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隆
2020年9月12日,在卡塔爾的幫助斡旋下,阿富汗塔利班與加尼政府舉行和談。
2021年8月15日,歷經(jīng)20年后,阿富汗塔利班重返首都喀布爾,成為阿富汗政壇主導力量。在阿富汗局勢風云突變之際,兩千公里外的海灣小國卡塔爾卻迅速“躥紅”,在幾乎所有阿富汗相關事務中都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靶笸饨弧币殉蔀榭ㄋ栕钪匾臉撕?。
此次阿富汗變局前后,卡塔爾調(diào)動了大量外交和后勤資源,在兩國間搭起“空中橋梁”,成為各項撤離行動的“中轉(zhuǎn)樞紐”。卡塔爾不僅在美狼狽撤離阿富汗的過程中幫了“大忙”,還幫助西方國家僑民、國際組織人員和記者安全撤離阿富汗。倏然而至的“喀布爾陷落”令美軍措手不及,美從阿倉皇撤出超過12.3萬人,其中約5.8萬人經(jīng)卡塔爾中轉(zhuǎn)??梢哉f,若無卡塔爾相助,美國不僅無法在兩周內(nèi)完成如此規(guī)模的撤離行動,還將面臨比史無前例的“大潰敗”和“大逃亡”更加糟糕的局面,美國總統(tǒng)拜登因此致電卡塔爾埃米爾(即國王)表達謝忱。
應阿塔請求,卡塔爾還與土耳其一道,僅用數(shù)天便使喀布爾國際機場恢復運營。美軍撤離后,首個降落在喀布爾機場的國際航班來自卡塔爾,首個從喀布爾機場起飛的國際商業(yè)航班也由卡塔爾航空公司執(zhí)飛。前者搭載了卡塔爾派出的航空技術小組,他們負責解決喀布爾機場恢復運營的技術問題。機場復航后,卡塔爾還向阿富汗運輸了約70噸援助物資。
卡塔爾首都還扮演了阿富汗“副首都”的角色。美軍撤出阿富汗后,歐美多國關閉駐阿使館,一些國家甚至宣布計劃將其駐阿使館轉(zhuǎn)移至多哈。此外,阿富汗塔利班駐卡塔爾政治辦事處作為其唯一海外窗口,仍設在多哈。這使多哈成為通往喀布爾的“必經(jīng)之路”和阿富汗事務國際協(xié)調(diào)中心。
此外,卡塔爾還就阿富汗局勢開展密集主動外交。9月12日,卡副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到訪阿富汗,與阿塔臨時政府代理總理哈桑·阿洪德會面,成為阿變局后首位到訪的外國高官。阿塔臨時政府主要官員也借此機會首次亮相。訪問期間,穆罕默德還會見了阿富汗民族和解高級委員會主席阿卜杜拉·阿卜杜拉和阿前總統(tǒng)哈米德·卡爾扎伊。在此前的9月11日,穆罕默德還曾訪問俄羅斯,并在更早些時候密集出訪了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區(qū)主要國家。
此次阿局勢劇變,半島電視臺通過大量獨家報道,更是成為世界了解阿富汗局勢動態(tài)最重要的媒體。半島電視臺借助接近阿塔的優(yōu)勢,在塔利班占領總統(tǒng)府、美軍倉皇撤離和喀布爾機場爆炸案等重大事件上,均派記者前往現(xiàn)場,發(fā)回獨家報道,被世界媒體廣泛引用??梢哉f,阿富汗變局不僅使卡塔爾贏得廣泛贊譽,還使其軟實力顯著提升。
卡塔爾國土面積僅1.15萬平方公里,人口不足300萬。然而,這樣一個“蕞爾小國”卻在阿富汗變局等重大國際事件中發(fā)揮了數(shù)倍于自身體量的作用,成為“小國大外交”的典范,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首先,卡塔爾奉行“外交立國”戰(zhàn)略??ㄋ枌⑼ㄟ^外交斡旋解決國際沖突寫入憲法,采取在大國間多面下注的對沖戰(zhàn)略,致力于與各方保持良好關系,積極斡旋地區(qū)和國際沖突,試圖將本國打造成地區(qū)和國際事務中不可或缺的一方。