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炳新
中圖分類號:S792.39文獻標志碼:B DOI: 10.19415/j.cnkl.1673-890x.2021.08.046
桉樹具有多種育苗方式,常見的包括扦插育苗、組培育苗、種子育苗等,而扦插育苗是桉樹常見的育苗方式。桉樹具有眾多優(yōu)勢,如產量高、生產速度快、適應性強等,是造紙業(yè)、術材加工以及人造板等眾多工業(yè)的原材料。因此,探討桉樹扦插育苗技術與豐產林培育技術至關重要。
苗圃地需要選擇背風向陽、水源充足的區(qū)域,地勢平坦、開闊的東南坡或南坡較為適宜,土層肥沃、深厚、排水性良好的砂質土壤為最佳。
平坦地區(qū)在對桉樹進行育苗時,可以使用經過太陽曝曬的水稻土或菜地土、溝泥、塘泥,山區(qū)則是使用草木灰和生土各一半。每100 kg土壤中應添加普鈣5~10 kg、腐熟細圈肥20~30 kg,進行充分攪拌。土粒大小應不超過豌豆,若就地取生土裝袋,會導致苗術生長不良,無法培養(yǎng)出優(yōu)質壯苗。
在進行扦插工作的前7~10 d,使用多菌靈或70%的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對于苗床進行噴灑,可起到防病害的作用;而對于白蟻、蟋蟀等地下害蟲,則可以使用甲拌磷等防治,施于圃地內。
1.4.1萌條采集和處理
桉樹萌條在生長到10~15 cm、基部半術質化、葉4~6片的時候,開始采集扦插。在修剪插穗過程中,剪取靠近葉腋的部分,保證插口平滑,最佳的長度是5~ 10 cm,并且留2~3片綠葉;若葉片過多,將1/3~1/2的葉片減去。剪下萌條后立即將其浸入水中,后轉移至陰涼處保存,最好剪下后立即進行扦插。
1.4.2扦插基質處理與扦插
扦插對于保水性、通透性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基質土壤應使用黃心土,營養(yǎng)杯的規(guī)格應為8 cm×12 cm或7 cm×12 cm。在進行扦插前,使用2%的高錳酸鉀溶液噴淋基質,以起到消毒的作用。在插穗前,使用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對插穗進行消毒,使用500 mg.kg-lIBM1號或6號生根粉速醮穗條插口,同時也可以在其中加入適量的豐葉寶或是殺菌劑,處理深度盡量控制在2~3 cm[l]。扦插深度應為2~3 cm,插條要垂直于育苗容器,插后淋足定根水,蓋遮陰度為90%的遮陰網。另外需注意的是,扦插的季節(jié)不同,出根率和成苗率也存在較大的差異,適宜的扦插時間為11月到次年5月,這一階段的成苗率最高可以達到96%。
1.4.3插苗管理
1)水肥管理。插壤的氧氣、水分是決定育苗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插條生根前,基質的水分管理非常關鍵,但是需避免出現過濕、過干的情況。在插條生根后,插穗的吸水能力會顯著提升,所以在每次對基質澆水時,必須要逐漸增加澆水量,適當減少噴淋次數,保證基質內水分充足21。在扦插5~ 10 d后,插條入土部分會變白、膨大。葉片充分舒展之后,可以開始補充葉面營養(yǎng),抽條出根前可噴施濃度為0.2%的磷酸二氫鉀。出根之后可根外追復合肥,5~ 7d-次,并逐漸增加濃度,但是施肥后需清水洗苗,避免因葉面沾有肥料而燒苗。2)煉苗。在插穗生根、抽芽后,除去遮陰網。苗術生長到15~20 cm時,需要控制水肥,并在造林前20天穆杯煉苗,共進行2次,每次需間隔10 d[31。3)出圃。苗小生長正常,無病蟲害的情況下,可以等待出圃。出圃前1~2 d需要噴淋一次殺蟲、殺菌藥物,殺蟲藥可以選擇50%辛硫磷1 000~1500倍噴根;殺菌藥物則可以選擇內吸類藥物,例如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
通常選擇海拔100~600 m,相對高差300 m以下的低山中下部、低丘平緩地造林。土壤采用非石灰性母巖發(fā)育的微酸性或酸性紅壤、黃壤或赤紅壤,pH值4.5~6.5,土層大于60 cm。
