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西蒙?沙瑪 譯者:劉冰
“我遙寄你……一只眼,如果你腦海里還殘余些許我的容顏,這只眼定會撥動你的思念。”英國王儲喬治在給瑪麗亞·費茲赫伯特女士的信中如此寫道。隨信寄來的還有一幅微型畫——精致的象牙片上畫著喬治含情脈脈的右眼。當時的人們會像佩戴珠寶一樣貼身攜帶微型畫,微型畫的邊框里通常還嵌著一縷頭發(fā),象征與愛人生生世世永不分離。喬治別出心裁的獨眼畫打動了瑪麗亞,雖然沒有國王認可的王儲婚姻被視為無效,但身份懸殊的愛人們還是秘密地舉辦了婚禮……
英格蘭國王喬治三世個性勤謹,排斥世俗享樂,全心撲在君主職責上,他與王后夏洛特決意樹立皇室新形象,用家庭美德替代王朝威權——英國王室再也不會為層出不窮的情婦和風流韻事而蒙羞,年輕的王儲再也不會桀驁不馴,叛逆地反抗王室的命令。通過嚴格的教育和諄諄的引導、公共和家庭美德教育的管束,他們的王儲——15個孩子里的長子喬治,定能成為可靠的繼承人。皇室會成為規(guī)矩的典范,而國王則是樹立規(guī)矩的嚴師。
正所謂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無論是在邱園還是溫莎堡,父母都對喬治嚴加看管,教導他王儲的本分,培養(yǎng)他抗拒誘惑的能力。結果,喬治還是成功地遺傳了漢諾威王朝先輩們的風流,無師自通地走向了墮落。憤怒的父親與莎翁描寫的亨利四世一樣,給了身為王儲的兒子一場嚴厲的教訓,讓他明白,一個王儲風流淫靡的生活影響的不只有他自己,更牽扯到整個王室的尊嚴:“報紙上幾乎日日都可見關于你的負面報道……反躬自省……管束自己,不要再讓父母和王室顏面掃地。我也希望與你朋友般相處,但你的行為卻配不上這樣的友好相待。如果放任你墮落,我便有負于我的使命,愧對國家、愧對上帝?!?/p>
喬治是聽不進去的,他的眼睛停留在鏡中自己的面頰上。他是有些自戀的。
喬治每次求愛都真心實意、全情投入,他會給心上人送去自己的微型肖像畫,通常都是微型畫畫家科斯韋的作品,王儲的臉孔在藍天白云襯托下更顯容光煥發(fā)。很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個主意便是從他母親夏洛特王后那里學到的:夏洛特大婚之際,國王贈送她一個自己的微型肖像畫,夏洛特從此便貼身攜帶。尤其令人感動的是王后總是將丈夫的肖像掛在胸前心臟的位置,象征著她的愛意與忠誠,彰顯著新式皇室所重視和宣傳的美德——夫妻和睦、家庭美滿。
兒子仿效母親,學來的手段卻是為了招蜂引蝶,夏洛特自然慍怒不已。但是王儲卻不在乎。王子的風流韻事多,他不得不把送給前一任女友的畫收回再利用,送給下一任,這種厚臉皮的行為簡直讓人哭笑不得。英國國家肖像館收錄了幾幅非常有代表性的此類作品。喬治的微型畫就是他的求愛信,科斯韋深知這點,因此他極其下功夫。
某晚,從劇院散場的時候,王儲看到了一位高挑豐腴的女子,正是他偏愛的類型;女子挽著他的好友亨利·埃林頓。原來埃林頓是這位女子的叔叔。她是誰?王儲連忙問詢她的身份。女人名為瑪麗亞·費茲赫伯特。她夫運不幸,第一任丈夫在他們婚后3個月就去世了;第二任丈夫是托馬斯·費茲赫伯特。據說,她讓托馬斯身無分文徒步從倫敦走到巴斯,再走回倫敦,以此證明對自己的真心,托馬斯照辦了?;楹?,兩人在倫敦上流社會很引人注目,可是好景不長,托馬斯因某種胃病感染去世?,旣悂喅蔀榱艘晃桓挥械墓褘D,一年收入上千英鎊,繼承了斯塔福德郡和倫敦公園街的豪華宅邸。
