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明新
韶關市曲江區(qū)國有小坑林場 廣東 韶關 512162
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qū)國有小坑林場處于亞熱帶季風性氣候,高溫多雨、氣候濕潤確保了林場的生物多樣性,而油茶作為林場發(fā)展的主要經濟作物,大面積種植不僅能有效提高我國的糧油儲備量,還能帶動當?shù)氐慕洕l(fā)展,但當前油茶的種植產量達不到預期的要求,因此只有通過油茶高產栽培和管理技術的不斷推廣與創(chuàng)新,才能科學的提高產量與質量,從而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在廣東地區(qū),總體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較脆弱,油茶的種植或多或少的會為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一些影響,但場內種植人員應明確種植油茶不能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因此種植人員應將生態(tài)化理念貫徹到整個油茶種植的過程當中,種植人員應根據(jù)當?shù)氐姆N植環(huán)境確定油茶的種類與種植的數(shù)量,與此同時在進行種植與管理的過程中,還應使用有機肥料進行病蟲害防治,從而確保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受到破壞[1]。
精細化原則落實到油茶種植過程中,有利于使種植更加規(guī)范化,對油茶種植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精細的劃分,有助于在油茶種植管理的過程中,更具有科學性、合理性,進而促使油茶高產栽培技術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確保油茶的產量與質量。
油茶想要實現(xiàn)高產,首先應對其生長環(huán)境進行充分的考量,應確保林地布局的合理,不影響林場內的生物多樣性。因此在進行林地選擇上應選擇光照時間長、排水性能好的緩坡地,而且在針對林地的選擇時,還應考慮油茶的采摘的便利性,因此緩坡地是油茶種植地的首要選擇,不僅能實現(xiàn)油茶高產栽培還更有助于對其進行管理。此外還應盡量選擇黃紅土壤區(qū)域,這種土壤更適合油茶的根系生長,且土壤中的有機物質也能更好地為油茶提供更多的養(yǎng)分,從而使油茶高產栽培技術順利開展。
選擇好油茶的種植地后,還應進行充分的整修工作??筛鶕?jù)林地的實際情況進行開墾,在8-9月份,先將林地的土壤進行深翻,并清理林地內的雜草及碎石,同時還應注意油茶的行間距,應根據(jù)油茶不同的品種進行調整,可按照111株/667m2進行種植[2]。此外,還應確保土壤的肥力,在土壤肥力不夠時,應在種植前就應對土壤進行施肥工序,可選擇農家肥、復合肥、磷肥等進行混合施肥,以確保土壤的肥力。
1.栽植時間
油茶的栽植時間通常選擇在冬末春初,具體來說就是每年的11月下旬到第二年3月上旬,且盡量選擇陰雨天氣或晴天傍晚進行栽植,從而避免幼苗根系長時間暴露于空氣中而導致幼苗缺水死亡,種植人員可以在進行幼苗移栽時在苗木根部包裹一層泥漿后,再將幼苗中知道定植穴中,也能有效降低苗木移栽時出現(xiàn)的缺水死亡現(xiàn)象。
2.栽植密度
合理的栽植密度,也有以利于油茶的產量提高,因此,種植人員應根據(jù)立地條件、油茶不同品種的特性、撫育管理的水平以及經營條件進行參考,可以將油茶的間距控制在2m×2.5m或2m×3m,及110-130株/畝,從而確保油茶種植后的土壤肥力充足,為油茶生長提供夯實的基礎[3]。
3.苗木規(guī)格
在進行苗木的選擇上,也應提起重視??蛇x用2年以上的生苗木進行造林作業(yè),苗木的標準應遵照“苗高20厘米、地徑0.3厘米以上”的原則,選擇苗木粗壯、無病蟲害,傷根少的苗木進行種植,從而保證油茶的高產。
4.品種配置
油茶在進行品種配置時,應進行合理的無性系配置,因油茶的白花授粉成功率較低,因此異花授粉成為當前油茶品種配置的主要方式,通過進行無性系配置能有效提高油茶的產量。但在進行無性系配置時,應注意配置的數(shù)量應達到5個以上,且確保無性系之間的配合力度高、花期相同等因素,從而促使油茶的產量得到有效提升。
5.栽植
