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泰真
奶奶年紀很大了,她的生活也變得越發(fā)簡單。她偶爾會斜靠在門口的大椅子上,手里抓著一包零食,眼睛盯著前方,我不知道她在望著什么,蜷在大椅子下的鄰家老貓也不知道。
有不少老人喜歡喝茶,奶奶卻不喜歡。奶奶和許多為生計而打拼的年輕人一樣,很晚睡覺又很早起床。那么漫長的一整天時間,不知道她是如何打發(fā)的。我曾經(jīng)想過自己,放假時間一旦久了,便會覺得無所適從,她難道就沒有這種感覺嗎?只可惜,她再也盼不來“開學(xué)”的日子了。
在我的印象里,奶奶平時就愛吃水果和零食,可她的一口假牙并不適合多吃零食,這會加重她晚上清洗假牙的負擔。我仔細想了想,也許不是因為她愛吃,而是家里人都太忙了,沒有太多時間陪她,她坐在大椅子上吃零食,吃那些她買來拜公(閩南語:求神拜佛)的東西,一是舍不得浪費,再就是圖個“動靜”吧。至于我為什么這么想,是因為奶奶常說,她最喜歡喝的是水,因為水不用擔心沒得喝。在我的印象中,奶奶一直是十分節(jié)儉的。人家都說“喜歡吃魚頭”是每一位媽媽的謊言,但是我爸特地買魚給奶奶吃的時候,她還是吃魚頭,始終如一,我甚至懷疑她是真的喜歡吃魚頭的。她說她不喜歡魚的腥味,所以那些新鮮的魚肉她幾乎不碰,只是吃那些我認為腥味更重的魚頭和小魚干。對此,我不理解,爸爸媽媽也不理解,有時甚至?xí)滩蛔∪滤痪?,不過她還是固執(zhí)地吃那些她習(xí)慣吃的東西。
在晚餐的飯桌上,爸爸媽媽偶爾會詢問起我的學(xué)習(xí)情況,奶奶也想?yún)⑴c我們的討論,但她平時的活動范圍太小了,很多東西她不了解,便不太理解我們在說些什么。有時候,我沒有耐心跟她解釋,因為經(jīng)常解釋了很多,她還是不能理解。然而,無心的一句“說了您也不知道”,總讓她小小的眼睛里透出幾分失落,好像還有自責(zé)。從奶奶的身上,我又好像看到了自己,看到那個老師講解了很多遍卻還是琢磨不透題意的自己。前一陣子中考成績出來了,她也問我考得怎么樣,她知道可能會碰壁,但她還是來問我。這一次我耐心地告訴了她,包括總分800分到底包含哪些科目和分數(shù)比例。她自然是聽不大懂的,但這怎能怪她呢?時代已經(jīng)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也不必追趕這個時代。她來問我的成績,只是關(guān)心我的學(xué)習(xí)而已。
家里經(jīng)營的一家小店,奶奶是傾注了心血的,可如今的她常常記不住客人要的是什么,有時候問了兩三遍仍是記不準,事后還會像受了委屈的小孩子似的,向我們抱怨那個客人有多么刁鉆。所以,更多的時候她則是“退居二線”,幫忙清洗用具。說奶奶老了,可有時候她卻有點兒像初入職場的實習(xí)生,每當被指出錯誤時她都會虛心接受。
對于奶奶,我們更多的是心疼和抱愧。奶奶不曾出過遠門去旅行,沒有品嘗過各地的美食,也沒有穿過好看的衣服,沒有聽過好聽的音樂,或許是因為她已經(jīng)老了,做不動那些事了,但我們也知道,是我們給不了她最好的。
人生如夢,她投入的卻是熱情,無論年齡如何,她一直過著“996”的生活,大家勸她不必太累,不用太省,她卻說她的日子過得很充實。我似乎能明白她漫長的一天是如何度過了。
人生如夢,一晃就老了,我估摸著,奶奶也很惆悵吧!怎么這么快就老了呢?怎么人一老,好多東西就都跟不上節(jié)奏了呢?也許,奶奶獨處的時候,心中也會回憶起一些美好的過往吧!
點評:文章語言樸實,感情細膩,作者塑造了一個熱愛生活卻又跟不上時代節(jié)奏的奶奶形象,字里行間,表達了作者對奶奶的心疼與敬愛之情。同時,這篇文章也很有意義,它能提醒我們,應(yīng)該多關(guān)注和關(guān)愛老人。(指導(dǎo)老師:蔡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