王儲說過,瑪麗亞的美是妖冶的、攝魂奪魄的,但其實她的美要更含蓄一些。一頭秀發(fā),下頜線條硬朗,赤褐色的眸子,細高的鼻梁。她身材勻稱,氣質高雅,但凡她出現(xiàn)的地方,總能吸引每一雙眼睛的注視。王儲舊習難改,即刻出動。當時卡爾頓府時常有舞會和派對,一天晚上,王儲跑到瑪麗亞位于公園街的住處猛敲她的房門,被拒之門外,瑪麗亞對王儲身邊空缺的情婦位子可不感興趣。她是一位虔誠的羅馬天主教教徒,王儲于是努力地按照她能夠接受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無法遏制的愛情。他還揚言,得不到瑪麗亞就自殺?;艁y之中,他想到了結婚。但是無論是從王室的傳統(tǒng)還是憲法規(guī)定來看,與寡婦進行天主教婚禮都是絕無可能的,喬治會失去繼承權。然而即使瑪麗亞是新教徒,《1772年皇家婚姻法案》也規(guī)定了國王的認可是王儲婚姻的首要前提。王儲和瑪麗亞都清楚這些問題,喬治表明心跡,說自己根本無視這個法案,也完全不在乎什么王位,一旦他們成婚,他就要帶著她去美國。但是瑪麗亞可不是蠢女人,她壓根不信任眼前這位大呼小叫的王儲。王儲鍥而不舍,請托馬斯·庚斯博羅為她畫像,又故伎重演地送她微型畫。倫敦城里到處都在討論王儲如何殷勤地追求著費茲赫伯特夫人,瑪麗亞忍無可忍,但也無力阻止。于是,1784年7月的第一周,她決定即刻前往歐洲。國王和王后如釋重負。
可是他們的兒子聽聞此事,立刻狂躁起來。德文郡伯爵夫人寫信給王后:“王儲怕是瘋了。上周三就病了起來,還連喝了3杯白蘭地,更是火上澆油。我猜他是想把自己折磨得沒有人樣,好將那位女士留下來?!爆旣悂喤R行前夕,也就是7月8日,一切準備停當,德文郡伯爵夫人在家里為她辦了送行晚宴。席間,王儲的4個貼身隨從帶來了震驚四座的消息。王儲此前一味地尋死覓活,嚷嚷著得不到她還不如死,結果他真的這么做了。他朝自己的胸口捅了一刀,就差一個指甲蓋的距離就戳穿心臟了,血從紗布里汩汩地往外冒,他還不住地扯掉紗布,看得人心驚膽寒。若要阻止他繼續(xù)自戕,只有瑪麗亞答應嫁給他。瑪麗亞只能去看他,一刻也不敢耽擱。
她不想獨自前往,好心腸的德文郡伯爵夫人自然陪同她一道。當她們到王子的臥室時,發(fā)現(xiàn)他面如白紙,床單上浸滿了血?,旣悂喛吹剿差^柜上還有白蘭地的瓶子,想必是酒精的作用,讓他失血后還有力氣這樣廝鬧。王儲威脅瑪麗亞,若她不想他死,就得答應自己。然后他不知從哪摸出來一枚戒指,迅速地套在了瑪麗亞的無名指上。當時的她并沒有馬上摘下來,但是一回到自己的住所,她就命人起草了聲明,稱自己是在極端的情況下被迫接受求婚,完全不具有法律效力。第二天,瑪麗亞就坐上馬車,沿多佛爾路離開了。
英吉利海峽這條狹窄阻隔,怎么能阻擋喬治瘋狂的愛情呢?他的情書比先前還要狂熱,一直跟著瑪麗亞追到了歐洲。不寫信的時候,他就咆哮,在地上打滾,痛哭一整天,扯自己的頭發(fā)。他這樣胡鬧了將近一年半,這期間他堅持把瑪麗亞稱作自己的妻子。終于,1785年12月,他黔驢技窮了,不得不破釜沉舟一次。他去信給瑪麗亞·費茲赫伯特,長達43頁的信里到處都是他為了著重強調的內容畫的下劃線,但是考慮到他的語氣之強烈,這些下劃線根本是畫蛇添足:“‘你的丈夫這個身份,直到死我也不會放棄……沒了你,我如何才能享受片刻的寧靜、片刻的歡愉、片刻的滿足?你是我的生命、我的靈魂、我全部的全部、一切的一切?!本o接著,是王儲式要挾:“想想吧,我的生命、我的整個人生都握在你的手里,想到這兒你便不會再猶豫?;丶野?,回英格蘭,讓我變成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若你猶疑不歸,我便知你是無比冷血,全然不顧我為你受過的苦,也不顧我在朋友圈中顏面掃地……”他還絮絮叨叨地暢想了未來,他愿帶她私奔到荷蘭,或者帶她去美國定居,畢竟“她做自己的妻子已經一年半之久了”,“回家吧,回來吧,我最愛的妻子,你是這世界上最好的女子。來吧,讓我變成這世界上最幸運的男人。我愿終我一生,向你證明我對你的愛,成為這世上最完美的丈夫。我,永永遠遠只為你存在?!?/p>
在發(fā)出這枚重磅炸彈之前,他去見了科斯韋。為了達到重磅的效果,為了讓瑪麗亞看到他的真心,他需要科斯韋的加持:這次不畫微型肖像,她已經不覺得新鮮了。他要科斯韋把他的眼睛畫在象牙片上,除去其他所有部分,只有一只右眼。王儲幻想,沒了其他五官的干擾,這只右眼會天長地久地凝視著她,眼里是他堅不可摧的愛情。
獨眼畫其實是18世紀時期興起的新玩意兒,但這種獨眼大多象征著全知全能的上帝之眼。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堅,在本杰明·富蘭克林的提議下,美國國徽的反面也采用了眼睛的設計。
