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人蘇舜欽的爺爺蘇易簡,在太平興國五年(980)舉進(jìn)士時,太宗趙光義責(zé)考生皆臨軒復(fù)試,于是蘇易簡洋洋三千余言,文不加點一揮而就。趙光義覽畢,甚為贊賞,曰:“君臣千載遇”,擢為甲科第一。蘇易簡遂以文章名揚天下,時年二十二歲。而在《新編百家金聲巧聯(lián)》之中,這個故事被收入其《燕居筆記》卷之六,與以上記錄略有出入:蘇易簡在翰林,某年月日,太宗“召對”,賜酒甚歡——估計后世的文人看到這一節(jié)都會忍不住心馳神往,北宋,那是個多好的時代啊,連皇宮的空氣中都充滿了對讀書人濃濃的善意——趙光義高興,便跟蘇易簡說出了那個句子:
君臣千古遇;
除了說這五個字的時間,還有個字也有差異。而蘇易簡張口就來:
忠孝一生心。
趙光義一高興,便把那一桌子的金器全賜給了蘇易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