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照山
武術中有一種神秘的功夫叫“鐵布衫”或“金鐘罩”,其實是抗擊打的能力強,并非刀槍不入。如果你見到某人有刀槍不入或更了不得的能耐,那是一種技巧、一種表演,多數(shù)人不知就里。武術的抗擊性具有一定實用性,并能反映出一個人的身體素質狀況。很多練家為了獲得這一功夫想盡種種辦法,有的用裝有豆類或砂類的布袋抽打身體,有的專門練排打功,有的以身撞樹。殊不知,這些練法雖然有一定成效,但亦屬戧生運動。在大成拳法中,雖然沒有抗擊性的專門練法,但只要依法練習,可自然形成極強的“鐵布衫”功夫。
大成拳的首要功法為站樁。這種不起眼的站樁其功效多多。通過站養(yǎng)生樁可培養(yǎng)鍛煉內氣,具有養(yǎng)生健身、康復療疾、延年益壽之功效;站技擊樁可獲取內勁,能增力強功、改善筋骨、提高斗志。這兩類樁法雖然樁式和操練的內涵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自然呼吸。但站一階段后,呼吸就不自然了。多數(shù)人會有呼吸不夠用的感覺,會不自覺地深吸一口氣,深呼一口氣,體弱多病者還會出現(xiàn)胸悶的現(xiàn)象,堅持站樁下去,呼吸逐漸平穩(wěn),并逐漸變得又深又長。
在呼吸變化過程中,機體會發(fā)生諸多意想不到的改變。在養(yǎng)生方面,能不斷加強呼吸系統(tǒng)和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提高肺活量,改善心肌供血機能,并把充盈的內氣由經絡輸送機體各部;在技擊方面,氣機的變化能激活細胞,把站樁獲取的內能有效地分配至相關肌群,使其產生較強的爆發(fā)力。同時,呼吸的變化對腹部深層組織產生質的影響,然后再擴展至周圍的部位。
在常人看來腹部很柔軟,是最不堪一擊的部位。然而,正是這種被認為較為薄弱的部位,一旦經過站樁或其他內功的修煉,就會變得異常堅硬。這種由柔至剛的矛盾現(xiàn)象有些不可思議。人體腹部深處是韌性很大的肌群,如腹筋膜等。對于動物而言,我們俗稱這些肌肉為“肚繃子”。比如,人們常說的“牛肚繃子”就是韌性很大的肌肉,要想使這些牛肉熟透,必須慢火長燉才行,說明“肚繃子肉”很“結實”。對于人體來說,腹部深層也有較為結實的“肚繃子肉”。
隨著呼吸的減慢,尤其是達到極為深長的慢速狀態(tài)后,機體會蘊藏巨大的內能,在瞬間的意識支配下,則把巨能分配至腹筋膜肌群,使之極度收縮,以產生抗重擊能力,從而保護臟腑。通常情況下,站渾元樁可先使下腹產生抗擊性,站矛盾樁可使抗擊能力向上腹延伸。之后,隨著試力、走步、發(fā)力、試聲等相應方法的操練,這種抗擊性會延伸至胸部、背部、腰部、臂部等。
由于“鐵布衫”只是大成拳副產品,因此即使有了這種功夫,也不能說明達到了武術的最高境界,更不能說明達到了技擊的最高水平,因為技擊是一個需要反復打磨的過程。但“鐵布衫”功夫至少說明練拳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說明身體素質處于良好狀態(tài),并且在一般的較技或拳功展示方面處于領先地位。
(編輯/劉強)