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琴
我的故鄉(xiāng)雞嗚屯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小山村。關(guān)于雞鳴屯名字的由來,傳說是唐朝將軍薛平貴打仗路過此地,正趕上雞叫,所以此地起名叫雞鳴屯。
我們村有四條街。順著東山腳下有一條街,村的西側(cè)有一條南北的道。街又分東西兩街。我們家在西街的最前面,所以村里人都稱我們是道西老張家。我們一大家子人就住在五間房子的三合院里,全家人特別團結(jié),尊老愛幼,相處和諧。
記得我小學五六年級時到貓崖子去念書,貓崖子離我們家有三里多路。道路蜿蜒平坦。左側(cè)是高山峻嶺,山上長滿了雜樹和野葡萄藤。下面就是大河,岸邊長了許多柳樹和蒿草。我們走在上學的路上,能看到山上的樹木、懸崖峭壁,還有柳條在水里的投影。隨著河水的流動,水中的倒影,像一幅會動的美麗山水畫,我們就走在這畫中。
早上,我們迎著剛剛升起的太陽匆匆忙忙地上學去。放學后,我們邊走邊玩,時常拿起石片兒,撇向河里打水漂兒,看誰打得多。當石片兒打在水面上,水里的倒影就好像一幅美麗的玻璃畫被打碎了,真叫人心疼不已。
對著蘇家溝和東石貓的中間,河道里有一塊神奇的大石頭,石頭的面積有一間房子大小,但沒有那么高。這塊石頭是有歷史見證的。人們都管它叫白袍石,據(jù)說是薛平貴打仗到此處口渴喝水的地方。因為薛平貴穿了一身白袍,所以起名叫白袍石。石面上有他的手印和雙腿跪著的腿印,還有腳印也特別明顯。
我的故鄉(xiāng)三面環(huán)水,北面靠山。山峰林立,山脈層疊有序。春天萬物復蘇,春草發(fā)芽,鳥語花香,漫步在山坡的草叢中,就會聞到泥土的氣息、花草的芳香,蜜蜂和蝴蝶上下飛舞,大人們忙著耕種,孩子們在草叢、河邊玩耍。到了夏天,天氣特別炎熱,我們就到河里玩水,河水清澈如鏡,多深的水都能見底,水中的魚兒游來游去。我們就像魚兒在水里不愿上岸,打水仗,潛水,在水里的感覺真是美妙無比。我們村的大人孩子都會水。天空的晚霞倒映在如鏡的河面上,過河的感覺就好像踩在天空的云彩里,又好像踩在鏡子上面。
每年的處暑時節(jié),我記得最清楚。我們村的制度是不到處暑不許上山采榛子。每個村民都特別有覺悟,每年到處暑那天,大隊一敲鑼,全村男女老少一窩蜂似的涌向后山,特別熱鬧,就像一次全民大搜捕,不到一天的工夫,榛子就被采光了!
到了秋天,收獲的季節(jié),我們老家沒有水稻,有高粱、豆子、谷子、花生和玉米, 大人們的喜悅是把糧垛堆得整整齊齊。到了傍晚,打完場,孩子們總愛在場院里捉迷藏,我們嬉笑游戲,這種感覺神仙難比。秋天,山上的景色更是無與倫比。五彩繽紛的樹葉在幾場秋雨過后,被冷風一吹,像千萬只蝴蝶翩翩起舞,紛紛落下,美妙極了。到了冬天,大雪紛飛,山峰大地一片潔白,就好像美麗的姑娘穿上了一身合體的嫁妝。后山有一個泉眼,泉水從沒凍過,總像燒開的水那樣翻花,冒著水泡,流向大河。冬天的早晨總是能看到美麗的樹掛,就像家里打碎的玻璃碎片,包裹著所有樹條,閃閃發(fā)光,晶瑩剔透。大河就一條銀蛇,東向尾,西向頭,中間就對著家鄉(xiāng)的南河,它像一個保護神,盤踞在東西南方向,保護我們?nèi)迦诵腋0部?。河面是天然的滑冰場,透明的冰面下能清楚地看到魚兒游動。踩在透明的冰面上走,就像踩在水面上,讓人心曠神怡。我的故鄉(xiāng)真是美極了,像一幅美麗的風景畫,再好的畫師也難描畫出它真實的美麗!
我心中的故鄉(xiāng),山清水秀,風景如畫,美不勝收。故鄉(xiāng)在我和妹妹的心中就是天堂。再美好的景點兒,也比不上我們可愛的故鄉(xiāng)。我贊嘆我們的祖先選擇了這樣美好的家園。因為修建水庫動遷,我們離開家鄉(xiāng)四十多年。但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卻隨著年齡的增長有增無減。我和妹妹之所以每年都要回家一兩次,是因為這里有我們兒時的記憶,這里是我們生長的地方,有父母溫馨的培育,有我們的理想,有我們和鄉(xiāng)親們的足跡,有兒時的伙伴。家鄉(xiāng)的點點滴滴,永遠銘刻在我們的腦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