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錫文
那是在敦煌遠郊。當葡萄與楊柳的綠徹底暗黑下去,帶著淡淡腥臊味的風變得輕柔起來,臉上粘貼著豐富表情的游客進入了他們的居室,塵埃落定,萬物歸于安謐之時,我看到了半輪銀月。
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青春。那時節(jié),肆意周游的塵世充滿了浪漫與詭譎的雙重氣息,一切恍若鴻蒙未辟。我蜷縮在居所,抑或浪跡于他鄉(xiāng),寫著帶有濃濃學生味的文字,孤獨地流浪,或思索,然后告別大學,參加了工作,有了收入,但環(huán)顧周遭,一切最多也就是混沌初開時的那些光景。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以何種形象立足于塵世,城府的沉淀有多深,在性靈世界里能走得有多遠,都無以獲得解答。如今,已至中年,多少同齡人快活于他們建造或購買的蝸居,將生養(yǎng)子嗣和沉醉于婚姻當成生活與生命的全部涵蓋,而更多不幸的人也在不幸之中規(guī)劃不可預知的來日,即便叫花子,也在癡心地想著做一回國王,號令或踐踏哪怕比蚍蜉還渺小的同類。世界在無休止地變化,我也在無休止的疑惑中,目睹生命的誕生與完結,而世界從未因為房屋、街道、城市和鄉(xiāng)村的多寡而改變它固有的形象。
但在大漠之中,當塵世濃縮為一塊渾圓之夜之時,月亮跳出典籍,從唐詩宋詞的罅隙中漏下縷縷清輝,沒有人會厭憎那份清靈,也不曾質疑它在孤寂中流露無遺的矜持與傲慢,它從來就不是旅游開發(fā)項目,更不隸屬于現(xiàn)世的價值體系。所有人與它照面的時候,都得學會或研習仰望和含蓄。
大漠裸露的軀體比白天更富有生氣。那不曾在風里靜止的經絡血脈,此刻照舊勃勃流動。大漠的染色體肯定有月光的元素,而人類的造訪、觀摩和歌頌,都不會在沙粒和月華中留下印記和記憶。只有月亮的身子在大漠里刻下了一個獨行者永恒的造型,我們所看到的星月型沙丘,就永遠定格著渴求圓滿歸宿的心靈在流浪中的深刻記憶,宛如抹不去的疤痕。它們向往晨曦、遠方和情詩。它們發(fā)誓長相廝守,又長久分離,互相仰望,又冷眼相對。它們尋找著擁有夜鷹、骨笛、戰(zhàn)刀、愛情和仇殺的部落,又時時在冷清中將自己丟失。
所有遠古時代的草木所遺棄的存在,全部濃縮在這里,像堅果的殼包裹著的核。時間在這里無從開啟恒溫模式,讓重金屬音樂呼風喚雨。所有古代的詩人所詛咒、眷戀和抒寫過的邊關大漠,都鋪排在這里,放松了“平上去入”緊繃的音律。于是,詩歌最容易被擊中的柔軟部位就是這長夜的沙漠,詩人冰清玉潔的形象所彰顯的最高的追索,就是高懸于大漠之上的皓皓明月。
殺伐之聲被西風遠遠地吹走。
弓弩與戰(zhàn)馬,縱使在歷史的影像中何等尖利與迅捷,也無以對抗時光。
無數(shù)王者可以抵達天邊,即使在被他們裝扮乃至篡改的歷史典籍中獲得所謂的永垂不朽,被更善于粉飾的后人歌之詠之,也終究如泡沫,如不久前在另一處大漠里看到的海市蜃樓。
還有移動于毒日頭淫威之下,楊柳光禿干枯的尸體之側,被歷史有意無意遺棄的漢長城,還有卓然屹立于沙丘之上,幻想重新樹立戰(zhàn)爭標桿和為戰(zhàn)爭而犧牲掉無以計數(shù)的年輕性命的武士們所堅守的古老烽燧,以及野狼野馬互為絞殺對象卻又不得不和平相處的境地,都因為負載了太多的向往和夢,而跌出了今夜的月光。
還有一座城池,因為安撫了世人,而且掠奪了鄉(xiāng)村的歷史,而失去詩意的棲居。那些牢固的樓房,再也無法親吻月亮那女性的小臉。
