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奇
毛澤東在井岡山時期,經(jīng)常使用淺顯和質(zhì)樸的語言,風趣幽默、形象生動,讓廣大軍民對許多革命道理都能聽得懂、記得住,取得了明顯的宣傳效果。
接地氣,用百姓語言
在遂川縣工農(nóng)兵政府成立之前,毛澤東要求陳正人等人起草了一份《遂川工農(nóng)縣政府臨時政綱》,宣傳紅色政權(quán)的主張與任務,反映廣大人民的要求和愿望。經(jīng)草擬,寫了三十多條,請毛澤東審閱。毛澤東將其中一些深奧難懂的語句改成了通俗易懂的群眾語言,比如,把“廢除聘金聘禮,反對買賣婚姻”改為“討老婆不要錢”,把“反對虐待兒童”改為“不準大人打小孩”,把“廢除債務”改為“借了土豪的錢不要還”等。這樣一改,淺顯易懂,群眾一看就明白了。
當時在井岡山地區(qū)通行兩種方言,即客家方言和江西方言。毛澤東在和群眾溝通的過程中,不僅請講客家話的人做翻譯,而且還主動學習江西話,一看到鄉(xiāng)親,就親切地喊他們?yōu)椤袄媳怼薄?/p>
毛澤東提出,要想做好群眾的宣傳工作,必須放下架子,看不同對象說不同的話。碰到雇農(nóng)要講雇農(nóng)話,碰到中農(nóng)要講中農(nóng)話,碰到商人要講商人話,碰到工人就要講工人話。不能一講一大篇,只要講一兩句涉及切身利益的話,他們就懂了,比如“我們的軍隊是為窮人打仗的”。另外,對群眾要有耐心,可以把話講得慢一點,多重復幾次,用幾種意思表達同一句話。如群眾聽不懂“土豪”是什么意思,就可以用“財主”“有錢人”來代替,群眾慢慢就會懂得紅軍的話。
對比巧妙,燃起革命激情
由于革命形勢暫時處于低潮,面對挫折,戰(zhàn)士們的思想往往搖擺不定。毛澤東會用巧妙的方式來對比敵我力量,重新燃起大家的革命激情與希望。
秋收起義失敗后,部隊退至瀏陽文家市集中。毛澤東在里仁學校操場上向全體指戰(zhàn)員宣布了改變行動方向的決定,并滿懷信心地說:“這次秋收起義,雖然受了挫折,但算不了什么!勝敗乃兵家常事。”“我們現(xiàn)在力量很小,好比是一塊小石頭,蔣介石好比是一口大水缸,總有一天,我們這塊小石頭,要打破蔣介石那口大水缸。”毛澤東通過小石頭與大水缸的關(guān)系,反映了革命的艱巨性和最終必勝的信念。這對于穩(wěn)定軍心和鼓舞士氣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三灣改編動員大會上,毛澤東說:“大家都是娘生的,敵人他有兩只腳,我們也有兩只腳,賀龍同志兩把菜刀起了家,現(xiàn)在當了軍長,帶了一軍人。我們現(xiàn)在不只是兩把菜刀,而是兩營人,還怕干不起來嗎?”毛澤東通過賀龍兩把菜刀起家后來當軍長的故事,激勵大家繼續(xù)堅持斗爭,發(fā)揚革命的大無畏精神。這樣一來,部隊的悲觀情緒一掃而空。
在朱毛會師大會上,毛澤東說道:“敵人即使有孫悟空的本事,我們也有辦法對付他們,因為我們有如來佛的本事,他們總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十個指頭有長短,出水荷花有高低。”“我們抓住敵人的弱點,狠狠地打一頓,打勝了,立刻分散到敵人背后去‘捉迷藏。這樣,我們就能夠掌握主動權(quán),把敵人放在手心里玩?!币环捳f得大家喜笑顏開,信心倍增。■
責任編輯/王若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