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學傳媒與設計學院 白云騰 龐兆琪 胡文韜
新冠疫情的爆發(fā)激發(fā)了我國新一輪數字化建設的浪潮,數字化社會建設的同時,也逐漸讓老年人掉進數字貧窮的陷阱,這個現象在后疫情時代顯得尤為突出。研究表明,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與數字化建設之間有著顯著的矛盾,建設社會數字化進程中缺少對老年人的考慮,缺少與老年人行為習慣相匹配的交互方式。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文主要對后疫情時代中老年人及其他障礙人群的交互方式進行研究,結合更多已產生的更為便捷的信息獲取方式,旨在構建一個更友好、便捷、快速的防疫體系。
大數據、云計算和智能AI等數字科技有力地支撐起了疫情的防控和居民的生活所需,表現出了數字科技改造世界的巨大潛力。數字化帶來的不僅僅是各方面的發(fā)展,同時也可能會造成許多的不便和溝通障礙。相當比例的老年群體都面臨著數字融入困境,這已經成為疫情防控常態(tài)下社會各界關注的痛點和焦點問題。
本文通過對數字鴻溝以及現有健康寶的了解與研究,以模塊化設計產品為依托,應用RFID技術,設計一款“卡式健康寶”,通過刷身份證的形式來實現現有健康寶的功能,以此提高人群通過效率,從而達到減少病毒傳播的可能性。
疫情來臨時,北京迅速推出“健康寶”作為疫情期間為個人提供自身健康狀態(tài)的小工具。通過健康寶,防疫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核查用戶的“健康寶”健康狀態(tài)信息輔助開展防控措施,為社區(qū)、辦公地點、學校以及各公共場所的防疫工作提供支撐。健康寶幫助我們查詢、聯絡確診病人及疑似病人,使尋找速率加快數倍。健康寶體系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大數據的應用,健康寶以大數據系統(tǒng)和網絡互連作為基礎,通過移動端信息的出入和輸出,將用戶的行程信息進行整合梳理,進而掌握每一個用戶的行程。當有病毒感染者或者密切接觸者時,通過大數據篩選出可能接觸感染者的人,大大提高了對感染者溯源的效率。但在大量使用新技術的同時,往往會對部分人群造成不小的困擾,經常使得老年群體的“數字鴻溝”問題成為社會熱點。
經過實地調研與考察,我們發(fā)現在疫情較為嚴重的時期,各公共場所在門口設立的二維碼牌,需要每一位來訪者通過健康寶內的本人信息掃碼登記功能來掃該公共場所設立的二維碼,例如超市、菜市場、公園、醫(yī)院、銀行等場所。許多老人無法靈活運用手機健康寶,就被攔截在了門口,需要工作人員一步一步教授老人們如何通過手機健康寶登記,很多沒有帶手機的老人則需要通過書寫身份證號、手機號的方式進行登記,這樣的方式速度較慢,容易引起人群聚集的情況。不但沒有達到人與人之間的安全距離反而增大了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播概率。隨后健康寶更新出了“代查”和“助查”功能,這兩個功能雖然能在某些場所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老年人的困擾,但這兩個功能需要他人陪同下使用,老人依舊無法自行使用,并且可能會增加人力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使得兩項新功能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根據上節(jié)分析,為了減少和避免疫情當中老年人“數字鴻溝”的問題,本文設計方案采用刷卡的方式,對健康寶掃碼方式進行改進。