因此,孤單的吹哨者最容易獲得月亮的傾聽。被傾聽的大頭會、課堂和傾述者不幸的傾吐場景,都不是今夜的大漠和半塊清朗的月亮所需要的元素。這樣的荒蕪之境地,方能看到月亮作為傾聽者的優(yōu)雅、深邃與睿智。我們所孜孜以求的遠離滾滾紅塵的寧靜致遠的聆聽,就在這里,就在無垠的西邊穹窿之下。
因此,卓越的流浪者最適合在這里獲得月光的撫慰。月亮以常見常新的美學原則,賦予流浪的人以最高的仰視,并從仰望中獲取傲骨和仁義。而塵世中仁義與仁義者的兇多吉少,在這里將不復存在。利益場中的追名逐利,將讓位于月光的教誨??斩椿蚪┧赖慕虠l,在這里被時間靈動地賦予超逸的氣質,讓天地游弋于高光與亮堂之中。意象世界里的必然,在這里重新演繹為偶然,并與流浪者一起成為卓越的敘述人,與大漠千古的流徙與月亮永恒的起起落落一致。愛恨交錯時,因為流浪的苦辛和徹悟,而獲得彼此的寬宥與祝福。
而我自己呢?對未來已無可預知,生命的延續(xù)已經超出了詩歌的抒情范疇,眼見到的蕓蕓眾生及其生活赤裸如眼下的大漠。我曾經追求過的知識、事業(yè)與人生,多多少少都不再被我視為必要,也無從將其引申為生命不可或缺的意義。我開始爬梳早年朗月普照之下的抒情格調,思索學生時代留存在方格紙張上的有關夜晚、大地、夢、月亮與過早嵌入我骨殖中的孤獨快感,并重新注釋已有的和將有的文字,張開語言業(yè)已卸去了重重捆縛的翅膀,與今夜的沙漠和荒月對照,直到完全重合,成為畢生追索的意境和美學。如今,我真切地站在大漠和它守候了千萬年的月亮下面,月華如紗簾,罩我入萬千夢幻之中,大塊大塊的文章卻從月輝中露出它們遵循文明而開化的形容,將我?guī)С鰸h瓦、唐詩與汗血寶馬,卻又在詩意的暗影重重阻隔之時,讓我突然置身于廣袤的虛無與絕望組成的空間。這樣一來,駝鈴成為星辰,隱匿在天幕之后。沙粒、露水、月亮和悠遠的笛聲,卻成為時間。傳說成為歷史,可能性成為最大的能量,像月亮吸附著這片偉大的沙漠。在我不可終止的思緒里,無窮的東西團在我四周,而我早已準備好的一切表達,瞬間化為烏有。我與大漠之外獲取的那些光榮與恥辱,也已消亡。物質世界我不再留戀,但性靈之境界與精神的天宇,正漸次展開。
我轉過身去,月光覆蓋的天地,將不再有敦煌和之前屬于我的村莊、城市和密林。我所熟悉和擁有的一切,在迷蒙之中被沙漠取代。我的所得與所失,在古老的邊關跟前,已不值一提。大量數(shù)得清與數(shù)不清的悲歡恩怨、生離死別,瞬間被露珠濕透,又瞬間蒸發(fā)于月華之中。
我獨立于原本被光明所包圍的無窮無盡的黑暗之中,進入神明所在的境地。我朝大漠深處走去,追逐明月所照臨的史前史后那懸而未決的永恒。我曾寫下這樣的句子:“詩心大于星空,孤獨亮過冷月,生命漫過狂野的大漠。我們棲息于安逸之蝸居,大漠卻為我們筑造了性靈世界。我們踏上并一次次重復的生命之旅,唯有朗月照耀前路,隨我們進退?!弊罱K,我獨立于大自然與“我的我”營造的氛圍之中,為這獨立的神韻和心而激情四溢。獨立人格與精神的偉大,不在于認可者的多寡,也不在于知曉者知曉得太遲,而在于看起來并無知音和物質領域內的認可者的時候,它們卻始終如一地與我一道傾力旅行,不管前生來世,還是熱鬧非凡的當下。
但沒有人再次到來,以拯救馬首之上的天空。只有我獨自徘徊在大漠憂郁的中心,這里,月光灑滿了每一道沙梁、溝塹和舒緩而悠長的坡道。如同烽燧上最悠遠的信息,古道上最古老的真誠,它們在最孤獨的時候嗅到了心靈的味道,生命也聞到了自身唯美與年輕的氣息。我頭頂朗月,心懷真誠的肯定,在千萬年之前的自己面前,看到千萬年之后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