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學聰
摘要:牛肺疫作為發(fā)生在牛身上的動物疫病,對于牛的生長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牛肺疫主要是指發(fā)生在牛身上的,且需要通過接觸引發(fā)疾病,具有相對傳染性的動物疾病。本文通過探究牛肺疫的病原和診斷要點,針對牛肺疫的防治措施展開論述。
關鍵詞:牛肺疫;診斷要點;防治措施
一、病原
牛肺疫的病原菌是牛型絲狀支原體絲狀亞種,是由較為微小、并且無細胞壁的微生物發(fā)展而來的,該病原菌主要以球狀顆粒、雙球形等形狀為主,主要生長于病畜的肺部組織中,其直徑以125~150μm為主,而分離的菌體主要呈絲狀形式,長度在200μm以上。由于該病菌的生長較為緩慢,自身的抵抗力較差,導致在外界的環(huán)境中,在干燥或是陽光的直射下,都容易使病菌喪失活力,同時,在37℃的恒溫箱中保存,病原菌在大概3周時間內變會死亡,在60℃的高溫中加熱規(guī)定的數值時間,也會導致病原菌的死亡,以及面對一般的化學消毒藥,如:一定濃度的泵液、漂白粉液、氫氧化鈉液以及來蘇爾液等化學物質,都能快速將病原菌殺死。
二、牛肺疫的診斷要點
(一)流行特征
牛肺疫的流行特征主要表現在牛類的反芻動物中,即黃牛、奶牛、牦牛以及水牛等類型,并且該病主要發(fā)生于6個月的小牛中,大于3歲的牛的疫病發(fā)生幾率往往較低,該病的傳染源主要為帶菌牛,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道都是感染病毒的主要渠道,通過病牛在呼吸道中的飛沫傳入到健康的牛類中,或是病牛所排出的分泌物、帶病母牛的乳汁等都能對健康牛類產生影響。受牛類的年齡、自身抵抗力以及飼養(yǎng)環(huán)境等方面影響,牛的患病程度不一,在適宜病原菌生存的條件下,牛肺疫的傳播影響較大,在群體飼養(yǎng)和放牧的環(huán)境中,容易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疫病現象,具有集群性和散發(fā)性的流行特征,常年均可發(fā)生,其中冬春兩季最為嚴重,主要作用于牛,對于人體和其他動物之間并不會感染。
(二)臨床癥狀
牛肺疫具有相對的潛伏期,短期為7天,長期可達3~4個月,分為急性和慢性之分。
1.急性、
急性的癥狀較為明顯,主要體現在牛的體溫 具有明顯升高的現象,到達40℃以上,鼻子擴張明顯,呼吸的頻率忽高忽低,呼吸困難,只能依靠腹部進行輔助呼吸,鼻子有膿性液體流出,并且還會出現輕微的咳嗽現象,脈搏較為微弱,支氣管呼吸音伴有摩擦音,在后期階段,病牛會出現口流白沫、牛頭伸直,后窒息而亡。
2.慢性
慢性的癥狀相較與急性,病程較長,并不明顯的癥狀,初期可能會出現干咳、食欲不振等現象;中期的病牛消瘦加劇,并且具有明顯的浮腫;后期則表現為肺部壞死。慢性的癥狀只要采取合理的治療措施,多數都能及時恢復。
(三)鑒別診斷
由于牛肺疫的發(fā)病初期診斷難度較大,因此,需要做好初期的防治措施,對于疫病區(qū)域的引進種牛進行隔離觀察,結合實際的觀察情況,如若發(fā)現病變發(fā)生在胸腔,并伴有胸膜肺炎和大理石變樣癥狀,就能初步判定為牛肺疫,并且還應判斷該病屬于急性和慢性,必要時,還可以通過血清樣本進行鑒定確診。
二、牛肺疫的防治措施
(一)治療措施
一方面,對于確診的病牛應進行抗生素治療。使用生理鹽水對硫酸連霉素溶液進行稀釋,而后進行肌肉注射,每天一次,持續(xù)5~8天即可;也可以通過使用滅菌水,通過注射100~150ml,新胂凡鈉明,劑量為1g/100kg,配成注射液進行靜脈注射,并且每間隔兩天重復注射一次,連用3~5次;還可以通過氟苯尼考0.08mg/kg,進行深部的肌肉注射,每隔一天進行注射一次,連續(xù)注射3次;另一方面,還能采用中獸醫(yī)治療。通過采用具有一定量的當歸、連翹、甘草、郁金、柴胡、青皮、花粉、貝母等中草藥材,研磨成粉后用開水沖服,每天一次,連續(xù)5~6劑。
(二)預防措施
一方面,應做好非疫區(qū)的預防措施。首先,在引進種牛時,應嚴格進行種牛檢疫,做好兩次的檢疫工作,杜絕具有疫病感染源的種牛引進,如若發(fā)現引進的牛類存在牛肺疫的存在,應進行疫苗接種,并在疫苗接種后的4個月后進行運輸,以及還應隔離觀察3個月之后保障引進牛無病之后,才能與原牛進行接觸;其次,應做好非疫區(qū)的日常預防工作,避免健康牛群之間滋生病原體,加強對牛的管理和控制,進行分散飼養(yǎng)和放牧,注重牛群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保障飼養(yǎng)環(huán)境的衛(wèi)生干凈,經常性的消毒,降低牛肺疫的發(fā)生幾率,增強牛的抵抗力;最后,健康牛應注重疫苗的接種,定期進行牛肺疫的免疫弱毒苗注射。另一方面,應做好疫區(qū)的預防措施。對于疫區(qū)應嚴禁牛群之間進行流通,避免引發(fā)二次傳染,并且加強對群牛圈養(yǎng)環(huán)境的管理,做好消毒、通風等防治措施,并且應提高消毒的頻率,選用消殺性高的消毒液進行消毒,增強消毒的實效性。此外,對于病牛以及與病牛接觸過、存在隱患的牛群進行相應的處理,進行全面的封鎖和消毒,避免造成大規(guī)模的動物疫病。
結束語
總而言之,牛肺疫的動物疾病對于整體養(yǎng)殖場的健康發(fā)展直接的影響作用,為了更好地加強對牛相關的動物疫病管理,及時治療和預防牛肺疫的發(fā)生,就需要加強對牛肺疫疫病的管理,提高對牛肺疫疫病的重視程度,通過分析牛肺疫的病原、流行特征、臨床癥狀等方面,及時對牛進行診斷,從而做好對牛肺疫的相關治療和預防的措施,減少牛肺疫對養(yǎng)殖場的不良影響,促進牛養(yǎng)殖的長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格日多杰,華青多杰.牛肺疫的治療與防治[J].中國畜牧獸醫(yī)文摘,2016,(9).180.
[2]狄淑英,劉清河,李元果,等.牛肺疫的診斷與防治[J].吉林畜牧獸醫(yī),2010,(1).46.
[3]周雄健.牛肺疫的診斷要點及防治措施[J].畜牧獸醫(yī)科技信息,2006,(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