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美
春天是美麗的季節(jié),有花草,有小鳥,有風箏。孩子們很喜歡玩的游戲之一就是找春天,用美麗詞匯描述它,用畫筆描繪它。如果要用數學等式的方式將春天描述出來,那是怎樣的光景呢?
在《春天方程式》里,作者用許多奇思妙想的等式,描繪了春天里有趣的大自然現象。比如:
“雪人-嚴寒=泥潭”,指失去嚴寒護衛(wèi)的雪人,在春天的氣溫里融化,打濕泥土;
“1 朵蒲公英×1 次呼氣=100 個降落傘”,指吹吹蒲公英,幫它們播撒種子;
“微風+風箏=芭蕾”,指風箏翩翩起舞,就像芭蕾舞蹈一樣美麗;
“溪流+融雪=快跑呀”,指山頂的融雪化為滾滾激流。
數學與有趣的比喻相遇,每一個美妙的等式都是一首短小而優(yōu)美的詩歌。作者則用俏皮可愛的短小詩歌,讓讀者看到大自然的神奇,感受到這些數學等式背后所蘊藏的詩意和溫度。
在作者勞拉·珀迪·薩拉斯看來,3~8 歲的孩子最具想象力,最貼近詩性,同時也具有很強的理性、邏輯思維能力,他們能將充滿詩性的事物用理性的方式表達出來,也能將理性的情感表達得充滿詩意。
比如看到晾衣繩上晾著的衣服隨風飄揚,孩子們會聯想到蕩秋千,會說出“衣服在蕩秋千”這樣可愛的話。作者將它們之間這種微妙的、理性的邏輯關系,通過加減或者乘除形象地表達出來,于是有了“衣服+風=蕩秋千”。
在“溫暖+光明=鬧鐘”這一篇中,作者將初春天氣越來越暖和,白天越來越長,冬眠的動物逐漸蘇醒過來的自然現象,通過一道簡單的方程式表達出來,讓孩子很形象地感受到春天的世界是如何變化的。孩子們邊翻閱圖書邊思考問題,童真的世界更加五彩繽紛。
科學和文學本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科學是關于一朵花為何成長、如何成長,文學則是讓你透過這些花看到詩意。但本書將二者巧妙結合。
在繪本的最后,作者提出了這樣一個等式:“你+這個世界=?”春天改變了世界,也有可能改變我們,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睜開眼睛,以一種全新的方式看待事物,靠自己的探索去解答這個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