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玉霞
中國寫意花鳥畫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重要畫種之一,其繪畫內容選材廣泛,技法高超。要想學習與應用寫意花鳥畫技法,就需要通過寫意花鳥畫作品領會創(chuàng)作者的意圖,聯(lián)系實際生活領悟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本文就寫意花鳥畫技法展開分析,并探索有效的學習與應用策略。
引言:寫意花鳥畫,顧名思義,其繪畫內容與花木、禽鳥有關。又因“寫意”二字,又決定了花鳥畫一般不是直接照實畫,而應該注重其中蘊含的意境、情感與美感。中國的寫意花鳥畫通常以描繪動植物與人之間的關系或發(fā)生的情感聯(lián)系為主,想要學好寫意花鳥畫,就要注重意境、筆法、構圖等要素。
中國傳統(tǒng)繪畫是中華文明發(fā)展歷程中的寶貴文化資源之一,其中花鳥畫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重要畫科之一。在中華文明剛萌芽的遠古時代,中國花鳥畫就有了發(fā)展的足跡可尋,其繪畫題材廣泛,主要包括各類花草樹木、魚鳥蟲獸等,水墨色彩的應用不拘一格,分為潑墨花鳥畫、白描花鳥畫等??v觀花鳥畫發(fā)展歷程,深受中華傳統(tǒng)審美影響。寫意花鳥畫的重點除了描繪花鳥,其更注重繪畫內容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主要反映了人們的實際思想感情以及生活內容。“形”是繪畫的外在,更多的是借花鳥畫的意境表現(xiàn)自然的美感,以及作者本心所想及情感追求等內容,是作者寄托情感的一種繪畫表達方式,反映的是一種情操與精神。
寫意花鳥畫的主要內容反映了自然生物的美感以及作者的情感,凸顯情感是寫意花鳥畫的重要特征之一。寫意花鳥畫內容廣泛,作畫技法形式豐富,勾、點、染是寫意花鳥畫最基礎的技法。這些技法的來源可以追溯至五代時期的徐熙,發(fā)展到后來,又陸續(xù)出現(xiàn)了牧溪、蘇軾等人,他們?yōu)榛B畫的發(fā)展做出了許多貢獻,逐漸將花鳥畫完善。我國發(fā)明宣紙并廣泛應用宣紙是在元朝之后,也就是說,從元朝起,借助宣紙的發(fā)明以及廣泛應用,花鳥畫開始蓬勃發(fā)展。至明朝,又出現(xiàn)了一大批藝術家,如徐渭、林良,他們用筆大膽,技法高超,繪畫內容充滿了意境及趣味,可以說是推動寫意花鳥畫發(fā)展的領頭人。至清代,寫意花鳥畫發(fā)展相對成熟,這時出現(xiàn)了趙之謙、石濤等藝術大家,進一步推動了寫意花鳥畫的發(fā)展。齊白石、徐悲鴻等人則是近代繪畫藝術大師,他們對花鳥畫也各有建樹,并深深影響了現(xiàn)代寫意花鳥畫的發(fā)展??偠灾瑢懸饣B畫的筆墨技法與人物畫以及山水畫有所不同,其筆墨變幻多樣,筆觸既與人物畫用筆輕墨重線不同,也與山水畫的醇厚重墨不同,其筆觸畫法更加豐富多變,通常根據自然的變化啟迪靈感。
筆墨是繪畫的基礎工具,如何運用筆墨、采用何種技法來表現(xiàn)出寫意花鳥畫的精髓,是學習寫意花鳥畫的第一步。宣紙和毛筆是中國獨具特色的發(fā)明,運用在繪畫上,會使不同力度、不同筆觸、不同方向、不同濕度的運筆墨彩有所變化,產生豐富的水墨肌理。用筆的種類豐富,其中側鋒、中鋒、逆鋒、擦筆是常見的幾種用筆方式。講究用筆力度是中鋒用筆的特點;而圓潤樸實則是側鋒的用筆特點;豐富的變化性則是逆鋒的用筆特點;擦筆則講究筆法干而不枯。國畫的畫法注重線條的表現(xiàn),在粗細不同、或柔或硬、有緩有急的線條運用之中,花鳥畫中的物體質感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因此,可以說“一波三折”的運筆技法成就了寫意花鳥畫的靈動與質感。除了用筆講究之外,國畫的用墨也富有特點,人們通常說的“濃、淡、干、濕、焦”是用墨的主要形式,而墨形式是否精巧也直接影響了寫意花鳥畫的作畫效果。例如,如果用墨的濕度掌握不好,就會使整個畫面顯得過于臃腫或者過于干枯;如果用墨的濃度沒把握好,則會使得畫面效果失彩或顯得比較呆板。用墨除了要注意處理好墨的水分以及濃度之外,下筆時的力度以及速度也會影響用墨的效果,從而影響最終的畫面效果。
