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翔的工筆畫藝術"/>
文/邵大箴
工筆畫以語言的工整細致為特色,惟其工整、細致,便更要注意整體與細節(jié)的關系。畫面有大的整體效果,而無細部的精致與微妙,人們遠看可能還有印象,近觀則顯得空泛和無感染力;反之,所有細部描繪精致入微,而無統(tǒng)一的畫面大效果,則既不符合遠瞻的要求,也使各部分的感染力量相互抵消。當前我國工筆畫界對這些問題已經(jīng)有所認識,但在實踐中仍然存在著過于注意精致描繪而忽視畫面整體效果的傾向。
晨光 250cm×360cm 2019年 羅翔
晨曦迪士尼 140cm×240cm 2017年 羅翔
我讀羅翔的畫,第一個印象便是他在處理畫面整體效果與細部精致關系上,有自覺的追求和相當高的處理能力。在他作品畫面的構圖中有豐富的與主題密切相關附屬的物象,但這些物象的形和色彩是用有節(jié)制的方式加以表現(xiàn)的,使觀眾既能有所感知,但絲毫不喧賓奪主,而是作為主體形象不可或缺的陪襯,加強了主體物象的藝術表現(xiàn)力。能做到這一點,說明羅翔重視對藝術創(chuàng)作原理的研究。羅翔對色彩的運用和一般的中國畫家也不同,他作品中的整體色調往往是統(tǒng)一的,明度、對比度和純度都不高,有一種東方神秘主義的朦朧感。這樣的色調一眼看上去就有一種獨特的情韻。
對一位藝術家來說,在思維與實踐上能辯證地處理這些問題,做到筆下游刃有余,有所作為,一要靠功力,二要靠修養(yǎng)。功力是硬功夫,沒有至少十年八年磨煉打下的扎實基礎,不會成氣候。修養(yǎng)是軟功夫,對藝術家來說是一輩子的事,靠讀書和體驗生活獲得。羅翔本科和研究生都在中央美術學院度過,深受中央美術學院的“三位一體”教學體系影響,重視基本功的訓練和理論知識的學習積累,同時也勇于創(chuàng)新和開拓新的領域。工筆畫語言工整細致,但其基本精神仍屬于傳統(tǒng)意象體系,虛實、形神之間的關系,仍然是工筆畫創(chuàng)作需要不斷關注和研究的課題。羅翔遵循傳統(tǒng)工筆畫的基本原理,不削弱工筆畫的特色,適當吸收寫意水墨的因素,賦予畫面以更強的寫意性,追求作品的意象性和神韻。在這一點上,他運用的方法是得體和有分寸的,這表明,他是一位善于思考和有探索精神的藝術家。我之所以強調這一點,因為在當前包括工筆畫在內的中國畫創(chuàng)作中,有人對何為創(chuàng)新,認識上有所誤解。以為背離傳統(tǒng)、發(fā)揮個性是創(chuàng)新之道,這種認識相當膚淺。真正創(chuàng)新與深入學習、研究傳統(tǒng)不但沒有矛盾,而且是刺激和促進創(chuàng)新的重要動力。因為傳統(tǒng)藝術中積累的經(jīng)驗非常豐富,后來的藝術家認真領會了,能激活自己的悟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羅翔的畫從傳統(tǒng)走來,他根據(jù)自己的學習心得和體會,以及對客觀自然物象的觀察和研究,自由抒發(fā)感情和表達自己的心境。他的創(chuàng)新不是刻意求奇,而是在平常的心態(tài)中求美和力的表現(xiàn)。近年來,羅翔進入工筆動物畫象征性表達的探索之中,這一階段的作品是羅翔藝術創(chuàng)作生涯中的轉折點。他在此一階段的作品中迸發(fā)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令人稱奇。對羅翔當下作品的解讀是一個有趣的過程,他在畫面中的一切布置和安排似乎都在考驗觀者的感知能力。無數(shù)的線索撲面而來,多義性的解讀必然使得每一個觀者都會有不一樣的心理感受。他以動物和地鐵車廂為主要題材,繪制了一系列“地鐵”題材的作品。這一系列作品也引起了多方的廣泛關注。的確,這樣的作品讓人眼前一亮。擬人化的犀牛、長頸鹿、大象等各種動物在地鐵中出沒,這樣的畫面足夠令人感到震撼和新奇。在羅翔的地鐵系列作品中,生命一片安然祥和,是一種理想的狀態(tài)。一個工業(yè)社會中的“桃花源”,這既是羅翔的夢境,也是我們所有當代都市人的夢境。
浮光 220cm×140cm 2016年 羅翔
花開幾時 140cm×68cm 2016年 羅翔
花語 68cm×68cm 2019年 羅翔
羅翔的許多作品是平中求奇,自由舒暢,乃是創(chuàng)新之正道。羅翔的繪畫創(chuàng)作已經(jīng)有自己的個性面貌,但他懂得藝無止境,只有不斷地進取和探索,藝術方能逐漸走向理想境地。他正在奮力前行,待以時日,必有更新的成果,我們祝福他?!?/p>
2020年9月于望京
歡樂谷 220cm×140cm 2016年 羅翔
歸程 140cm×68cm 2016年 羅翔
暖陽 140cm×68cm 2016年 羅翔
閑云 240cm×120cm 2017年 羅翔
大圣歸來之離鄉(xiāng)尋藝 68cm×68cm 2017年 羅翔
大圣歸來之天王下界 68cm×68cm 2017年 羅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