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良軍
在2021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深情禮贊,因為奮斗,每一個人都很了不起。而從“幸福是奮斗得來的”“新時代是干出來的”,到這次“征途漫漫,惟有奮斗”,習近平總書記之所以念茲在茲、反復強調奮斗,就是希望大家不忘奮斗,激勵大家繼續(xù)奮斗,只有通過持之以恒的奮斗,才能人生出彩、夢想成真。換言之,奮斗是生逢新時代的我們應有的存世狀態(tài)、入世姿態(tài),惟有奮斗的人生才最美麗。
猶記哲人言,暮年之時,回望來時路,除卻物質財富的積累外,最讓人感念感動感懷的,莫過于奮斗的歷程,最使人無法忘卻的,依然還是奮斗的艱辛、奮斗中經歷的點點滴滴。事實也是如此,從直立行走,到勞動創(chuàng)造財富,再到漸次進入文明社會時代……人與動物最大的區(qū)別,就是人善于奮斗,藉由奮斗不斷創(chuàng)造幸福美好生活,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社會全面進步。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經濟社會發(fā)展進入新階段,誠然前景可期,也更加需要激昂奮斗之情,不墜奮斗之志,高揚奮斗之帆,依靠奮斗把美好藍圖變成可知可感的生動現實。
奮斗是自我人生價值實現的必由之路。毛澤東同志說過,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某種意義上,這精神就是奮斗精神,就是沿著少小時候立下的宏偉志向,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直至取得預期的勝利,完美證明自己并非行尸走肉。古人云:人生有“三不朽”,所謂立德、立功、立言。而“不朽”說來容易,做起來難,非需要當事人的勵精圖治、銳意進取、孜孜以求不可。
“愛人者,人恒愛之?!眾^斗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君子”應有之行事風范、根本之行為價值取向。古人云:“獨樂樂,孰若眾樂樂”,即說明奮斗固然是個人幸福的唯一源泉,基于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每一個人的奮斗都內在、本質、必然地暗含著讓身邊人也共同幸福快樂的仁愛因子,要求既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浸染,就應該葆有命運共同體意識,以個人力所能及的奮斗、一以貫之的奮斗,最終引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之和睦和諧和美氛圍,實現“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奮斗當然希望有美好的結果、美滿的結局,但奮斗的過程無疑是艱辛艱難艱苦的。而正是這種艱辛艱難艱苦,讓奮斗的人生別樣精彩。奮斗首先考驗的就是人的意志力與戰(zhàn)略定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越是艱險越向前。有了這樣堅強的信心與堅毅的決心,才能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劈波斬浪、乘風破浪,“直掛云帆濟滄海”。
世上事,從來不是有了奮斗的想法和決定,就會天上掉下餡餅,讓奮斗的結果自動來臨,而是立說立行,用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的行動去爭取、去拼搏、去贏得。而內中斗爭的本領必不可少、斗爭的精神之弦需要緊繃。一方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既博覽群書,又學有專攻,才能心有溝壑、胸有成竹,沉著冷靜、不慌不忙;另一方面,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愈進愈難、愈進愈險之時,最為需要的就是斗爭精神,要求既敢于斗爭,又善于斗爭,科學把握斗爭的時度效,以求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而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由此,做新時代的奮斗者,至關重要的,就是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fā)展的潮流中發(fā)展,于偉大歷史時代中書寫獨屬于自己的歷史。概而言之,摒棄“小我”之管見,涵養(yǎng)家國一體的深厚情懷,果斷地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我”之中,如此奮斗的人生才有了非凡意義,這樣的人生也才倍顯奮斗的價值,彰顯“風景這邊獨好”之最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