北京健康寶判斷用戶是否有風險,是憑借提前布置大量“地標”二維碼,如商場、超市、醫(yī)院門口根據健康寶規(guī)則生成的二維碼,用戶掃過之后記錄二維碼內包含的信息,進而根據大數據制作用戶的行程圖而判斷的。這其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就是掃碼時的信息輸入端,如果此環(huán)節(jié)不能使所有人參與進來,那么防疫效果必然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對于老年人群體而言,身份證、老年卡、醫(yī)??ǘ际墙洺y帶的卡,且這些卡都有讀取或記錄的功能,我們將這些卡的唯一識別信息作為用戶的標識,將用戶的數據記錄在數據庫中。這種方式的優(yōu)點首先就是能夠以最簡單和最節(jié)約的方式,讓一些不便使用手機的老年群體能夠順利的通過各個掃碼場所,一定程度上緩解老年群體在疫情當中“數字鴻溝”的壓力;其次,該流程讀取、記錄的設備是刷卡裝置,因此能夠保持網絡和當前地理位置等信息的準確性和穩(wěn)定性,避免因網絡差、手機網絡或反應慢等因素造成的通行困難現象;最后,這種刷卡的方式可以降低操作時間,在人流量大的時段,可以有效避免因掃碼造成的擁堵、聚集現象,進一步降低感染病毒的風險。
應用RFID技術的刷卡記錄方式:
RFID技術的一種應用是射頻IC卡。將一個微電子芯片嵌入符合ISO 7816標準的卡基中,做成卡片形式。射頻IC卡有兩種卡型,Type A和Type B型,其主要區(qū)別在于載波調制深度和二進制數的編碼方式,二代身份證屬于Type B型卡。IC卡可以記錄卡號、用戶資料、權限等信息,并可以脫離網絡系統(tǒng),具備加密和反復讀寫的特性,安全性遠高于ID卡。并且由于IC卡本身可讀可寫,所以與之匹配的讀寫器系統(tǒng)相對便宜、可靠、安全、快捷。
身份信息匹配與完善:
通過與國家或健康寶的后臺數據庫進行綁定,實現一證一人的身份綁定,以此作為刷卡設計的對比數據源。通過讀取身份證上的卡號和個人信息,與數據庫中記載的信息對比檢索,達到高速匹配的效果。驗證成功之后又會將現有的新地點信息進行身份數據庫錄入,以此達到完善身份軌跡數據,便于后續(xù)對防疫對象進行調查及聯絡。
“卡式”健康寶刷卡機,如圖1所示,通過模塊化防疫設施中的讀取模塊進行刷卡來讀取來訪者的特定身份信息。刷卡機可憑借工作人員手動錄入當前的地址和其他用于區(qū)分的重要信息,這些信息在后續(xù)過程中將用于對每個通過用戶的記錄。
圖1 “卡式”健康寶刷卡機
身份證刷卡的方式,類似于乘坐公共交通的刷卡上車的方式,這種方式既不需要老年人重新熟悉如何運用,還能夠減輕資源成本,降低人群聚集的概率,減少病毒傳播的可能。
圖2為刷卡時的人機交互行為,經由后臺進行的數據對比,在屏幕顯示端顯示相應反饋:紅色“拒絕進入”——路徑行為異常、14天內經停過疑似或確診患者周邊區(qū)域;紅色“刷卡失敗”——多次實驗刷卡無果,系統(tǒng)將會自動提醒工作人員前來幫助登記;黃色“識別成功”——14天內經停過中風險地區(qū);綠色“通過”——無異常,未經停過中風險及以上地區(qū)和周邊。
圖2 外界交互行為
圖3為刷卡過程中的內部信息的校驗更新流程。在進行刷卡行為的同時,除了會讀取現有的限定身份信息外,同時還會向數據庫中記入當前地點的定位信息。在后臺數據庫中,會首先將讀取的身份信息與身份數據庫進行對比,之后會檢查過往刷卡點是否出現了異常情況,反饋是否可以通過;接著將當前位置的信息錄入數據庫中,以此更新他的過往地點數據;最后將識別情況信息反饋、顯示給刷卡人。
圖3 內部信息交換交互設計
用刷卡的方式代替健康寶中用手機掃碼的流程,操作方由用戶轉化為設備,降低操作難度與操作時間,提高效率。并且這種交互方式對于老年群體與年齡較小的人群來說十分簡便,能夠有效解決他們使用手機過程中的“數字鴻溝”問題。
本次“卡式”健康寶的交互設計以現有技術、健康寶后臺人員數據庫為基礎,關注于現代數字社會有著“數字鴻溝”困擾的群體,討論使用場景、思考使用方式、確認信息讀取內容,構建面向大眾的、功能合適的健康寶新形式。使其不必拘于手機操作,做到刷卡即走,有效解決了該群體的使用困難。解決困難的同時也提高了個人位置信息的安全性、降低了公共場所因掃刷健康碼導致的擁堵概率、提高公共場所中工作人員檢查工作的效率、有效減少健康寶盜用現象。
刷卡式設計是作為步向數字社會必不可少的一個過渡設計,在全民步向數字社會的今天,仍舊有著對數字產品不適應的群體,不能因為心急而忽略這個群體的社會生活體驗?!翱ㄊ健苯】祵毧梢詽M足老人的日常出行需求,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在這樣的條件下進行數字過渡,相信終有一天,全民數字化的時代必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