然而,浮在黃金盒式墜鏈的王儲的一只眼睛卻是另一碼事了。作為裝飾的眼睛圖樣最早是出現(xiàn)在時髦的燕尾服扣子上,而此前歐洲就有用全幅微型肖像做禮服扣子的傳統(tǒng)。1785年左右,英國從法國舶來了這種夸張的服飾裝飾。但是當科斯韋畫王儲之眼的時候,意義絕不在裝飾。
“我遙寄你……一只眼,”他在附言中這樣寫道,“如果你腦海里還殘余些許我的容顏,這只眼定會撥動你的思念?!边@只獨眼,與王儲的面容完全割裂開來,怎么看都只是由眉毛、睫毛、角膜、鞏膜、虹膜和瞳孔組成的普通器官。奇怪的是,它作為割裂的一部分,真的發(fā)揮了作用:看到這只眼,腦海中便不由得補全喬治臉部的全貌。感受著這只獨眼凝視的人,心思起伏。這只眼眨也不眨,不會閉起來,不需要睡眠,它總是圓睜著,看著,念著,渴求著。而且科斯韋并沒有放大眼睛的尺寸來填滿整個畫幅,這眼睛還是常規(guī)的、嵌在臉上的大小。因而,這只小眼睛脫離了其他,詭異地飄浮著。
可憐的瑪麗亞關上了盒子,還是能感受到喬治的凝望穿透了金蓋子,如影隨形;哪怕是收在包里或者鎖在寫字臺的抽屜里,然后走出房間,還是能夠感受到背后灼灼的目光。她終于被軟化了。
倫敦城里,人人聽聞了這樁婚事的謠傳。喬治尋了一個剛從債務監(jiān)獄里出來的老神職人員來主持婚禮,并承諾自己繼位之后許他一個主教區(qū)的職位;婚禮準備事宜在瑪麗亞家中悄然進行。
1785年12月15日,王儲的朋友奧蘭多·布里奇曼手握出鞘的寶劍,守在瑪麗亞公園街府邸門口,一對新人在室內宣誓結婚。兩位天主教證婚人之一正是他倆的“紅娘”亨利·埃林頓。這場婚禮具有法律效力,但是有了前車之鑒,王儲還是起草了一份證明,來確認這場婚姻的合法性。
喬治此舉,要么是出于無比的自私,要么是出于偉大的真愛。他已做好婚姻曝光后要付出代價的心理準備。婚后二人分開住,一個住在卡爾頓或者布萊頓,一個住在公園街,夫妻兩人常在公園街府邸幽會。諷刺瑪麗亞的漫畫在社會上不斷出現(xiàn),但是貴族圈中則是另一番氣候:大家都崇敬她,認為她此舉高尚。在王儲瘋狂的追求下,她并沒有屈尊做一個情婦,而是堅持名正言順的婚禮,就連國王夫婦也對她另眼相看?,旣悂喌母哔F與忠貞可見一斑了。
其實這場婚姻沒能瞞住幾個人,但是喬治還是在猶豫到底要不要將他的幸福大聲喊出來,所以他選擇了跟著心走,率性而為?;楹蟛痪茫尶扑鬼f畫了一模一樣的瑪麗亞的眼睛。她的眼睛也是孤單地浮在象牙片上,卻比喬治的眼神要生動優(yōu)美許多。喬治將這幅畫以金邊和她的淺棕發(fā)鑲嵌,整日貼身掛著。他終于還是沒能忍住向全世界宣告的沖動,完全把憲法的要求拋在了腦后。某晚,在特魯利街戲院的包廂里,他把畫有瑪麗亞眼睛的飾品戴在了外面,昭告天下。喬治將這只亮晶晶的眼睛擺在了胸前,好像新婚女子將碩大的鉆戒舉到別人眼前炫耀一樣。整個劇院的人都舉起了不僅是用來看戲,更是用來看圈內人八卦的長柄眼鏡和望遠鏡。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了這只眼睛上。王儲當然知道,此舉將會引發(fā)軒然大波,這正遂了他的愿。德文郡公爵夫人是不拘小節(jié)的豪放性格的人,就連她都覺得瑪麗亞與喬治結婚“是不是太草率。不得不忍受他在劇院里無休止地與她聊天,到處展示她的(或者眼睛的)肖像畫,四處炫耀……這些舉動哪里還有謹言慎行的意思,完全將婚姻暴露在大眾面前了”。
喬治和瑪麗亞有過兩段長期生活的時期,但最終還是因為王儲與卡羅琳的婚姻而終結。但喬治無時無刻不將瑪麗亞的肖像貼身帶著,即便是1811年兩人徹底地斷絕關系之后,喬治也下令,自己死后要將瑪麗亞的這只眼睛帶進墳墓。1830年,喬治四世去世,他生前的命令得以執(zhí)行。當年的惠靈頓公爵并不是一個兒女情長的人,但即便是他也為喬治感到唏噓,認為應當讓19年未見喬治的瑪麗亞知情。當他將喬治四世的遺愿告訴瑪麗亞時,她也不禁黯然垂淚。
(摘自商務印書館《英國面孔:從肖像畫看歷史》??? 作者:[英]西蒙·沙瑪??? 譯者: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