寫意花鳥畫的繪畫內容十分豐富,動物、植物、人物都可以作為其選材內容,想要學習寫意花鳥畫,需要從傳統(tǒng)題材入手?!懊?、蘭、竹、菊”被稱為“四君子”,是繪畫內容常見的題材,學習寫意花鳥畫可以從這些傳統(tǒng)題材開始進行,這是因為寫意花鳥畫的題材通常具有同性。例如,梅花的畫法與梨花、杏花十分接近,學習畫梅花時,如何畫花瓣、枝干等內容都有所涉及,學會畫梅后,對于杏花、梨花,只要舉一反三即可。當掌握了一定的技法之后,就要注意造型問題。中國寫意花鳥畫注重“寫意”二字,設計畫面內容的造型時,型很重要,神韻更加重要。“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是寫意花鳥畫的一大特點,寫意花鳥畫注重客觀事物的形體,也注重其神韻。例如,有些畫家畫竹子時將其畫成朱砂色,這不代表畫作是錯誤的,而是代表了作者的主觀想法。
一幅好畫作離不開精巧的構圖思維,造型、用筆、用墨這些內容,只有在巧妙的構圖中才能找到準確的定位,展現(xiàn)出畫作的效果。在傳統(tǒng)繪畫的構圖中,賓主、虛實的變化十分關鍵,構圖講究聚散、虛實結合,遵循透視、布白等繪畫原理。例如,“S”字、“C”字是具有代表性的傳統(tǒng)構圖方式。
臨摹是快速提高學習效果的一種辦法,臨摹練習時要注意臨摹的靈活性,死板、機械的臨摹方式并不能真正提高繪畫技巧。臨摹的時候要注意思考作者的繪畫意圖以及想要表達的思想內涵,真正體會作者的用筆方式。根據表象進行臨摹,沒有實質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只會使得臨摹產生貌合神離的效果。尤其對于寫意花鳥畫來說,畫面本身就更加注重表達神韻與作者想要傳達的情感,如果理解不了畫作想傳達的精神感情,只注重模仿外形,那么作者用筆精髓其實是學不來的,只能學到一些表面的皮毛。
寫意花鳥畫的繪畫內容來源于自然,而想要將一條魚畫得躍然紙上、栩栩如生,或者想要將一朵花畫出嬌艷又富有生命力的感覺,都離不開觀察與寫生,如此才能抓住這些事物的神韻,真正掌握“寫意”的精髓。例如,想要畫好花卉,那么在觀察與寫生的時候,就需要觀察一朵花在不同環(huán)境下以及不同階段所呈現(xiàn)出來的姿態(tài)?;ㄔ诩磳⒏煽輹r的姿態(tài)肯定與含苞待放的姿態(tài)是不同的,而想要抓住每一種環(huán)境下花卉的不同姿態(tài)以及神韻,就需要觀察花瓣、枝葉、枝干等不同部位的結構變化。還要注意寫生的視角,要根據畫面的構圖以及實際事物的狀態(tài)選擇最能表達事物特點或者神韻的視角,注意造型的美感,并畫出事物的特點。例如,在畫梅花大干的時候,要呈現(xiàn)出大干蒼老的特點;在畫小干的時候,則要表現(xiàn)出小干的挺拔有力;在畫枝葉的時候,則要注意枝葉是背向還是正向,枝葉整體所呈現(xiàn)的狀態(tài)是稀疏還是緊密。這些都是寫生時需要注意的細節(jié),只有抓住事物的細節(jié)與特點,才能將繪畫內容更好地呈現(xiàn)出來。
寫意花鳥畫作為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重要畫科之一,學習與應用寫意花鳥畫技法,首先,要掌握好基本的用筆方式與用墨方式;其次,初學者可以從傳統(tǒng)題材入手,因為傳統(tǒng)題材更具代表性,掌握傳統(tǒng)題材的基本繪畫技巧,便可以在日后靈活地進行舉一反三;再次,構圖是寫意花鳥畫的重點,精巧的構圖可以為繪畫的整體效果添彩;最后,學習寫意花鳥畫要注意練習,無論是臨摹還是寫生,都是提升寫意花鳥畫繪畫技巧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