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琳
(江西有色地質勘查二隊,江西 贛州 341000)
有色金屬礦脈一般都分布在地形復雜的山區(qū)中,所以對有色金屬的礦山測繪工作難度很高,出現誤差也極為不利于礦山的開發(fā)。為此,需要加強測繪新技術使用,解決過去礦山測繪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構建更為完善的礦山測繪模式,提升礦山測繪工作的總體質量。
對有色金屬礦山測繪工作能判斷礦山是否具備開發(fā)價值和開發(fā)條件,也能初步判斷礦山開發(fā)需要使用的技術,是加強礦山開發(fā)的重要工作。測繪新技術的最大特點在于大量使用計算機完成計算工作,具有極高的自動化、數字化和信息化特征,例如遙感技術、紅外測距技術等等都是目前礦山測繪工作的新技術[1]。通過使用測繪新技術能提升測繪工作的效率,也能更好地對一些地質環(huán)境惡劣的礦山開展測繪工作,解決傳統礦山測量中無法合理使用測量技術導致的精度誤差,提升礦山測量的質量和應用范圍。
通過使用全新的測繪技術,可以讓更多數字化圖像儲存在硬盤中,從而專門建立礦山測繪內容的數據庫,所獲得的數據可以反復利用,能為后續(xù)其他的測繪工作、礦山開發(fā)工作都提供良好的支持。比如使用數據庫能進行礦山地形、地貌變化的繪制工作,工作人員可以先更新局部的實時圖像,結合數據庫的數據內容建立完整的數據內容[2]。工作人員也可以將是近期完成的測繪數據輸入到信息庫、數據庫中,完成礦山數據庫的更新。目前的礦山測量中,還要借助地理信息系統,能給礦山測量提供更為有效的支持,測繪人員通過從地理信息系統中調取數據, 就可以生成地理信息的子系統,從而將測繪結果和實際情況建立聯系,也能給礦山測量工作提供數據。
圖1 礦山GIS數據庫
傳統的人工測繪模式下,處理數據信息時需要由人員進行數據的反復計算,將會影響數據的計算精度,導致測繪工作的誤差增加。而通過使用全新的測繪技術和測繪方法,可以使用數字化設備滿足測繪工作的需求,計算機將自動完成對所有數據的計算、核對、匯總等工作,可以避免人員進行重復性計算工作后出現的誤差,從而保證了礦山測工作的質量,提升了測繪工作的總體精度。
和傳統的測繪技術相比,全新的測繪技術應用后具有明顯的自動化特點,儀器設備將會自動完成測繪相關工作,代替人員勞動,確保了測繪工作的效率,使測繪工作可以具備更高出圖速度和計算效率。而且隨著智能技術、圖形識別技術、網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催生了很多專業(yè)的繪圖軟件,給測繪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幫助,能幫助測繪人員進行高精度的圖像數字化處理。先進的技術測繪軟件不僅能夠將數據轉化為圖形,也能通過圖形識別獲得更為精確的數據,不僅可以展現測繪結果的二維圖像,還能建立起三維模型,更加直觀地展現礦山測量工作的內容。
地理信息技術是一個擁有極強綜合性的技術系統,融合了地理學、計算機技術、數據庫等多種不同的技術,其中計算機技術是地理信息技術的核心,在其支持下能開展地理數據的采集工作,儲存地理數據信息,自動完成地理信息分類,加強地理信息分析和圖像化顯示地理信息。使用該技術時,可以建立起多元化的礦山測量模型,礦山測量工作人員應根據需求建立起多元化的數據庫,做好對數據的分析和管理工作,形成有色金屬礦山多元化的找礦模型[3]。利用空間屬性的特點,礦山的異源數據確定可以開采的礦區(qū),也能給礦山后續(xù)的開采工作提供幫助。依靠地理信息技術,也能針對有色金屬礦山建立專業(yè)的信息管理系統,滿足礦山開發(fā)工作的管理需求,比如在礦山開發(fā)過程中需要對開采設施進行設計,開展巷道開挖工作,檢查礦山的沉降情況,礦山測量人員應該利用地理信息系統的信息管理功能建立礦山開發(fā)的管理系統,滿足礦山的綜合管理要求,實現對礦山的高效管理工作,最大幅度發(fā)揮地理信息技術的價值和作用。最后,還可以利用三維礦山技術開展測繪和管理工作,包括加強對礦山礦區(qū)范圍、巖體狀況的構建,將更多的礦山信息告知給施工人員,用三維信息讓開發(fā)人員了解礦山的情況,實現對礦山開采的準確指引。
圖2 遙感技術找礦
遙感技術是以電磁波理論為基礎的測繪技術,遙感遺棄能發(fā)出電磁波和接收電磁波的反射信息,傳感器通過收集和處理接收的電磁波信息,就能整理出礦山的測量圖像,完成對各種景物的識別,分析有色金屬礦產的分布。有色金屬礦山測繪中,使用遙感技術能夠獲得高分辨率的遙感圖像,測繪人員和技術人員利用遙感圖像可以對礦山進行全方位的測量,包括了解礦山周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土地資源狀況,也能結合遙感圖像分析礦山礦區(qū)、礦區(qū)周邊的地質災害風險,并繪制專門的大比例尺地圖。使用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測量技術,能發(fā)揮微波遙感技術的作用,利用合成孔徑雷達能直接獲得礦山的三維信息,包括準確測量地面的高程變化情況,也能對礦山地區(qū)的情況進行監(jiān)測,了解地表的變動信息,監(jiān)測地表沉降等方面的變化。
使用RTK技術能夠進行礦產資源勘察放樣工作,實際工作中需要使用一臺GPS接收機,在較高而且周圍50米半徑內沒有其他電磁輻射源的位置作為基準點;然后使用兩個以上已知點作為控制點,以及使用一臺或者多臺移動站設備進行測繪工作,完成移動站的設置之后,就可以利用點放樣或者線放樣的方式開展測繪。使用點放樣的方法時,只需要輸入放樣點的坐標確定放樣點的位置,然后手簿屏幕中就會顯示放養(yǎng)點的情況,還能提供放樣點的方向和距離。
在礦山地形圖的測繪工作中,利用RTK技術能更準確、更快捷地完成對大比例尺地圖的測繪工作,相對于傳統的測繪方式,使用RTK技術可以有效應對復雜地形影響,也能減少人員在測量工作中的工作壓力,而且可以解決使用全站儀進行測量所導致的通視等問題。依靠一人操作就能完成整個系統的操控和測量工作,比如測繪人員攜帶儀器在測量的碎步點上停留兩秒以上,系統就會自動完成編碼工作,之后專業(yè)的圖形軟件就可以進行地形圖的輸出。
在礦區(qū)控制測量工作中,使用RTK技術可以完成礦產控制測量工作,儀器可以記錄控制點的平面坐標,以及記錄控制點的高程值,然后經過查詢和結算之后就可以記錄所有控制點的水平殘差和垂直殘差,通過RTK系統對精度的精確控制,能夠將誤差控制在1厘米,而且可以進行行程記錄,只需經過20秒左右就可以滿足對誤差的控制需求。使用該技術也能加強對薄弱點的控制,因此在礦產控制測量工作中具有非常高的可行性。
有色金屬礦產是社會生產、生活的重要資源,為了充分利用有色金屬資源,就需要做好勘查工作,提升勘察工作的精確性。在傳統技術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對勘察工作效率和精度要求的情況下,還要繼續(xù)加強對測繪新技術的應用,加強對礦山測量不同方面的控制,降低測繪工作的難度,減少人員工作壓力,保證礦山測繪工作總體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