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川凱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tài)化階段和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有些干部逐漸將“差不多”作為工作信條,對待工作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
有的干部在疫情防控中“差不多”,測量體溫、檢查健康碼等工作流于形式,例如大連盧書記的“簡單登記一下”。有的干部在脫貧攻堅中“差不多”,部分脫貧戶致貧返貧風險增大。有的干部在全面從嚴治黨中“差不多”,態(tài)度變了、決心減了、尺度松了,“四風”問題開始反彈。有的干部在安全生產(chǎn)中“差不多”,安全檢查敷衍了事。有的干部在文件印發(fā)中“差不多”,某縣人社局400多字官方回復出現(xiàn)4個錯別字,連本單位名稱都寫錯……
工作中,一次“差不多”可能會僥幸過關,但若干小的“差不多”集中起來,就會“差很多”,對工作事業(yè)、對干部形象都不利。
究其原因,一方面,干部自身黨性觀念薄弱、責任擔當缺失,特別是有的干部認為晉升已到天花板,于是開始混日子,得過且過。另一方面則是體制機制還存在問題,有的單位績效考核不合理、不科學,存在“干好干壞一個樣”現(xiàn)象,挫傷了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最終甘于淪為“差不多”干部。
隨著我國進入新發(fā)展階段,面臨越來越復雜的環(huán)境與挑戰(zhàn),黨員干部更要克服“差不多”心態(tài),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少些“差不多”,多些“過得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