桉樹造林通常選擇苗高20~30 cm,地徑0.3 cm,新梢3~5 cm,根系完整,無病蟲害的良種苗。無紡布袋苗的根系更加發(fā)達、具有較高成活率,并且相較于扦插苗技術來說,具有更好的抗風性。塑料杯苗、塑料袋苗技術的根系發(fā)展和保存率相對較差[4]。
整地是桉樹實現快速生長的一項關鍵措施。在造林前一年冬季為最佳整地時間,在整地前清理造林地上的灌叢、樹根以及樹頭。桉樹造林大部分采用穴墾整地的方式,沿著山坡等高線1.5 m×4.0 m或是2.0 m×3.0 m配置。在開穴時,收集表面的腐殖質土壤,并在種植過程中,將腐殖質表土回填到穴底。為了可以實現桉樹豐產的目的,在栽植過程中需要施基肥:而常見的基肥為每穴磷肥250 g+復合肥250 g;或是每穴農家肥2.5~5.0 kg、磷肥250 g[5]。
桉樹的種植密度中,株行距為1.5 m×4.0 m成2.0 m×3.0 m。同時也可以根據樹冠、樹種大小白行調整造林密度,但是總原則為“寬行窄株”,所以行距最小不能低于2.5 m,株距不能低于1.5m [6]。
桉樹最佳的造林季節(jié)為春季,其他季節(jié)進行造林時,需要在大雨充分澆濕土壤之后。栽種注意事項包括:1)將苗術淋足水。2)分發(fā)苗小時,需要注意力度。3)在苗術定植前,將塑料袋或管等雜物清除干凈。4)在進行栽苗時,回填土要將苗木基部蓋過2~3 cm,然后壓實,再覆蓋一層表土。
桉樹在栽植一個月后,要進行2次查苗補缺。出現死苗、缺苗需及時補栽,保證桉樹造林的成活率大于95%。[7]另外,幼林的撫育工作是桉樹實現豐產的關鍵,必須要開展松土除草、追肥等工作。造林過程中,造林初期,前兩年每年追肥1次;在桉樹的幼樹生長到Im時,可以開始追肥,在第二年4-5月進行第二次追肥。最佳的追肥位置是桉樹兩旁距離幼樹20~30 cm或樹冠滴水線下的地方,挖小穴,將肥料放入,并用土覆蓋,肥料采用0~ 150 g磷肥、50~100 g尿素、25~50g氯化鉀,100~150 g復合肥。
常用的病蟲害防治技術主要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化學院治等。其中,物理防治主要有人工防治、燈光誘殺等,人工防治是將蟲卵震落銷毀,燈光誘殺是利用害蟲的趨光性特點消滅害蟲;生物防治是利用害蟲的天敵來消滅害蟲;化學防治則是利用農藥達到防治目的,如焦枯病、莖腐病、青枯病等病害可以采用甲基托布津、波爾多液、百菌清等化學藥劑防治,土柄白蟻選擇克百威防治。上述的眾多病蟲害防治技術中,化學防治技術雖然防治效果良好,但是會污染環(huán)境,所以需要選擇低毒低害藥物,嚴格控制劑量。另外,金龜子會對桉樹根部造成危害,特別是熟地造林幼蟲較多,而成蟲則會危害幼樹樹葉。因此,在造林時,每667 m2使用2~ 2.5 kg敵百蟲粉或特丁磷1.25 kg,均勻撒在種植穴內,以起到驅殺金龜子幼蟲的效果。使用敵百蟲、甲胺磷600~800倍液噴灑在葉面,可以防治金龜子成蟲。
綜上所述,桉樹造林過程中,加深對桉樹生物特性的了解和掌握,結合種植地環(huán)境條件,對桉樹進行科學培育、種植以及管理,才可以實現良種化、營林技術標準化的目的,使桉樹能更快更好生長,創(chuàng)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張磊,蘭俊,王建忠,等.桉樹良種DH32-43扦插育苗技術[J].桉樹科技,2017,34( 01):48-51.
[2]王川林.桉樹的扦插育苗法[J].吉林農業(yè),2015( 14):112.
[3]余玉珠,劉正興,吳香麗.桉樹新型容器杯育苗技術及育苗效果的研究[J].桉樹科技,2020,37(01):39-42.
[4]韓麗.甘肅地區(qū)丘陵山地桉樹人工林培育新模式探討[J].種子科技,2020,38( 18):92-93.
[5]李大成.桉樹的育苗造林撫育技術及運用實踐探討[J].南方農業(yè),2018,12( 06):54-55.
[6]秦明星,陳杰.培育措施對桉樹人工林林下物種多樣性的影響[J].南方農業(yè),2018,12(12):87-89.
[7]梁世海,桉樹速生豐產培育技術與管護研究[J].農村科學實驗,2020 (17):77-78.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