但究其根本,卡塔爾制定該戰(zhàn)略的原因在于作為在大國夾縫中生存的小國,難以獨立自保。在地區(qū)層面,卡塔爾需在彼此“不共戴天”的“海灣雙雄”間尋求生存空間??ㄋ柗謩e與沙特和伊朗為鄰??m與沙特“同宗同源”,不僅同以伊斯蘭教瓦哈比派為官方信仰,卡王室薩尼家族還來源于沙特內(nèi)志地區(qū)的塔米姆部落,但卡始終對沙特心存畏懼。1995年,時任卡塔爾埃米爾哈馬德上位后,開始試圖全面擺脫沙特控制,擴大卡塔爾的影響力。與此同時,卡塔爾與伊朗共享大型氣田,也需維護好與后者的關系。這決定了卡無法在二者間“選邊站隊”,只能在夾縫中“求生”。
在國際層面,卡塔爾雖連年斥巨資購買先進武器,但軍力仍十分弱小,在安全上主要依靠外部力量。為獲得美國的安全保護,卡塔爾邀請其在境內(nèi)設立了美在中東最大軍事基地——烏代德空軍基地,美軍還將中央司令部設于多哈。然而,在特朗普執(zhí)政時期,卡塔爾被美方懷疑與恐怖主義融資有染,卡美關系陷入低潮。為此,卡塔爾甚至向美方公開“賬目”,邀請美國財政部官員進入其央行查賬。與此同時,2017年,卡塔爾又邀請地區(qū)盟友土耳其在多哈設立軍事基地,為自身安全添加一道保障。可以看出,基于安全困境,卡塔爾不得不在外交上尋求“突圍”,以期用外交斡旋成果換得大國向其提供安全保護。這是卡塔爾積極調(diào)解沖突,“為美國分憂”的底層邏輯。
其次,雄厚的財力為卡塔爾外交戰(zhàn)略提供了充足資源??ㄋ柺堑湫鸵蕾囉蜌馐杖氲摹暗刈庑汀眹?,石油儲量豐富,天然氣儲量居世界第三位,液化天然氣產(chǎn)量居世界第一,人均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豐厚的油氣收入使卡塔爾無內(nèi)部安全之虞,可專心投身外交。雄厚的財力使其有能力拿出真金白銀為沖突各方提供激勵,這也是沖突各方愿接受其調(diào)解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支持政治伊斯蘭使卡塔爾被阿塔接受,同時與美國和阿塔交好正是卡塔爾在阿富汗問題上取得外交成功的關鍵因素??ㄋ栭L期支持穆斯林兄弟會等伊斯蘭主義勢力,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并未展現(xiàn)出明顯政策傾向。在所謂“阿拉伯之春”發(fā)生后,卡塔爾看到伊斯蘭黨派在埃及等多個阿拉伯國家上臺,隨即將支持政治伊斯蘭作為外交政策的重要支柱,并將其視為重塑中東地緣政治格局的工具。不僅如此,卡塔爾還與土耳其和伊朗越走越近。然而,卡塔爾對政治伊斯蘭勢力的支持不僅收獲甚少,還招致沙特、阿聯(lián)酋等反政治伊斯蘭陣營國家的嚴厲制裁。
但阿塔的強勢回歸,使卡塔爾有了意外收獲。起初,卡塔爾并不擁有經(jīng)略阿富汗的優(yōu)勢。然而2010年,美國萌生退意,企圖擺脫阿富汗泥潭,卡塔爾積極謀劃幫其“解套”。2011年,卡塔爾開始主持阿富汗內(nèi)部派別間的談判,后應美國要求,又開始主持美與阿塔的談判。2013年,阿塔政治辦事處在多哈揭幕,阿塔旗幟像其他外國使館國旗一樣飄揚在多哈上空,后在美國要求下才被降低旗桿。可以看出,從那時起卡塔爾實際上已承認阿塔的合法地位,并對其日后以某種方式重返喀布爾抱有一定期待。值得注意的是,阿塔計劃開設海外辦事處時,阿聯(lián)酋和土耳其都曾向其拋出橄欖枝,但均遭拒絕。前者遭拒系因其反政治伊斯蘭的立場,后者則因是北約成員國,參與了對阿富汗的軍事行動。特朗普執(zhí)政時期,美國急于從阿富汗撤軍,卡塔爾協(xié)助美與阿塔加速談判進程。2020年2月,美塔越過當時的阿富汗政府,達成歷史性撤軍協(xié)議,這也為塔利班重返喀布爾創(chuàng)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