油茶栽植通常分為裸根苗栽植和容器苗栽植兩種情況:在進行裸根苗栽植時,先把苗木放入提前挖好的穴中,在回土1/3處時,為確保苗正根舒,應先輕微提一下苗木,讓苗木的根系進行充分的舒展后再填土踩緊[4]。此外還應及時對根系進行水分的保護,若出現(xiàn)當天無法對苗木進行全部栽植時,必須采取假植環(huán)節(jié),在栽植后如出現(xiàn)干旱等情況,應及時對苗木進行澆水,確保苗木在栽植后的成活率。在進行容器苗栽植時,應將塑料袋容器苗外的塑料袋除去,栽植步驟與裸根苗栽植大體相同。在苗木的栽植過程中,應時刻觀察油茶苗木的狀況,并在栽植一星期后對油茶苗木的成活率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缺株、死株或病株后,應在陰天或雨天進行及時補種。
1.松土除草
定期進行松土除草,能有效清除林間雜草疏松土壤,從而減少土壤中的水分蒸發(fā),不僅能增加土壤的透氣性,還能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的能力,進而促進幼林的生長。種植人員可在當年9-10月份進行松土除草,種植后的4年內每年進行2次的松土除草,但應注意避開三伏天。
2.墾復
想要提高油茶產量,冬墾是必要的措施之一,通過不斷改善土壤的水肥條件,促進根系的伸展與吸收能力,此外,冬季的油茶處于休眠階段,冬墾有利于是挖傷的根系在春季再生,有助于吸收能力的提高,同時冬墾還能消滅土壤中能越冬的害蟲,可以通過施肥處理,避免病蟲害的侵襲。
3.水肥管理
在進行油茶種植后的2-4年內的施肥十分重要,因此,種植人員應在此階段內,結合松土除草對土壤進行施肥處理,肥料也應以有機肥為主,將短效肥與長效肥相結合進行施肥,同時在追肥期應以氮肥為主,施肥標準應依照60-110g/株的標準進行施肥,從而促使幼樹的生長[5]。因為油茶植株對水分的把控十分嚴格,因此在夏季的梅雨季節(jié)應做到及時排水,避免出現(xiàn)漬水情況,在春秋季相對干旱時,應及時進行澆水處理,避免對油茶植株產生不良影響。
4.樹形管理
幼樹期的樹形管理也十分重要,應對幼樹進行適當、合理的整形修剪,與此同時為確保油茶樹的正常生長,應對油茶樹的頂端進行控制,種植后第一年,應在20厘米處選留3-4個生長強壯、方位好的側枝進行主枝培養(yǎng);第二年在每個預留主枝上保留2-3個強壯的分枝作為副主枝進行培養(yǎng)并以此類推。在進行樹形管理時應注意幼樹時期應適當進行修剪,不可修剪過度。
5.合理間作
合理間作不僅能將有效的土壤進行最大程度的利用,還能確保林場內無雜草、土質松軟的情況,可間種大豆、花生等植物,不僅能增加土壤肥力,還能有效提高短期經濟收益,為油茶樹的生長提供優(yōu)秀條件。
1.增加施肥量
油茶成林階段需要更多的養(yǎng)分支持,因此可在這一階段增加施肥量,成年油茶的施肥量20kg/年。因此在此期間,管理人員可進行穴施或溝施的方式對油茶進行施肥。盡量選擇有機肥,不僅能提高油茶的生長速度,還能提高油茶的產量與質量。同時施肥還應參考種植的季節(jié),在春季進行抽條之前,應適當施用氮肥、磷肥等為后期果實生長提供充足的養(yǎng)分,在油茶結果期、冬季采果期,也應適當增加化肥的使用量,從而確保樹木的養(yǎng)分充足。
2.注意墾復除草工作
在油茶生長、結果階段若沒有做好林地的管理工作,很容易導致雜草生長,影響油茶在生長期間的養(yǎng)分,因此應著重對油茶林地進行墾復除草的工作,可選擇在雨后或秋季進行,每年淺鋤一次,時隔6月后在進行復墾,從而抑制雜草的生長[6]。
3.修枝整形
為油茶樹進行修枝整形,主要是為了提高油茶林地能得到有效通風,減少病蟲害的情況,同時還能提高油茶的產量。因此,為了確保油茶樹的正常生長,在成年期的油茶樹也應及時進行修枝整形,從而調整油茶林地的密度,確保油茶林能獲得充足的光照與水分,從而保證油茶的產量與質量??稍诓晒诤筮M行修枝整形,在修枝整形的過程中,應注意整體樹形的協(xié)調,應將庇蔭枝條以及染病的枝條全部進行修剪后集中燒毀,減少病蟲害的擴大。
病蟲害對油茶的產量與質量影響巨大。因此,應提前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在油茶生長期應定期對林地進行全面檢查,以確保能及時了解油茶樹的實際情況,通過對林地進行雜草清除也能抑制病蟲、害蟲的生長與繁衍。此外,在病蟲害的高發(fā)期,還應提前噴灑藥物起到預防的效果,從而確保油茶的產量不受影響。
由于當前很多病蟲害的發(fā)展都是由油茶的根系開始蔓延的,因此在種植前,就應對定植穴內進行消毒,且油茶樹常見的軟腐病、炭疽病等災害都是在相對濕潤的環(huán)境、雨水較多時產生的,因此應通過改善土壤的濕潤程度、不斷改善林地的通風條件,從而進行有效防治。在施肥階段也應注意,若過量使用氮肥,容易使油茶樹遭受病害情況,因此可在施肥期間,合理調節(jié)鉀肥、磷肥的使用比例,從而提高油茶樹的抵御病蟲害的能力。除此之外,還應采用人工防治、物理防治與生物防治相結合的防治手段。
總而言之,油茶在進行油茶高產栽培技術的過程中,應不斷根據(jù)油茶的生長習性挑選合理的種植地以及管理方案,從而確保油茶的產量與質量,推動油茶種植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