā)的《面向家庭的電影智能分發(fā)和放映系統》項目獲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該項目參照專業(yè)電影發(fā)行放映的國際規(guī)范,創(chuàng)新性地研究構建了一種在商業(yè)影院放映之外,能為觀眾提供定制服務的面向家庭的電影智能分發(fā)和放映系統,為電影提供了一個可持續(xù)的、易推廣的播映新模式,為擴大中國電影傳播的深度和廣度搭建了平臺。
·2018年8月22日,首款中國自主研發(fā)的符合DCI認證規(guī)范的放映機C5發(fā)布,這是中國電影歷史上首次實現數字電影放映設備零的突破。
·2018年11月15日-16日,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電影高新技術專業(yè)委員會首屆會員大會在山東青島召開。會議以“高新技術支撐引領中國電影高質量發(fā)展”為主題,審議并通過了專委會兩項管理制度文件,組織開展了電影技術研討和交流。
·2018年11 月,由華數傳媒網絡有限公司、北京電影學院、北京海威匯達計算機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和數電星傳 (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承擔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 《家庭數字影院技術集成研發(fā)與應用服務示范》通過科技部驗收。
·2018年12月10日,中國巨幕獲得亞洲電影博覽會CineAsia頒發(fā)的首個“高端巨幕格式科技獎”(PLF Technology Award)。該獎項的獲得,彰顯了中國電影科技在國際舞臺上的實力及影響力。
·2018年12月11日,國家電影局印發(fā)了 《關于加快電影院建設 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fā)展的意見》?!兑庖姟诽岢龅?020年,全國加入城市電影院線的電影院銀幕總數將達到8萬塊以上,電影院和銀幕分布將更加合理,與城鎮(zhèn)化水平和人口分布將更加匹配等目標任務。主要措施為:1.加快電影院建設發(fā)展;2.深化電影院線制改革;3.加快特色院線發(fā)展;4.規(guī)范發(fā)展點播影院和點播院線。
·2019年2月5日,電影 《流浪地球》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獲得了口碑與票房的雙豐收,被稱為“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的科幻片”。
·2019年4月8日,中國電影制片人協會、中國電影發(fā)行放映協會全體會員共同制定簽署了 《關于影片進入點播影院、點播院線發(fā)行窗口期的公約》。《公約》提到,點播影院、點播院線的影片窗口期實行以下約定:窗口期為影片在電影院線首輪上映檔期的2倍,電影院線的首輪上映檔期由電影版權方決定。
·2019年4月16日,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電影科技國際論壇”在北京飯店北京宮舉行。論壇由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組委會主辦、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承辦、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電影高新技術專委會協辦。論壇以“高新技術引領新時代電影高質量發(fā)展”為主題,邀請來自國內外的電影科技專家,聚焦當前全球電影高新技術發(fā)展的新趨勢和新特點,深入分析國內外電影產業(yè)發(fā)展對電影科技的新需求,交流新興視聽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科學技術在電影行業(yè)的應用經驗,進而推動新時代中國電影高質量發(fā)展和實現提質升級增效。
·2019年4月29日,公安部在江蘇省揚州市召開新聞發(fā)布會,通報公安部部署開展打擊春節(jié)檔電影侵權盜版違法犯罪活動、成功偵辦“2·15”系列專案工作情況。截至當日,各地公安機關共偵破影視侵權盜版案件2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51人,打掉盜版影視網站361個、涉案APP 57 個,查繳用于制作高清盜版影片的放映服務器7 臺、設備1.4萬件,涉案金額2.3 億元。電影技術質量檢測所借助電影水印檢測技術,參與了侵權盜版案件的偵破。
·2019年5 月11 日,國家大劇 院演出舞 劇《天路》的同時,在全球首次通過“4K+5G”的技術,將高技術質量的電影級實時畫面?zhèn)魉偷绞锥加霸?4米寬的電影銀幕上,實現了舞劇的影院直播。影院直播方案由國家大劇院牽頭,北京電影學院、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天橋盛世投資集團負責整體設計與實施。
·2019年5月28日,《跨省點播院線審批服務指南(公示版)》和《點播影院暫行技術規(guī)范 (公示版)》發(fā)布。
·2019年6月21日,中央宣傳部電影技術質量檢測所依據《點播影院暫行技術規(guī)范》,對風霆迅點播院線計費系統完成檢測并出具了檢測報告,該產品成為了第一個通過電影質檢所檢測的點播院線計費系統。
·2019年8 月21 日,華夏電影 在北京舉 辦CINITY 品牌發(fā)布會。CINITY 影院系統融合了4K、3D、高亮度、高幀率、高動態(tài)范圍、廣色域、沉浸式聲音等多種電影放映領域的高新技術。
·2019年9月,中國自主研發(fā)的激光數字電影放映機C5獲得了DCI認證。
·2019年10月1日,我國首部進入電影院線的“直播大片”《此時此刻——共慶新中國70華誕》在全國70家影院同步播出。
