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雪娜
DKD 屬于一種常見的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發(fā)癥,隨著疾病進展,最終可演變?yōu)榻K末期的腎病,對身體健康危害較大。研究顯示,降低DKD 患者的蛋白尿水平可延緩終末期腎病,降低患者死亡率[1]。恩格列凈屬于一種新型降糖藥物,通過抑制腎臟鈉-葡萄糖協(xié)同轉運蛋白2(SGLT-2)功能降低腎臟對葡萄糖的吸收[2],提高尿糖排泄,進而降低血糖水平,同時對患者腎臟還有一定保護作用,可以改善患者腎臟功能[3]。為明確恩格列凈的實際應用效果,本次研究對本院收治的42 例DKD 患者應用恩格列凈治療,臨床效果滿意,現將詳細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 年12 月~2019 年12 月在本院就診的84 例DKD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均衡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2 例。對照組男20例,女22例;年齡41~60歲,平均年齡(49.9±9.1)歲。觀察組男21 例,女21 例;年齡41~60 歲,平均年齡(50.5±9.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 兩組均需控制飲食,并指導其合理進行運動鍛煉。對照組選擇胰島素治療,地特胰島素+門冬胰島素皮下給藥,4 次/d,三餐前注射門冬胰島素,晚 9 點注射地特胰島素,地特胰島素初始劑量為0.2 U/(kg·d),門冬胰島素初始劑量為0.5~1.0 U/(kg·d),以血糖實際水平為依據調節(jié)胰島素用量。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恩格列凈治療,10 mg/次,1 次/d 口服。兩組均接受12 周不間斷治療。血糖控制預期目標,FBG<7.0 mmol/L,2 h PBG<10.0 mmol/L。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指標,包括HbA1c、2 h PBG、FBG 等。②對比兩組治療前后DBP、SBP、體重、身高,計算BMI。③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指標,包括TNF-α、IL-6、UA、UACR、TC、TG。④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頭暈、胃腸道反應、口干及便秘。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比較 治療前,對照組HbA1c水平(8.44±1.65)%、2 h PBG 水平(12.95±2.00)mmol/L、FBG水平(9.14±2.22)mmol/L與觀察組的(8.32±1.42)%、(12.34±2.21)mmol/L、(9.30±2.12)mmol/L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HbA1c水平(7.00±1.13)%、2h PBG水平(8.52±1.65)mmol/L、FBG水平(6.44±1.84)mmol/L與對照組的(7.17±1.02)%、(8.70±1.93)mmol/L、(6.61±1.74)mmol/L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DBP、SBP、體重、BMI 比較 治療前,兩組DBP、SBP、體重、BMI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DBP、SBP、體重、BMI 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DBP、SBP、體重、BMI 比較 ()
表1 兩組患者DBP、SBP、體重、BMI 比較 ()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1 mm Hg=0.133 kPa
2.3 兩組患者血清炎癥指標比較 治療前,對照組TNF-α 水 平(14.97±3.69)ng/L、IL-6 水 平(11.80±4.0)ng/L 與觀察組的(15.15±3.75)、(11.42±4.17)ng/L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TNF-α水平(12.14±2.99)ng/L、IL-6 水平(8.52±3.13)ng/L 均低于對照組的(13.91±3.60)、(11.07±4.02)ng/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患者腎功能水平比較 治療前,對照組UA水 平(381.97±52.02)μmol/L、UACR 水 平(111.48±7.29)mg/g 與觀察組的(384.22±51.99)μmol/L、(109.55±4.57)mg/g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UA水平(329.62±40.33)μmol/L、UACR水平(42.37±4.24)mg/g均低于對照組的(354.00±45.24)μmol/L、(69.05±4.24)mg/g,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5 兩組患者血脂水平比較 治療前,對照組TC 水平(6.88±1.21)mmol/L、TG 水平(1.73±0.53)mmol/L 與觀察組的(6.90±1.29)、(1.71±0.51)mmol/L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TC 水平(3.90±1.29)mmol/L、TG水平(1.05±0.33)mmol/L均低于對照組的(4.77±1.20)、(1.20±0.52)mmol/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6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發(fā)生2 例頭暈、1 例胃腸道反應、1 例口干,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9.52%(4/42);觀察組發(fā)生2 例頭暈、1 例胃腸道反應、2 例便秘,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1.90%(5/42)。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24,P=0.724>0.05)。
DKD 是一種腎小球病變,屬于一種糖尿病性腎小球硬化癥[4]。近年來,隨著生活習慣改變,糖尿病患者數量逐年上升,DKD 的發(fā)病率也呈現上升趨勢[5]。該癥發(fā)病機制復雜,與多種因素有關,臨床迄今為止尚未闡明其主要發(fā)病機制[6]。臨床常以地特胰島素、門冬胰島素等對該癥展開治療,但其主要作用在于降糖,對腎功能保護效果有限,因此治療效果并不理想。
恩格列凈是一種新型降糖藥物,屬于SGLT2 高選擇性的抑制劑,主要經對腎臟近端小管的SGLT2 產生抑制,促使葡萄糖經尿液向體外排泄。部分動物及體外研究顯示[7],對于DKD 患者來說SGLT2 抑制劑具有抗纖維化、抗炎、抗氧化作用,可有效降低腎小球損害,緩解腎間質受損程度,具有較為理想的腎臟保護作用。最近幾年有關資料指出[8],炎癥介質與發(fā)生DKD 及疾病發(fā)展關系較為密切,DKD 屬炎癥性慢性疾病的一種。在早期DKD 病理生理的機制中炎癥介質作用極其關鍵。研究顯示[9],SGLT2 抑制劑具有抑制DKD 患者炎癥的作用。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對照組與觀察組HbA1c、2 h PBG、FBG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UA、UACR 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提示,恩格列凈具有顯著降糖效果的同時具有降低尿蛋白作用,保護腎功的作用。IL-6、TNF-α 為常見的兩種炎癥介質,其水平與發(fā)生DKD 間關系較為密切。對腎細胞來講,TNF-α可直接引發(fā)細胞毒性,導致細胞凋亡、壞死,進而改變腎小球內的血流量,降低腎小球濾過。DKD患者表現為IL-6 水平升高,IL-6 可間接反映DKD 受損狀況,即纖維連接蛋白的表達增加、系膜細胞擴張、腎小球內皮的通透性異常。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IL-6、TNF-α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提示恩格列凈在改善腎功能的同時能夠降低患者機體慢性炎癥反映。研究顯示[10],脂代謝紊亂、高UA、高血壓、肥胖等均為發(fā)生DKD 高危的因素,在疾病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UA、TG、TC、DBP、SBP、BMI、體重較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提示恩格列凈具有糾正血脂紊亂、降低血脂和血壓水平、改善肥胖作用,以上癥狀改善也有利于提高患者預后生活質量。本次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提示恩格列凈用藥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恩格列凈治療DKF 效果顯著,不僅可以顯著降低患者體重、血糖,改善患者高血脂狀態(tài),減少尿蛋白,同時可以抑制機體慢性炎癥反應,逆轉早期DKD,具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