·2019年10月28日-29日,國際標準化組織電影技術委員會(ISO/TC 36)第25次全會在美國洛杉磯召開。會上,中國代表團作了關于 《數字影院立體放映技術要求和測量方法》的研究報告,并向ISO/TC 36提出由中國牽頭制定數字影院立體放映國際標準的建議,同時提交了首個中國電影國際標準新工作項目提案 (New Work Item Proposal)。該提案在會上獲準通過。我國的提案是本次會議唯一成功通過的提案。
·2019年11月14日-15日,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電影高新技術專業(yè)委員會第二屆會員大會在深圳市舉行。本屆大會主題是“新時代電影產業(yè)智能化升級的探索與實踐”。會上,欒國志主任做專委會年度工作報告。大會還舉辦了深圳市定軍山科技有限公司與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聯合成立的“影視高新技術實驗室”揭牌儀式、電影高新技術專委會新會員證書頒發(fā)儀式、《現代電影技術》新任編委聘書頒發(fā)儀式,并現場播放了國家電影云制作服務平臺宣傳片。本屆會員大會期間還舉行了電影高新技術研討會。
·2019年12月4日,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八屆三次理事會議在重慶市召開。會議表決通過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提交的三項電影技術標準提案,即《電影鑒定放映室和錄音棚技術要求和測量方法》《電影數字拷貝衛(wèi)星接收機技術要求和測量方法》和《無障礙電影制作技術規(guī)范》。
·2020年1月23日,《奪冠》《緊急救援》《急先鋒》等原計劃春節(jié)檔上映的電影發(fā)布撤檔聲明,其后全國一萬余家影院因新冠肺炎疫情暫停營業(yè)。
·2020年5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fā)布 《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電影等行業(yè)稅費支持政策的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國家電影局聯合發(fā)布 《財政部、國家電影局關于暫免征收國家電影事業(yè)發(fā)展專項資金政策的公告》,為電影行業(yè)提供稅費支持政策,并暫免征收電影專項資金。
·2020年7月16日,國家電影局下發(fā) 《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锻ㄖ芬?低風險地區(qū)在電影院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起有序恢復開放營業(yè),中高風險地區(qū)暫不開放營業(yè)。
·2020年8月,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印發(fā)《關于促進科幻電影發(fā)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將科幻電影打造成為電影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增長點和新動能,把創(chuàng)作優(yōu)秀電影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推動我國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
·2020年9月15日,中央宣傳部電影技術質量檢測所經過國家認證認可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批準,獲得認證機構資質。
·2020年9月15日,中國電影發(fā)行放映協會發(fā)布《電影放映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指南 (第三版)》,自9月25日起實行。要求全部采取網絡實名預約、無接觸方式售票;原則上每場上座率不得超過75%。
·2020年11月26日-27日,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電影高新技術專業(yè)委員會第三屆會員大會在海南省??谑信e行。本屆大會以“高新技術融合應用支撐中國電影高質量發(fā)展”為主題,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堅持協同發(fā)展,在推動電影科技進步和電影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上發(fā)揮積極作用。欒國志主任在會上做專委會工作報告。本屆大會期間還分別舉辦了電影技術交流研討會、行業(yè)發(fā)展座談會。截至2020年底,電影高新技術專委會擁有會員單位105家,會員人數達到156人。
·2020年12月,國家電影云制作服務平臺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研發(fā)完成電影云制作全流程系統、電影云渲染系統、電影云母版系統等三大核心業(yè)務系統,覆蓋從素材采集到母版輸出的電影云制作完整技術流程,私有云數據中心建設達到一定規(guī)模,后續(xù)將持續(xù)推進平臺迭代升級和落地應用部署。
注釋
①《中國電影技術大事記 (1949年-2020年)》內容來源于2016年度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部級社科項目 《中國電影技術編年史 (1949—2016)研究》項目成果。
② 《中國電影技術大事記 (1949年-2020年)》主要參考資料:《電影技術百年》《中國電影物資產業(yè)系統歷史編年紀》《中國電影專業(yè)史研究·電影技術卷》《中國電影圖志》《北京電影業(yè)史跡(1949-1990)》《當代北京儀器儀表工業(yè)》《廣播電影電視科技發(fā)展歷程回顧文選》《電影技術》《影視技術》《現代電影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